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碟中谍7》超清已上传:宣告国外大片时代的终结,动作戏再好也不行

2023-07-22 21:57 作者:bili_98366425991  | 我要投稿

从2021年丹尼尔·克雷格完成电影《007:无暇赴死》后宣布,这也是自己最后一次出演詹姆斯·邦德,我就预感这个资历最老的特工电影系列也要完了。

「叠钟叠7」:https://pan.quark.cn/s/feebe976a7c4

那么在影史上排得上号,现代还有余力拓展电影能量的特工大IP,只剩了阿汤哥的《碟中谍》系列。

可众所周知,这两年好莱坞大片相当疲软,尤其是爆米花式商业电影,不管是口碑还是票房都不容乐观。

好在有阿汤哥一直有相当好的票房口碑,去年的《壮志凌云2》被市场称为救市之作,全球票房15个亿,和《阿凡达2》一起,成为近两年票房最高的好莱坞电影之一。

所以我以为《碟中谍7》就算不能冲到近期电影排行榜前列,也能引起话题小高潮,可事实很打脸。

这部片子上映快一周,灯塔专业版数据统计《碟中谍7》票房只有2.32亿,业内预估该电影的总票房不会超过4.5亿,远低于原先预测,《碟中谍7》真的遇冷了。

被寄予厚望的阿汤哥,终究没能撑起日渐疲软的好莱坞大片市场。

好在口碑还行,尤其喜欢动作爽片的观众,称阿汤哥是当之无愧好莱坞最后一位巨星。

剧情方面其实相当复古,喜欢《碟中谍》这个故事模板,或者40+以上的观众,应该会很喜欢这个调调。

故事把AI作为核心反派,前期故事铺垫非常快。上来就直接是俄罗斯潜艇爆炸,导致两把有关各个国家战略政策的智能AI神秘钥匙失落。

看来老美不管出啥事,将锅甩到俄罗斯头上,已经是常态了。

然后就是我们的老朋友伊森,又好死不死的卷入了这把AI钥匙的事件当中。要知道这两把钥匙除了能干沉俄罗斯潜艇。

最重要的是还能获得AI智体的所有权和源代码,逐步渗透每一处电子信息系统,威胁到各个国家的机密情报,所以各方势力都在想办法拿到十字钥匙。

而这一次特工伊森所要对抗的反派,不是实体人类,而是新一代的智能“幽灵特工”。其实这个故事题材不错,如果深度编剧能成为一个好故事,弥补商业电影故事性弱的缺憾。

可是以动作为标签的《碟中谍7》还是将故事蓝本,放在了动作制作的后面,故事线中有很多的bug,不符合逻辑。

就比如说故事开头俄罗斯潜艇在深海遇到袭击,指挥官下令用鱼雷反击。可很快他们发现自己射出去的鱼雷“不听话”了,掉转头轰向自己,直接将潜艇干沉。

按道理来说,这个美国制作的AI智体放在俄罗斯舰艇上,就是为了破译它的隐形,然后控制销毁。

前情也说,“谁控制了智体,谁就控制了真相。”,那么一开始操纵这两把钥匙炸掉俄罗斯舰艇的人,难道不知道这两把钥匙会随着舰艇的被炸失落吗?

他就这样将这两把钥匙轻松弄丢,一点后手也不留吗?当初是你AI去入侵潜艇的,你怎么就不知道沉在哪了?

还有后来,明明是“重要的钥匙掉在地上”了,大家都没有先去捡,而是互相“问候”,我就想问,这把所谓的神秘钥匙,到底是重要还是不重要?

总之主线任务一堆问题,作为一个动作商业片能看,但故事不精致。

电影的制作主要在动作方面,看过后感觉中规中矩,新鲜感差了不少。没有出现像以前“爬迪拜高塔”,在“上海大楼穿梭” “趴飞机”那样的震撼感。

很多动作桥段都没有新意,尤其是在火车上打斗的场景,更是被玩烂了。有网友说即便那辆极限列车奔驰在阿尔卑斯山,风景确实够绚丽。

即便主创还是费了功夫,设计了一截火车厢掉下来,改成了好多节分批次掉下来的紧张桥段,

可观众还是腻味了。

更有网友许愿:希望以后的《碟中谍》打架不要再去列车顶,真的是看的够够的!

除了老桥段,还有原本在宣传期格外重视的阿汤哥骑着摩托车直冲悬崖,然后在空中人车分离的画面,也没有拍好。

以观众的视角看,没有太大的感悟,个人觉得甚至不如前期官方发布的特效花絮来的有冲击力。

也不知道这一段花费巨额并耗费阿汤哥无数次练习的特技镜头,到底有何意义?除了让阿汤哥玩命,这一段并没有给整部片加多少分。

反倒是开头机场跑步那一段,观感很不错,配合之后的罗马车戏,各种爆炸大场面,总体来看这部好莱坞大片,还是能值回票价。

但是下一部如果还是这个模板流程的话,估计买单的观众会更少,想要这部特工系列延续下去,必须要有质的转变才行!


《碟中谍7》超清已上传:宣告国外大片时代的终结,动作戏再好也不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