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绿电专家交流第一期

2021-12-29 18:22 作者:舍得低碳频道  | 我要投稿

在接下来的时间,我们会和大家分享绿电专家交流的相关内容,一共有七期,大纲如下:


第一期:

Q1:新能源现货价格有相关文件或规定吗?


第二期:

Q2:过去绿电发展不好是没有证电一体?

Q3:广东绿电有溢价,江苏的绿电反而折价,未来绿电和火电价格走势?

Q4:前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新增可再生能源不纳入能耗指标,那老的、已经建成的绿电纳入能耗指标吗?


第三期:

Q5:未来只要使用绿电就从能耗指标刨去,这是政策吗?

Q6:参加绿电交易的都是平价项目无补贴的?他们参与交易的理念,是保障性小时数以外的还是怎样?

Q7:江苏 1200 小时保障性收购 1000 小时,2022年火电交易价格比较好,比如标杆电价 0.39,绿电成交到 0.46,如果可以选的话,有动力把所有动力都拿去卖 0.46,而不是保障性小时按照 0.39 来收。能全市场卖吗?


第四期:

Q8:绿电会有长期溢价?那 1200 保障小时 1000 是电网收购,200 是保障性小时数之外的收益?


第五期:

Q9:很多企业都对使用绿电有安排,作为社会责任,未来国家对于企业消纳绿电有没可能有相关政策?


第六期:

Q10:隔墙售电去年江苏有提到试点,后来没有很好推进,什么时候能推?

Q11:之前的阻碍还是电网公司?

Q12:绿电交易和碳汇碳交易的关系?

Q13:新能源发电的时候可以在碳交易和碳汇之间做选择,通道顺畅吗?


第七期:

Q14:碳交易对新能源来讲是没有碳排放的,也谈不上跟高耗能企业那样节约碳排放带来的碳交易的机会,如果不去计算 CCER 的话怎么去参加碳交易?碳汇只指和国际上的交易?

Q15:火电有+-20%的限制,但是新能源没有,广东和江苏这 2 个省哪些有哪些没有?

Q16:国网辅助服务的文件,用户和发电端都要承担一部分?对新能源以后的盈利能力怎么评估?以前全都是政策有利于他们的,无论是消纳的。



今天和大家分享第一期:


江苏年度长协 2600 亿度,广东 2500 亿度,价格江苏是 0.467 接近,广东 0.497,要看火电的相对基准价的变化情况,江苏是20%上限贴着走,广东是 10%。江苏的压力非常大,80%的电价可能就是这样的基数。

 

2022年的重要变化,今年签的年度长协不如往年,往年签了之后决定了年度价格,今年签的长协大部分要和煤价联动,煤价长协教往年大幅提升。去年煤炭的长协基准价 535,今年 700 元。广东这块的压力小一点。绿电在江苏低于火电电价,广东绿电 0.51+。


Q1:新能源现货价格有相关文件或规定吗?

 

A1:9 月上旬北京电力交易中华和广东电力交易中心试点 80GWH 的绿电交易,国网 70GWH,南网 10GWH,本身绿电不管是溢价还是什么都是风向标,未来更大规模的消纳,国网前段时间出了省际间的现货交易,从电网公司层面也非常重视。电网公司本身是需要扩大输送电力,以前西电东送的通道利用率不高,以前按照 4500 小时设计的通道可能不到 3000 小时这是电网公司诉求。

 

从用户诉求,外贸的一些企业需要绿电,需要这样的机制。过去追溯的是绿证,非常鸡肋。过去是有补贴的时候,补贴没到位我给你一个绿证。绿电在用户侧有需求,十四五期间第一批和第二批风光大基地,本身建设情况都有外送需求,通过这样的跨省跨区的绿电可以很好实现。国家的补贴不到位,发给你一个绿证。谁家拿了这绿证,我就不欠你钱了。过去的绿证是通过二级市场的消纳价格,非常贵。所以过去绿证交易非常差。

 

绿色电力交易模式来完成新能源消纳。尤其是平价的绿电出来之后,过去的绿证和现在的绿证如何衔接非常重要。因为我们本身的绿电是证电一体的,国外是证电分离的。国网希望用户分不清楚你用的是绿电还是火电。华东和华南地区是限电的,我们如果有国外的证电分离的方式是缓解不了的,本质用户购买的不是电力而是买的一个证,本身这个证没有起到任何保障电力的作用,所以需要跨省跨区的模式来完成电力供需。对用户和电网公司都需要证电一体。绿电价格慢慢回归国外的模式有 3-5 分钱的溢价。


绿电专家交流第一期就分享到这里,明天和大家分享第二期的内容:

Q2:过去绿电发展不好是没有证电一体?

Q3:广东绿电有溢价,江苏的绿电反而折价,未来绿电和火电价格走势?

Q4:前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新增可再生能源不纳入能耗指标,那老的、已经建成的绿电纳入能耗指标吗?



快车通道:

怎样学习碳领域的相关知识?

碳排放管理员最核心的工作是什么?

碳排放系列汇总

碳资产系列汇总


在公众号发送以下关键字可以查看相关系列的内容:

国际碳市场
中国碳市场
碳中和
碳交易
碳资产
碳计量
碳排放
林业碳汇
绿色金融
CCER
ESG
CCUS
锂电池
电池回收
电力碳中和
电价政策
汽车碳中和
碳汇造林方法学
磷酸铁锂专家交流

磷酸铁

林业碳汇专家交流


绿电专家交流第一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