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这次两会,代表们对于休假的提案最多?
总结了四点,第四点最重要。
一。国家富裕了
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5%,达到36883元,也就是平均每月3073元,而中位数是31370元,也增长了4.7%。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283元,比上年增长3.9%,中位数为45123元,增长3.7%,农村居民则为20133元,比上年增长6.3%,中位数是17734元,同比增长4.9%,增幅比城镇居民要高出不少。
不仅如此,国家统计局还将全国居民收入划分为5组,其中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8601元,中间偏下收入组19303元,中间收入组30598元,中间偏上收入组47397元,而高收入组则出现较大“断层”,比中间偏上收入组高出近一倍,达到90116元。通过计算可知,如果你一个月的可支配收入超过7500元,就可以进入高收入组了。
二。对比国外假期
作为世界上公认的休假天数最多的的国家,法国一共有11个法定假日,今年除了刚经历过元旦,下一个法定节假日将是4月10日的复活节。
除了固定假日,法国还保障员工一年内享有25天以上带薪日(Congés Payés),而且法国也是全球第一个实施带薪假期的国家。
为了让假日更加惬意,如果法定假期之间或它与双休日之间只有一天工作日时,雇主会根据公司运营情况,让有需求的员工这天放假变为连休,这就是所谓的"搭桥"( faire le pont )。
三。假期多了,拉动消费,也是促进经济发展
为了应对经济下行市场的危机,我国率先提出了“经济内循环”的方针,也就是鼓励国内市场的消费。而这一方针带来的效果显著,居民消费需求加快回暖,带动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以及服务业消费的反弹。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在每年的“黄金周”特别明显,形成了以旅游、娱乐、餐饮、购物为特征的假日经济。
消费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主引擎。中国经济发展正在从以往过于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向更多依靠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转变。超大规模市场释放的巨大消费潜力,将释放巨大需求和消费动力,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四。被996的互联网公司,坑坏了
996不过是一种变相的人力成本压缩,反映了互联网红利期消失、创新过剩、“重复造轮子”现象愈演愈烈的行业现状。很显然,996的普及化将会进一步推高全社会的失业率水平,拉低劳动群体的平均所得,乃至进一步降低年轻人的生育意愿,从而使中国经济的产能过剩与消费不足问题更加突出。
996成为政治正确与中国互联网职场上的“年龄歧视”是一体两面,鼓吹年轻至上早已成了一种政治正确。因为年轻人一直是消费主力,而中老年群体则始终面临着消费不足的问题。所以,讨好年轻人、不顾中老年人体验的“过度创新”大行其道。
然而,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即便消费主义再怎么鼓吹,陷入借贷消费泥潭的年轻人也很难再支撑起中国互联网的高速成长与创新过剩。 而996的普及化正在进一步加速人口红利的消失,让中国的出生率持续低迷。
更何况,伴随着养老金结余的提前耗尽,中年时期的消费不振在80、90后一代身上只会愈演愈烈,这种“透支性工作、透支性消费”正在透支中国经济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