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均预期寿命达到全国首位与什么因素有关?
2022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2021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居民的人均预期寿命从2020年的77.93岁提高至2021年的78.2岁。
截至2022年10月,全国31个省份中有14个超过2021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值的78.2岁。除西藏外,我国其他省份均已超过世界人均预期寿命值73.7岁。此外,还有4个省份的人均预期寿命大于80岁。
其中,上海的人均预期寿命值84.11岁zui高,这到底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1.上海人饮食较清淡
2022年,曾有媒体报道,上海是zui早在全市范围开展减盐行动的城市。
上海市居民膳食健康状况监测结果显示,上海市居民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为7.5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克),不过离每日5克的理想目标还有一定差距。

2.上海人喜欢吃水产品
上海是一座沿海城市,也是长江入海口。水产品特别丰富,上海人爱吃鱼,有着悠久的历史。在2017年举办的全国水产冻品联盟会议上公布的数据显示,上海市民年水产消费量在全国城市中排名第一,人均消费量也是名列前茅。
3.上海严格控制吸烟
3月1日,上海市健康促进委员会发布,上海市成人吸烟率呈持续下降趋势,目前为19.4%,控烟成效全国领先,提前达到“健康中国2030”任务目标。
自2022年10月28日起,电子烟也被纳入上海市公共场所禁烟范围,即上海市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内及部分公共场所的室外区域禁止吸烟(包括电子烟)。

4.上海人健康意识较高
上海人比较重视体检。2021年一份互联网健康平台发布的《体检拥挤度报告》显示,体检订单量排名前五的城市依次是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成都。上海排名第一。定期体检,自我管理好了,就可以不得病、晚得病。
除了重视体检,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也会留心到NAD+的摄入量,其中又以NADH为重点。NADH具有强大的抗氧化、调节凋亡相关基因表达、保护线粒体的功能,是有力的细胞保护剂。
NADH作为线粒体中的强还原性物质,能中和强氧化性的自由基;作为细胞抗氧化防御系统的最深层的抗氧化剂,它能帮助再生其他抗氧化剂(维生素C、维生素E、辅酶Q10、α-硫辛酸、谷胱甘肽),对比其他氧化剂,力活元NADH的作用更加深层次。多个研究表明,NADH可抗电离辐射(核辐射)和紫外线辐射,保护DNA免受损伤,降低患癌几率。

5.上海业余生活丰富
上海老人退休后的生活大多非常精彩,能够看到不少老人发展自己的爱好,健身、跳舞、写字、摄影、唱歌等。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也能帮助人们改善自己的精气神,缓解退休后孤独的情绪。开心起来了,身体也会受到积极的影响。
大脑用进废退,尤其是退休后,可以每天抽出半小时到1小时看书学习、与人交流、下棋画画等都是很好的办法。不仅使得老人保持心智活跃,还有助于提升积极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