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实践哲学体系第三部分:美学导言

2022-03-27 12:21 作者:飞翔的北方哥  | 我要投稿

我们在《实践哲学体系》第一部分实践哲学原理的符号认识可以认为是对认识主体符号认识的质的认识。我们在《实践哲学体系》的第二部分存在哲学的符号认识可以认为是对认识主体符号认识能认识的认识对象的认识。我们在《实践哲学体系》第三部分,是通过认识主体符号认识的质暨唯物辩证法形成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社会的辨证发展做出符号认识。

日常生活中,我们习惯用“美”这一概念来肯定存在。《实践哲学体系》的第三部分我们可以认为是对人类的存在的肯定。据此,我们将《实践哲学体系》的第三部分命名为美学。

根据唯物辩证法,认识主体的辩证运动是与认识主体之外的存在的辩证运动。在这一辩证运动中认识主体与认识主体之外的存在是不同质的矛盾存在。认识主体的集合在《存在哲学》部分的导言中已被我们认识到是产生语言符号认识的能力人类社会。人类社会之外的不同质存在是不产生语言认识能力的自然存在。

人类社会是由人类存在的最小尺度的质人类个体形成的集合。人类社会的辨证发展中不同质的存在既包括自然存在也包括形成人类社会集合中的人类个体存在之外的人类社会的存在及人类个体感性存在之外对人类个体“存在”的概念的认识暨理性存在。我们这里将人类个体存在之外的理性存在,社会存在与自然存在命名为矛盾存在。

人类社会是人类个体存在的集合。人类个体与矛盾存在的辩证运动的质变量变发展形成为人类社会与自然存在的辩证发展。暨人类社会作为认识主体的辨证运动最终实现为人类社会与自然存在的辩证运动。

我们在这里通过唯物辩证法认识人类社会的辩证运动:

人类社会的辩证运动第一步是人类社会对自然存在进行否定的量变过程,直到达到人类社会对自然存在的否定限度。在人类社会与自然存在辩证运动的第一步,对人类社会的符号认识是对人类社会对自然存在否定性的认识。

人类社会辩证运动的第二步是超出人类社会否定限度的自然存在向人类社会否定的过程,这一步人类社会对否定限度之外的自然存在建立认识的过程。在人类社会与自然存在辩证运动的第二步,对人类社会的符号认识是对人类社会否定限度之外自然存在的否定性的认识。

人类社会辨证运动的第三步人类社会完成了对否定限度之外的自然存在的否定性的知识,并与超出否定限度的自然存在的否定性形成了共存利用,实现了新的否定性完成了质变形成了质变后的人类社会。在人类社会与自然存在辩证运动的第三步,对人类社会的符号认识是对经过正反合的辩证运动发生质变人类社会的认识,既对人类社会正反合的辩证发展符号认识。

以上三步即为人类社会的辩证运动的正反合的符号认识。

我们将人类社会辩证运动第一阶段既否定性量变阶段的符号认识命名为美学部分的喜剧美学或者说正题美学。

我们将人类社会辩证运动第二阶段既人类社会认识否定限度之外的自然存在阶段的符号认识命名为美学部分的悲剧美学或者说反题美学。

我们将人类社会辩证运动第三阶段既人类社会经过正反合的辩证运动发生质变阶段的符号认识命名为美学部分的正剧美学或者说正题美学。

我们在《实践哲学体系》美学部分将通过喜剧美学,悲剧美学和正剧美学三个阶段完成对人类社会辩证运动的符号认识。


实践哲学体系第三部分:美学导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