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升高衔接】化学必修一:离子反应|课后刷刷题

杰哥 | 离子反应 课后刷刷题

- 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
A. 石墨
B. NaCl溶液
C. 乙醇
D. BaSO₄✓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①硫酸钡是非电解质
②氨气溶于水得到的氨水能导电,氨气是电解质
③固态氯化氢不导电,液态氯化氢可以导电【酸是分子化合物,在水溶液才导电。熔融状态也不能导电】
④硫酸氢钾在水中电离出的阳离子有氢离子,故硫酸氢钾是酸
⑤电解质溶于水形成的溶液一定能导电【BaSO₄】,非电解质溶于水形成的溶液一定不能导电 【SO₂、SO₃、CO₂、NH₃】
A. ①②③④⑤ ✓
B. 仅①④⑤
C. 仅②③
D. 仅①④
3. 图 a、b、c 分别为氯化钠在不同状态下的导电实验的微观示意图(X、Y 均表示石墨电极,且三个图中 X、 Y 与直流电源连接方式均相同,▇▇▇▇表示水分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Cl⁻半径大于Na⁺,所以“●”代表Cl⁻
B. 图 a 为氯化钠固体,在通电情况下不导电说明 NaCl 不是电解质
C. 图 b 为熔融氯化钠,图 c 为氯化钠水溶液
D. 由图 c 可判断水合离子中 H 和 O 原子的朝向受到离子所带电荷种类的影响【O原子得电能力强,O篇负电性】
4.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稀盐酸与氨水的反应:OH⁻ + H⁺ = H₂O
B. 铜和稀硝酸的反应:Cu + 2H⁺ = Cu²⁺ + H₂↑
C. 金属钠与水反应 2Na + 2H₂O = 2Na⁺ + 2OH⁻ + H₂ ↑ ✓
D.将碳酸氢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CO₃²⁻ +2H⁺ = H₂O +CO₂
5. 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 NaClO 的电离方程式:NaClO = Na⁺ + Cl⁺ + O²⁻【6】
B. 碳酸氢铵溶液与足量氢氧化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CO₃⁻ + OH⁻ = CO₃²⁻ +H₂O【还有NH₄⁺ + OH⁻ = NH₃·H₂O】
C. 碳酸银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g₂CO₃ + 2H⁺ = 2Ag⁺ + H₂O + CO₂ ✓
D.氯化铁与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³⁺ + Cu = Fe²⁺ + Cu²⁺【电荷不守恒】
6. 下列各组的两种物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A. 碳酸钠与Ca(OH)₂:碳酸氢钠与Ca(OH)₂
【CO₃²⁻、HCO₃⁻】
B. BaCl₂溶液与Na₂SO₄溶液:Ba(OH)₂溶液与NaHSO₄溶液 【OH⁻+H⁺ +Ba²⁺ +SO₄²⁻ = BaSO₄ +H₂O】
C. Na₂CO₃溶液与硝酸溶液:CaCO₃溶液与硝酸溶液 【CaCO₃不拆】
D. 澄清石灰水与盐酸:NaOH 溶液与硫酸
7. 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 Na⁺、H⁺、Cl⁻、OH⁻
B. Na⁺、Mg²⁺、SO₄²⁻、Cl⁻ ✓
C. H⁺、Na⁺、Cl⁻、CO₃²⁻
D. Na⁺、Ca²⁺、CO₃²⁻、NO₃⁻
8. 下列各组离子中,在溶液里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是
A. K⁺、MnO₄⁻、Cl⁻、SO₄²⁻
B. Na⁺、CO₃²⁻、Cl⁻、Ba²⁺
C. H⁺、Na+、HCO₃⁻、SO₄²⁻
D. K⁺、SO₄²⁻、NO₃⁻、Cl⁻ ✓
9. 取某固体样品,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一定量的样品,加足量水充分溶解,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
- A:Ag₂CO₃
- B:BaCO₃、BaSO₄
- C:BaCO₃
- D:Mg(OH)₂
②取少量滤液,加入BaCl₂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 CO₃²⁻、SO₄²⁻、Ag⁺
③取少量滤渣,加入稀盐酸,滤渣全部溶解,同时有气体产生。
- CO₃²⁻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该固体样品的成分可能是
A. Na₂CO₃、AgNO₃、KNO₃【③淘汰,新生成AgCl】
B. K₂SO₄、Ba(OH)₂、Na₂CO₃【③淘汰】
C. K₂CO₃、NaCl、Ba(NO₃)₂✓
D. KNO₃、MgCl₂、NaOH 【②淘汰】
10. 室温下,通过下列实验探究一定浓度 Na₂CO₃溶液的性质。
实验1:向溶液中滴几滴酚酞,溶液显红色:
实验2:向实验1所得溶液中缓慢滴加几滴稀盐酸,溶液红色变浅,无气体产生;
实验3:向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₂,无明显现象;
实验4:向实验3所得溶液中滴加少量Ba(OH)₂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Ba²⁺ +2OH⁻ +2HCO₃⁻ =BaCO₃ +CO₃²⁻ +2H₂O】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实验1说明Na₂CO₃溶液中存在OH⁻ ✓
B. 实验2中溶液红色变浅的原因是:CO₃²⁻ +2H⁺ =H₂O +CO₂ 【CO₃²⁻ + H⁺ =HCO₃⁻】
C. 由实验3可以推测Na₂CO₃与CO₂没有发生反应 【CO₃²⁻ +H₂O +CO₂ =2HCO₃⁻】
D. 实验4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₃²⁻ +Ba²⁺ =BaCO₃【Ba²⁺ +2OH⁻ +2HCO₃⁻ =BaCO₃ +CO₃²⁻ +2H₂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