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如何判断宝宝是否为矮小症

2022-05-11 09:47 作者:医患有道  | 我要投稿

矮小症又称为矮身材,是指在相似环境下,身高从生长曲线上来看,小于同种族、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儿童身高均值处于第3百分位以下。

 

 

 

 

正确的生长评价首先取决于正确的测量。错误的测量值可造成错误的判断,尤其对两次测量时间间隔中增长值的计算会造成较大的误差,甚至得出错误的结论。常规3岁以下用婴儿标准床测量卧位身长,3岁以上用身高仪测量立位身高。

 

 

 

1.3岁以下用身长测量法:

使用量床,仰卧位测量。测量时,宝宝的头顶与头板接触,双耳在同一水平,双膝和下肢并拢紧贴底板,测定板紧贴足跟和足底。注意足板要顶住双脚,足底平对足板,脚尖向上。测量读数须精确到0.1厘米。

 

 

2. 3岁以上用身高测量法:

取正位测量,测量时,应双足跟靠拢,两足尖呈45度,耳屏上缘与眼眶下缘的连线平行于地面,站在身高仪上,头的后脑勺、肩胛、臀部和足跟须紧贴垂直板(立柱),放下头板紧贴头顶压住头发。测量者须低于儿童的面部水平读数,测量读数须精确到0.1厘米。影响测量的因素有站立姿势不符合标准,或未脱鞋,或测量的时间不一。一般上午的身高要比下午高约1厘米。

 

 

 

 

关注宝宝每年的生长速率是早期判断宝宝是否患矮小症的关键,不同时期的生长速率是不同的:生后第一年身高增长25〜26厘米,1〜2岁身高增长10〜12厘米,3岁后至青春期前每年身高增长5〜7厘米。而青春期身高增长明显加速,男孩的身高增长7〜9厘米/年,女孩的身高增长6〜8厘米/年。如果青春期前生长速率<5厘米/年、青春期生长速率<6厘米/年,则提示生长迟缓,即使尚未达到矮小症诊断,家长也应引起重视,及早至内分泌科专科就诊。

 

目前的矮小症病因检查中,首要检查就是骨龄。如果发现宝宝骨龄小于同年龄、同性别2个标准差,很可能是生长激素缺乏症,需进一步完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及生长激素激发试验。其次,需要进行其他实验室检查,如甲状腺功能、微量元素、乙肝两对半、肝肾功能等,以便排除甲状腺激素缺乏、微量元素缺乏及其他慢性疾病导致的矮小症。此外,需完善垂体磁共振排除垂体异常导致的矮小症。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健康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


如何判断宝宝是否为矮小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