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方舟&原神同人】你来啦?跟我滚回泰拉。
蒙德城
“塔露拉,你在吗?”安柏早早扣响塔露拉家的门,却无人回应。
“塔露拉!你在家吗?”安柏用力了些,叫塔露拉的声音也大了些。
又是无人回应,她走到窗边往房子里面看,发现没人。
她没回家还是一大早就出门了?安柏打算等一会,琴团长那边还不急。
等到她去猎鹿人餐馆那里吃了早饭回来,塔露拉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来。她满身泥泞,头发乱糟糟的,龙角卡着一根断枝,龙尾有气无力地甩着。
“塔露拉!你去哪了?怎么身上这么脏?是遇袭了吗?”安柏迎上去后连珠炮似地问道。
“这倒没有,说来也奇怪……我以前明明方向感挺好来着……结果迷路到风龙废墟去了。”塔露拉捏着手里的风车菊,“看你急匆匆的,有什么事吗?”
“琴团长找你,说是有客人来了。”
“骑士团有客人来关我什么事啊?”塔露拉纳闷地问。
“不知道,琴团长说那位客人听说了你的事情之后对你很感兴趣。”
“啊?就这么把我的丢丑事迹说出去了?!我现在扛着七天神像回泰拉还来得及吗?!”
“你为什么回泰拉还有扛着七天神像啊!”
“作纪念嘛……实在不行传送锚点也可以是吧。”
“不要随便扛走古人留下的遗迹啊喂!”
“好吧好吧,我先回去洗个澡换身衣服,再把这些风车菊给芙罗拉就去骑士团。”
“好吧,琴团长那边我会和她说的。”安柏扶额道。
望着年轻的侦查骑士快速离去的背影,塔露拉感慨了一下年轻人真有活力,短暂地回忆了一下自己两万多年的一生……
和凯尔希混了两万多年,好像才十几岁的时候凯尔希就把自己带在身边了。
塔露拉边洗澡边回忆,发现她完全不记得有什么影响深刻的记忆。
要么是她淡忘了,要么是……
她根本没有那些记忆。连痛苦都没有,一片苍白。

西风骑士团
塔露拉一进门就警惕起来了,她嗅到了那种熟悉的味道。
淡淡的消毒水味,之前【旧忆】回忆【凯尔希】的时候曾形象地描述了这种味道:像把消毒水当水喝了。
啧,怎么只记得这点……
塔露拉朝琴的办公室走去,轻轻扣了扣门:“琴团长,我来了。”
“是塔露拉吗?进来吧。”琴的声音从办公室里面传来,塔露拉扭动门把手,推开了门。
白发,猞猁耳,脖子上挂着听诊器,背后部分透明前面翠绿的医护服,棕色的短筒靴……
凯尔希,没跑了。
“不向我解释一下么?博士。”凯尔希背对着她,望着窗外的蒙德城。
“你在龙门的【丰功伟绩】,和在提瓦特的【光荣事迹】。”她是用泰拉的卡兹戴尔语说的。从语气上塔露拉可以推断出她并不想让自己解释。连在一边旁听的琴也闻到了危险的味道。
塔露拉没想和她争辩,也不想旁人卷进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于是她问:“你是怎么过来的?”
“早在四千年前,你我就一同发现并研究了泰拉上极罕见的时空扭曲现象,是在极地发现的,还记得吗?”
塔露拉还真没有什么印象。
“你现在就是一张白纸,但也不是纯粹的一张白纸。”凯尔希回过身子面对塔露拉。
“我见过未来的我了。”凯尔希说,“你也见过了。”
塔露拉迟缓地点点头。
“无论她出自于何种目的,我奉劝你别趟这趟浑水。她现在的目标我很明确不是你,对于未来的我而言这片大陆上已经没有什么可以让她这么感兴趣的了。然而……”
“我知道。”塔露拉发话了,“我会尽量和她的目标撇开关系的。”
“明智之举。”
凯尔希对琴用蒙德语说她要把塔露拉带回去了,琴同意了,但她表示塔露拉精神状态似乎很不好。
“在那片大地上的时光,她都是这样。您无需在意,她恢复得很快。”
“凯尔希,我想起来了……”塔露拉眼神空洞,她想起了与凯尔希相处的点滴,也几乎忘却了才提起的【旧忆】。
凯尔希望着塔露拉,早有预料地看着她。
“你想起来了,就回泰拉吧。”
“凯尔希,回去之后,我想冷静一段时间。”
“随你,研究所、巴别塔和罗德岛的大门永远为你开着。”凯尔希带着塔露拉离开了骑士团。
“最后还是我两个月前说的话:如果真的有一天出了意外,我会去为你的错误和我的踌躇付出代价。因为我没有完全阻止你,也没有鲨死【它】。当然,付出代价的不只是我。”
塔露拉如释重负地看着凯尔希扭曲了时空。
“走吧,这里不是你真正的家。在泰拉的沧海桑田,不过提瓦特的点点星夜。”
“你真正的家在巴别塔,还有罗德岛。”
塔露拉自嘲地笑笑:“看来我还得当打工人。”
“为了这片大地。”凯尔希缓缓地说。

十五年后的小插曲
银白发色的萨卡兹女孩挥动手里黑色的炎枪,干脆利落地斩下任务目标的头颅。
提着目标的头去见了雇主,征得雇主同意后烧化了尸体。
“姑娘,什么时候开始干这一行的?”雇主突然问道。
“三年前。”女孩擦拭着枪刃。
“看你年纪轻轻的,不过十五岁吧?”
“没满十六。”
“看来你不是很想聊天——你是把好刀。但我还是想问最后一个问题。”
“你说。”
“你在你们雇佣兵这行也算是有点小名气,听其他雇佣兵说你完成任务所得到的报酬从来没用在自己身上……你用在哪了?换一种问法,既然你不是为了自己,在这片毫无生机的大地上你是为了谁呢?”
“为了找人。”
“亲人?仇人?还是……”
“我和他没有任何关系,只是有过几面之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