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带间充质干细胞:II型糖尿病新希望
糖尿病是一种多病因、多机制导致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随着疾病进程,可引起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以及糖尿病神经病变等相关并发症,严重威胁着全人类的生命健康。
流行病学显示,至2019年,全球糖尿病患者已有4.63亿,中国有1.16亿,居世界首位。糖尿病发病人数仍在不断增加,其中以II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T2DM)为主。
当前,II型糖尿病治疗方式主要包括饮食控制、体育锻炼以及使用降糖药物,但都只能暂时改善高血糖症,无法抑制其发病机制或降低发病率。因此,糖尿病治疗仍存在高度未满足的医疗需求,急需开发糖尿病治疗新方法。
1
临床研究:MSC治疗安全有效

北京武警总医院干细胞移植科安沂华主任等人在Stem Cell Res Ther期刊上发表了一项非安慰剂对照的前瞻性1/2期研究的结果。该研究纳入了22例II型糖尿病患者,患者经外周静脉首次接受脐带华通氏胶MSC移植后5天,经脾动脉再次接受MSC移植,随访12个月。主要终点为糖化血红蛋白和C肽水平较基线的变化,次要终点包括胰岛素剂量、空腹血糖、餐后血糖。
有效性结果:
1)患者接受MSC移植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呈进行性下降,治疗后3个月降幅最大(对比基线,p < 0.01)。
2)空腹血糖在MSC移植后不同监测时间点均有不同程度降低,治疗后6个月降幅最大;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在术后1个月达到最低。
3)空腹血清C肽在移植后1个月开始增加,并在6个月时达到峰值。
4)接受MSC移植后,胰岛素需求量显著降低。其中,41%的患者在MSC移植2 - 6个月后停用胰岛素,并在9.3±3.8个月内未再次使用胰岛素。此外,还有1例患者停用口服降糖药。

安全性结果:
22例患者中3例出现轻度和中度发热,通常发生在术后第一天,1例患者在动脉介入术后第1天出现注射部位皮下血肿,1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和头痛,所有不良事件均可自行消退。
2
间充质干细胞 刺激糖尿病足血管的生成
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强大的增殖能力、分化能力以及低水平的免疫排斥反应,在合适的环境下,其可以分化成各种细胞类型。
同时间充质干细胞可分泌相关的细胞因子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血管生成素、神经营养性生长因子等,来刺激血管生成和组织再生,以及修复神经损伤所必需物质,从而达到愈合糖尿病足溃疡伤口的目的。
近年来,国内外均有针对糖尿病足溃疡的间充质干细胞在研产品取得进展。2019年,韩国Anterogen研发了一款含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药物「Allo-ASC-DFU」用于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其II期临床研究成果已发表。

该II期临床试验共入驻了59位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分为治疗组(采用间充质干细胞片治疗)以及对照组(采用聚氨酯薄膜治疗)。每周将同种异体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片或聚氨酯膜用于糖尿病患者伤口之上。在1-12周的每周随访中对伤口进行评估。通过评估患者的完全闭合的 Kaplan-Meier 中位时间、伤口完全闭合率、糖尿病足Wagner分级来判断患者伤口情况。


研究发现治疗组的完全闭合的 Kaplan-Meier 中位时间仅为28.5天,而对照组则需要63天。在第12周的时候,治疗组伤口完全闭合率达到了82%,而对照组的伤口晚期闭合率只有53%。此外,Wagner分级表示治疗组患者的恢复更快。
在治疗期间,患者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事件,在完成治疗后继续观察了两年,随访发现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与伤口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肯定了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
新兴际华海药细胞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