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控制机器-蝴蝶T19

2022-01-15 18:14 作者:-_知白守黑_-  | 我要投稿

        以T05为代表的的T系三剑客是蝴蝶在无机时代最成功的套胶,延续了蝴蝶的繁荣,在过去的2021年蝴蝶的新品中,套胶最令人瞩目的无疑是T19。在蝴蝶推出D系四款套胶之后,原以为T系会逐渐被替换。但是无论是职业还是业余赛场,T系套胶仍然有强大的生命力。

       T系套胶里面,05、64、80风格各异,05的旋转,64的软弹,80的刚韧。完美适合不同反手的需求,但是在多次改球、技术潮流和世界乒坛格局的改变,亚洲中近台反手速度流的统治背景下。对于新套胶性能的需求还是与日俱增,T19的诞生无疑是呼应这种需求的。

T05
T19

       蝴蝶官方对T19的介绍里面提到了,颗粒的直径比T05更小,排列更紧密。这一点在我买回来贴好之后,都不用对比,肉眼就看出来了,然后拿出T05一对比,确实是介绍中说的那样,在颗粒直径和排列上面,直观地看出来T19排列紧密,而且颗粒较小,而且个人认为蝴蝶在胶面的材质上有所调整,从剪胶皮的感受来说,T19并不像T05或者D05那样碎边,感觉韧性有所提升。

        上手试打的时候,T19的表现则与T系其他三剑客有着更明显的区别。

反手进攻

       T19与T05整体击打的感觉相差不太多,速度中规中矩,但是击打反馈很清晰,比T64和T80要慢一些。反手拉球方面,T19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吃球和出球之间明显感受到有一个时间差的存在,以至于在吃球感这个方面,T19可以说冠绝蝴蝶目前为止的所有套胶。那种软软的吃球感受,等吃球的时间过了之后,就是海绵和底板提供的强大速度和力量,在整个拉球过程中,这种层次分明的击球感是T19的一个亮点。由于出色的吃球感,整个反手拉球的弧线要比T05和D05弧线更高一点,而且整个弧线也比较长,落点很靠近白线,需要调整自己的出球,不然容易出界。而发力足够的话,出球质量很综合,虽然吃球感很强,胶面比较软,但是那种胶面跟海绵的韧性还是很突出的,击球的质量比较偏向于旋转和前冲力,这一点和T80很像,但是没有T80发力要求那么高。

台内搓球

       我很少对一款套胶的台内搓球单拿出来讲,但是台内搓球是T19这款套胶最大的优点。蝴蝶公司在对T19的官方介绍中说到T19的颗粒对比T05的颗粒更容易倾倒,提高了吃球感。而这一点在搓球上面感受很明显。T19的搓球能很清晰地感受到那种摩擦球的感觉,而且控短和劈长落点可控性很大,不会出现以往外套常有的冒高,虚弹出界的感觉。对于个人控球的手感要求不高。而且在接发球的环节,T19并不是那种容易吃转的外套,这一点与它优秀的制造摩擦能力反而有点矛盾,我还没想懂为什么。

反手防守

       T19的防守在涩性外套中非常出色,可能是由于颗粒和排列的调整,T19的防守呈现出一种自带卸力的感觉。不同于目前主流套胶的那种进攻式防守,比如D05防守给对方的压迫很大,如果加点力,甚至可以反击出很高的质量。但是T19的防守则是更传统的卸力式防守,对来球力量的吸收比较明显,以至于你必须发力才能防守出具有压迫性的球。而且对旋转的抵消也是感受颇深,整个防守的感觉就是要削弱对面的进攻,而非目前主流的那种借力使力的防守。

正手表现

       在蝴蝶官方准备推出T19的时候,蝴蝶对它的介绍推文中,有提到是希望提高T05的力量感而开发的。但是如果将T19放到正手来打,那么惊艳的程度几乎没有。如果你是习惯了狂飙3这种高密度、强韧性的海绵,那么用T19作为正手来打会很难受。因为正手毕竟发力还是更充分一点,而且对于支撑力和底劲的要求比反手要高一点。T19整个特性放在正手对比D09C、T05H这种官方公认的正手套胶要弱很多,支撑性不足、并且力量感也比较差。尤其是前冲弧圈方面,那种质量不如狂飙3、D09C来的实在。所以T19放正手的话,中远台的对抗会显得很吃力。

        对于T19其实一开始并没有什么期待,只是觉得可能是比T05要吃球一点,但是在实际打的过程中,T19的特性还是令人很惊讶的,特别是搓球十分出色,吃球和出球之间的时间差让人印象深刻。整个使用感受觉得T19是T系和D系里面对业余最友好的套胶,性能很出色但是容错性也很大,似乎T19将T系中64的软弹、80的力量、05的旋转按照比例结合到了一起,显得T19和T系中的其他套胶完全不同,但是偶尔觉得又有点像。所以反手套胶我觉得如果要选择蝴蝶的话,那么T19会比T05更适合业余水平,至于D系的话业余要驾驭还是有点差距的。

       这里想解释一下业余水平驾驭的问题,很多人咨询别人买高性能的套胶,往往会有回复说业余打不了。可能会有人很多人觉我发力还行,打这个打不透?出球不够爆?以我的感受而言,打不了的意思可能更偏向于,如果没有专业水平或者保持训练量,你也许能打出很爆的球,但是只有那一板,更多是打飞、下网、冒高等等各种奇葩的失误,很难像专业水平或者有训练量的人那样稳定出球而且有一定质量,从而影响你对于高性能套胶的感受和信心。所以我可能我现在对于套胶和底板评价会更理性,很多好器材我不太喜欢或者打得不好,都会跟人说哪些特点很出色,然后自己放弃是因为没有那种水平和时间保持训练量来适应它的特点,发挥出很高的水平。对于业余打球的朋友来讲,拿上来就能用的器材会更好,那些需要一两个月来适应的器材,个人感觉会让业余陷入烧器材的怪圈。

控制机器-蝴蝶T19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