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转台市场研究报告:中国数控转台发展现状总体情况分析
数控转台市场研究报告:本报告研究中国市场数控转台的生产、消费及进出口情况,重点关注在中国市场扮演重要角色的全球及本土数控转台生产商,呈现这些厂商在中国市场的数控转台销量、收入、价格、毛利率、市场份额等关键指标。此外,针对数控转台产品本身的细分增长情况,如不同数控转台产品类型、价格、销量、收入,不同应用数控转台的市场销量等,本文也做了深入分析。
数控转台作为数控机床的主要功能部件之一,是各类数控机床的理想配套附件,可以主轴水平或垂直的安装在数控机床的工作台面上,用作数控机床的第四轴或第五轴。
1.1数控转台行业发展趋势
由于相关技术水平不高,我国国产数控转台产品的应用需求主要集中在中低端领域,而高端产品的消费需求则依靠进口市场来满足,其中日本等高精密度数控转台被大量出口到我国市场,我国本土企业市场竞争力不强。目前我国数控转台产业已经形成了专业化生产模式,未来国产替代趋势将会愈发明显。
为了适应下游市场的需求,数控转台技术向高精度、高速度、高刚度、高稳定性、重载、大扭矩、多轴数控化方向发展。
1.2数控转台行业主要驱动因素
近几年,随着我国高端制造业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机械设备中大型、复杂、高精度的零件越来越多。三轴数控龙门数控机床存在加工效率低、需要多次装夹、无法保证精度等问题,难以满足高端数控制造的要求,而通过加装数控转台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随着中国制造业加速转型,精密模具、新能源、航空航天、轨道交通、3D打印、医疗器械等新兴产业迅速崛起,其生产制造过程高度依赖数控机床等智能制造装备,故而将成为数控机床行业新的增长点,有力推动数控机床等相关部件的发展。
当前我国外部条件严峻,美国等西方国家对我国不断打压,因此我国亟需发展自己的高端数控转台产品,从而进一步促进下游精密模具,新能源,航空航天等相关行业的发展。
1.3中国数控转台发展现状总体情况

2021年中国数控转台市场销售收入达到了543.23百万美元,预计2028年可以达到1,116.78百万美元,2022-2028期间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10.47%。
从产品类型及技术方面来看,单轴占有重要地位,2021年份额达到89.43%,销量达到58,678台,而双轴由于价格较贵,从2021年销量上来看仅为单轴的1/9,达到6,935台,但销售额超过单轴的1/3,达到144.37百万美元。预计未来单轴和双轴的比例稳定,在2028年,单轴的销量将达到104,280台,而双轴达到13,671台。
从产品市场应用情况来看,与立式数控机床配套使用的数控转台最多,接近60%,在2021年达到38,816台,而卧式和龙门分别达到19,330台与7,467台。未来增长速度最快的为龙门数控机床,2022-2028年的CAGR达到9.69%。
目前中国主要厂商包括旭阳国际精机、宝嘉诚、德川机械、潭佳精密科技和潭兴精工等,2021年Top5厂商份额占比超过50%,预计未来几年行业竞争将更加激烈。
当前我国数控转台市场主要由中国台湾企业和日本企业所占据,而规模较大的大陆企业较少。由于台湾数控机床功能部件产业起步较早,形成成熟的产业化生产规模较早,制造成本较低,虽然其产品技术水平比德国、日本、意大利等工业发达国家略差,但高于大陆企业产品水平。当前西方国家通过政治手段试图扼杀我国的科技发展,因此大力发展高端产品,实施国产替代是大势所趋,因此未来我国数控转台的国产替代化进程将逐步加速,特别是随着我国新能源,航空航天等市场的不断发展,对先进数控机床相关产品的需求与要求也不断增高,这将倒逼我国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更新技术,从而在国际市场上呈现更强的竞争力。
详情内容参考恒州博智(QYResearch)产业研究出版的完整版行业报告,著作权归QY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恒州博智出版市场报告基于研究团队收集到的大量一手和二手信息,研究过程综合考虑行业各种影响因素,包括政府政策、市场环境、竞争格局、历史数据、行业现状、技术革新、行业相关技术发展、市场风险、壁垒、机遇以及挑战等。通过对特定行业长期跟踪监测,分析行业需求端、供给端、经营特性、盈利能力、产业链和商业模式等方面的内容,整合行业、市场、企业、渠道、用户等多层面数据和信息资源,为客户提供深度的行业市场研究报告,全面客观的剖析当前行业发展的总体市场容量、竞争格局、细分数据、进出口及市场需求特征等,对行业重点企业进行深入调研,进行产销运营分析,并根据各行业的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客观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