【沙盘推演】1927广州起义 战斗全过程

蒋介石对共产党于 9 月发动的秋收起义几乎没有回应。此外,秋收起义深处湘赣粤鄂边界,且多在偏僻农村,为此起义的消息传播较为缓慢甚至被阻碍。报纸舆论关注也甚少。所以蒋介石在公开和私下场合都未发表关于共产党秋收起义的言论。正因为蒋介石等国民党人对秋收起义的冷淡反应,客观上给了共产党一定的革命回转余地,为以后探索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提供了可能。这是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人始料未及的。实际上,这也是他忽视共产党政治力量的必然结果,有力地表明了蒋介石在对待共产党方面的狭隘眼光。
对蒋而言,真正引起他关注的是共产党的广州起义。之所以如此,关键还在于国民党的广州事变与共产党的广州起义紧密相连,他把广州起义视为武汉方面联合共产党向南京方面施展的一大阴谋行动。广州事变之后,1927 年 12 月 8 日,蒋介石具名致全体委员书,其言曰: 就过去之经验言,军阀不足畏,共产党亦不成问题。军阀之必被打倒,已确然无疑。共产党声势从前何等浩大,其阴谋鬼计何等毒辣,但吾人一言清党,青天白日旗下各领域一致起而铲除,彼等终无尺寸立足地。故国民革命之劲敌,绝非军阀与共产党,惟武装同志不能确实认识中央威权之必要与最高性,政客从而利用播弄,始为国民革命之致命伤。
这是国民党发生广州事变后,蒋介石等人共同发表的宣言书,基本代表了蒋对共产党地位与国民党真正劲敌的看法。从其表述来看,因对国民党前途的乐观估计,他们对共产党的力量并不看重,认为共产党已经没有了立足之地,被彻底消灭是迟早的事,根本不值一提。反观其内,国民党的统一和团结才是最大问题所在。基于这样的思想逻辑,1927 年 12 月 11 日,共产党领导的广州起义发生后,蒋介石对此并不惊慌,而是非常自然地把这一举动与武汉政府的夺权行为联系在一起,认为共产党与武汉国民党还是藕断丝连,有互相利用的成分。起义发生当晚,蒋介石与宋子文共谈时局,全面论及了对这次武装暴动的看法。对于广州起义的原因,蒋介石等人认为,自国民党实施清党后共产党势力大受打击,同时第三国际方面亦以为中国共产党殆无法复兴,而共产党为表示在中国之力量,以期取信于苏俄,乃多方策动发动起义。同时,恰好国民革命军第 4 军中共产党掌握的叶贺部队回粤,有武装力量的支撑,并且这一暴动与汪精卫试图夺取广东势力的广州事变在时机上不谋而合,互相利用。关于广州暴动的武装力量,蒋介石等人指出其基本部队为叶剑英教导队,此外纠合工人农民流氓地痞等,共约 2 千人。在他们看来,这些武装非常弱小,根本无法与国民党的正规武装相抗衡。对于广州起义的性质,他们直言不讳地提出,这就是杀人越货的叛乱,并列举了共产党在广州一系列的激烈行为,包括放火、对有产者的掠夺劫杀。因对共产党武装力量和暴动性质的轻视态度,他们认为共产党的暴动失败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