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舒力基生成
4月9日下午,位于关岛以南不到1000公里处的西北太平洋近赤道远洋上空生成一个热带扰动,编号为94W。94W形成后在低纬海域缓慢向西盘旋了近2天后,在越赤道气流的影响下移动路径中的偏北分量逐渐加大,开始朝着北偏西较高纬度的海域移动。
在逐渐北上的过程中,94W的强度也随之加强,4月13日晚上,热带扰94W升格为热带低压。几个小时之后(4月14日凌晨),该热带低压在关岛西南处约600公里处的海域加强成为今年第2号台风“舒力基”。
4月14日上午08时,2号台风“舒力基”的中心位于北纬8.3度,东经137.3度,中心附近最大风速18米/秒(8级风,热带风暴级),中心最低气压998百帕。从卫星云图上看,“舒力基”整体环流云系呈现出明显的东西向分布,其中心西侧的环流已经开始影响太平洋岛国帕劳,南侧的越赤道气流逆时针上来后在其中心东侧猛烈爆发,但由于副高在其北侧的压制作用显著,东侧爆发的对流无法进一步绕道北侧进入台风中心附近。
▲中央气象台发布的“舒力基”未来5天路径和强度预测图。
▲西北太平洋近期海温分布,台风监测根据NOAA海温资料绘制。
“舒力基”未来有成为超强台风潜质的重要支撑条件是目前西北太平洋中低纬海域海温大范围维持在30℃,再加上未来“舒力基”移动前方的高低空垂直风切变并不大,可以预期的是未来在“舒力基”缓慢向菲律宾东部海域靠近的过程中,强度将迎来爆发。▲GFS预测的未来9天整层水汽输送动画,台风监测根据GFS资料绘制。
目前预计“舒力基”的巅峰强度将出现在它转向前后,转向完成后,它的强度将逐渐减弱。此外,需要指出的是,“舒力基”在转向过程中会进入到我国48小时台风警戒线以内,但转向后的“舒力基”也会随即远离该警戒线,对我国近海海域无明显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