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二本的文科有没有必要上?
民办二本的文科专业究竟有没有必要上?
这是每年高考填报志愿时候经常出现的问题,魑魅魍魉粉墨登场,总是把水越搅越浑。
简简单单一句话,打击的面积可真是大。
做一件事情有没有必要,要看你想实现什么目的。
那我们上民办二本的文科究竟是为了什么,你花费四年青春,本科毕业后甚至还考硕士博士是为了什么?
为了考公务员?那我们没有必要谈论这个话题了,你不用在乎你上的是民办二本还是什么985、211甚至是大专,你上大学只要拿到公务员考试要求对应的学历就可以了。
为了找工作?哦,我的朋友,任何行业都会与大学课程的前沿差5-10年的时间。没有人会因为学好了大学的课本所以找到工作。找工作还得靠自己的勤奋和辛苦,最好是能有关系。
为了探索人类科学的前沿?都上民办二本了,就不要说这种大话了。就算你考上了研究生,倘若不是顶尖的名校,如果科技的前沿被你所在的二流大学突破了,全中国二流大学千千万,哪怕只有一半数量的大学做到了和你们一样优秀,人类的科技也很快就要奔向星辰大海了。
如果文科是学校大于专业,理科是专业大于学校。因为民办二本的学校烂到流汤,所以民办二本的文科没必要上。
那么民办二本的理科有没有必要上?
你觉得烂到流汤的民办二本学校会有超过公费学校的理科专业吗?
我更想问问提出这个提问题的人,
你觉得民办二本有没有必要上?
如果你高考的成绩如果只够上民办二本,你就必须要认识到:
你的选择就是要比考上公费本科的学生窄一些。
你的人生机会就是要比考上公费本科的学生少一些。
这与你在民办二本具体学的是文科还是理科无关。
承认差距是一切进步的开始。要学会自己接纳自己,切忌妄自菲薄。
至于那些鼓吹,让高考分数只够民办二本的学生直接去学一门手艺出来干活的,就更是幼稚到可爱的想法了。
站在高处讥讽分数差的学生,很有优越感吗?
完全不像一个成年人的思考方式。
因此,接下来,就要宽泛的谈一谈上大学有什么好处了。
1. 充足的社交时间;
2. 充足的学习时间;
3. 充足的娱乐时间;
上大学最大的好处就是你拥有了你人生中最稀缺的东西——时间。
社交上,大学生活中频繁的沟通可以让你快速补足之前中学阶段丧失的沟通能力。你能学到与不同人的交流方式,见识到人类在外貌,能力,性格,家庭背景的丰富多彩。
学习上,大学课本所包含的巨量知识密度将为你打开新世界的大门,你的思维得以激烈碰撞,让你的认知能力,逻辑能力会登上新的台阶。你会学着用你的知识解读社会的各种现象,你的观点会对评论区低水平的讨论降维打击。
娱乐上,相当多的人将摄影,剪辑,绘画,音乐,诗歌写作等等作为爱好,利用大学里充足的时间将爱好转化为特长,并有了一些能拿出手的作品。我相信他们毕业后一定会有更宽广的就业选择。
在资本的异化面前,我们所有人都是不起眼的螺丝钉,将自己的血肉融入到社会化大生产的机器中。没人能孤芳自赏,圈地自萌。在大学里,学生终于有了充足的时间去发现自己拥有的无限可能。
只有在大学的过渡中,学生才能找到自己在社会上的合适位置,
社会这台机器为了能够拥有更高的生产效率,它当然希望所有的零件都能放在零件合适的位置上,而不是削足适履。
让考不上民办二本的学生直接来学习一门手艺养活自己,
且不问问学生自己愿不愿意,
零件之于机器的位置合不合适才是要命的问题。
这一点,无关学生上的是民办二本还是其他什么学校。
总结一下,对于考生来说,考上什么学校就去上什么学校,根绝自己的兴趣来,根绝自己的人生规划来。如果你现在稀里糊涂的填报学校和专业,那么希望你进入大学后尽快振作起来,用大学中充足的时间,在社会大生产这台机器上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要抛下妄自菲薄,因噎废食的幼稚,不能因为选择的机会少而不去选择。如果你自己不去接纳自己,又该如何让社会接纳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