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实缥缈录(外传)】第四章
“王叔!”
眼前此景,少年再也忍不住了,顾不得一切冲上去,扑倒在王永平身上。
王永平的嘴角涌着血沫,他眼角的余光放在少年身上,想要说什么又说不出口,他用尽最后一点力气把少年推开,终于歪过头去,闭上了眼睛。
少年愣在原地,眼泪从脸颊滑落。
此时场面已完全被控制住,大多数负隅顽抗的黑衣人全部就地处决,只有极个别的老实就范,被关押起来。
亲兵卫队涌了上来,几十把冷幽幽的长枪齐刷刷对准少年。
郭岩竹缓缓走近,开口询问:
“你是何人?”
默然无答。
见这少年如此硬气,周围的亲兵几欲挺枪便戳,郭岩竹赶忙挥手拦下。
“不管你是谁,我觉得有些事需要告诉你,此事我本不愿提起,今日之后,世人皆有分晓,也无需再隐瞒了。”
“跟我来,你想知道的我会一五一十地告诉你。”
……
恒实皇宫,一间厢房内。
“你想知道,你那王叔到底是谁吗?”
少年想了一会,还是点了点头。
事实上,今天敢拒接皇上的话茬,这是他想都不敢想的事,当时悲愤至极,心里不知道哪来的勇气,这会冷静下来,有些后怕,不禁冒出一身冷汗来。
郭岩竹开始讲起了他的故事:
“恒实国西疆之外,分布着许多蛮族部落,自恒实国立国以来就屡犯不止,战火不断,双方互有胜负。
二十多年前,李陈二酋首掌领重权,统一合并了许多部落,他们联合起来,大举侵略恒实国边境。王永安,也就是王永平的弟弟,当时的绥边大元帅,奉我父皇之命,带二十万大军前往清剿西蛮。
而父皇想让我历练一番,跟随王永安前往。同行的还有恒实国三相之一的盛宇——恒实国现立三相,分权而司,他年轻时即为相,延续至今。他为监军,亦作朝廷御使,负责传达父皇旨意,携带父皇所赐金牌,手持此牌,有如父皇亲至。
王永安的威名在国内外无人不知,他一到来,边关守军大为振奋,士气高涨。
然而那李陈二酋也是不世之雄,蛮兵在他们的领导下勇猛无匹,个个虎熊样的精壮结实,作战甚为有方,更是前所未有,操练了许多我们不曾见过的阵法。在潮水般猛烈的进攻之下,我们依然败仗居多。
于是我们就避而不战,紧闭大庆关的城门,任凭蛮兵如何挑衅叫骂,不为所动。
这段时间里,王永安茶饭不思,一直在思考破敌之计。
两股蛮军号称十五万,实际观之至多五万,而我方算上原先守军,实打实的有二十二万人,二十二万对五万,优势本应在我。然而蛮兵之强横好战,远非我军可比,加上关外地势险恶,敌军穿梭其间,轻车熟路,活络异常,有以一当十之势。我军体量庞大,调度多有困难,稍有变故就自乱阵脚,愈挫愈竭。
此役要想破敌,非出奇兵不可。
我自幼好兵喜战,但兵书未曾熟读,加上年纪又轻,只想上阵厮杀,不愿思考排兵布法之事,自然什么忙也帮不上他。”
说到这里,少年忍不住偷瞟了一眼郭岩竹:上有冬瓜头,下有啤酒肚。这很难联想到是个“只想上阵杀敌之人”。
郭岩竹注意到了他,笑道:
“孩子,我并没有半句虚言,兵长我啊,年轻的时候可是很瘦的,遥想师傅当初那也是......算了,先不跟你说这个。”
“王永安对着沙盘冥思苦想之际,我在闲耍,而盛国相只是轻轻地摇着他的羽扇,似乎全然漠不关心。
蛮兵此番准备充分,兵多粮足,而我们原本屯兵就多,负担极大,两条补给线还被蛮兵截断一支,经不起这般久耗。
最终,王永安敲定了他的计划,即刻执行。
是夜子时,一支五百人的小队出城奔袭,直杀蛮兵主营而去。
虽然夜深,蛮兵岗哨依然警惕,很快注意到这支劫营小队。这些人远在营地外围就被拦截下来,一番厮杀,还有百余人逃出包围圈。
李陈二酋何等机敏,一眼看出其中有诈,只是命人稍作追击,其余大军按住不动。
果然不多时,我方大军分作几批,出现在大营侧方,意在烧掠蛮兵辄重,双方立马激烈开战。
而此时,王永安已经带兵出现在蛮兵的大后方了。第一支劫营小队是佯攻,第二股大部队甚至也不是关键,他这支混乱之中插入到敌营后方的军队才是重中之重,犹如一把尖刀插入敌人的心脏。
我本来要跟随他一起去的,临走时盛宇拉下了我,说此次任务艰巨,太子贵体不宜轻动。我拗他不过,又不想在城待命,于是加入了主攻敌营的增援部队。
事实上,我还是没有上阵杀敌。前面已经提到过对敌营的进攻并不是重点,我们增援的部队甚至还没赶到,前方大军就已经撤退了,敌方也自觉地拉开。
我们期待王元帅的部队继续藏匿在敌人后方,待时机合适再一举出击,彻底击溃蛮子。
结果第二天,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群蛮子竟然绑着王永安来到我们城前,叽哩哇啦说了一大堆,我们也听不懂。
使者翻译了一下,意思是说:这个人昨晚来到我们营中,带着一群人前来投降,打算和我们里应外合攻破大庆关。他清楚全恒实国的详细地图,愿效犬马之劳,帮我们拿下郭氏江山,条件是一半的土地归他统治。我们不满意他的条件,更讨厌这种出卖自己国家的人,于是把这个叛徒还给你们,自己处置。
听罢,在座所有人都惊讶地说不出话来。没人能想到眼前这个人,皇帝的臂膀,家国的栋梁,沙场的英雄,竟然是个通敌卖国的叛徒。
那一刻我的信念崩塌了,我不愿意接受这一切,然而眼前此人确实是王永安。
盛宇更是义愤填膺,质问王永安是否确有此事。王永安跪在地上,一言不发,点了点头,承认了自己的罪行。
于是,盛宇立马掏出御赐金牌,下令就地处死王永安。王永安位高权重,这事实在非同小可,我本可念及旧情,劝说盛国相将王永安押送至帝都,供父皇决断,他未必不会听取我的建议。
但想到王永安道貌岸然,如此小人行径,着实令人作呕,我最终没有替他求情,王永安于当日午时被立马处斩。”
少年忍不住发问:“那你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