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海南省塑料快餐盒可堆肥塑料检测

2021-02-21 22:16 作者:广分质检院  | 我要投稿

生态环境部等9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俗称“禁塑令”)明确指出,外卖与电商、快递等新兴领域均为塑料污染问题突出领域,2021年1月1日起,将禁用不可降解的塑料袋、塑料餐具及一次性塑料吸管等。 1、如没有合格的生物降解报告,产品将禁止生产和销售。 2、贸易商如果有这个报告,货也会更好卖; 3、之前不做可降解塑料的塑料企业,也会转型做可降解塑料,研发过程中和出货之前都需要检测报告作为参考


塑料被称为人类20世纪伟大的发明之一,但也被视为争议的发明。塑料在给人们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因人们不合理处置而给生态环境带来越来越难以承受的压力。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全球每年产生的塑料垃圾总量超过3亿吨,而且还在以每年约8~12%的速度增长,其中有约800万吨被直接排入海洋,到2050年为止,海洋中塑料垃圾的总量将超过海洋生物的总重量。传统塑料在自然界中降解速度极慢,需数十年甚至数百年才能完全自然降解,这给海洋、生态环境乃至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影响。
为解决塑料垃圾带来的环境问题,2008年6月1日,我国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实施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又称“限塑令”),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袋。


2020年,国家相继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及《关于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俗称“禁塑令”),禁止、限制对塑料制品的使用。为便于实际操作,禁塑令对2020年底涉及禁限的部分品类,设定细化如下:
 1.   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购物袋 
2.   厚度小于0.01毫米的聚乙烯农用地膜 
3.   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 
4.   一次性塑料棉签 
5.   含塑料微珠的日化产品 
6.   以废物为原料制造塑料制品 
7.   不可降解塑料袋
 8.   一次性塑料餐具 
9.   一次性塑料吸管


可堆肥塑料基本要求
1)受控金属及有毒元素
由于堆肥之后的产物是要继续作为有机堆肥使用的,在测试中假定有50%的有毒物质从塑料进入堆肥中,因此塑料中的指标不能超过该地区堆肥规定指标的50%。
2)挥发性固体
挥发性固体是指将样品的总干固体量(105℃干燥)减去样品在550℃焚烧后剩下的残留固体量,所得到的二者的差值,一般用于表征材料的有机物含量。由于可降解塑料制品中也可添加无机填料,但为了保证该产品主成分依旧是塑料,有些标准规定材料的挥发性固体应大于50%(或51%),该项目有时也被纳入生态毒性。
3)生物降解性能
指在降解过程中材料中的有机碳转化成CO2的量与其理论上完全转化成CO2值的比值,测试周期长为180天。一般对于可降解塑料的要求为降解率60%或90%,依标准而定。另一种衡量降解率的方式为相对生物分解率,以薄层色谱级纤维素为参比样品,计算样品与参比样品降解率的比值,一般要求为不低于90%。
4)崩解性能
崩解性能是测定产品的终形态的状态下(如瓶、杯、膜、袋等)是否可以碎裂成不大于 2 的碎片,一般要求其大于2 碎片的干重不超过总干重的10%。有的标准可以用降解的堆肥装置来测定,有的必须使用中试级的堆肥装置(GB/T 19811)。
5)生态毒性
生态毒性用来测定样品堆肥后是否会对动植物有毒性。一般是参照OECD 208的种子萌发实验,将空白堆肥与实验堆肥产物按一定比例同时加入种下种子的土壤中,考察加入实验堆肥产物后的种子萌发率,并要求生长出的植物的生物质量大于空白堆肥的90%。有的标准还需要蚯蚓实验。
实验室认可的检测方法 
检测方法 
GB/T 19277.1-2011(判定标准:GB/T 28206-2011)
ASTM D 5338-15(判定标准:ASTM D6400-19) 
ISO 14855-1:2012(判定标准:EN 13432:2000)


海南省塑料快餐盒可堆肥塑料检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