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教育博士(Ed.D)考博参考书、考试大纲、招生导师、面试流程、课程辅导
一、往年招生情况、考核内容
招生导师:
贾永堂、雷洪德、余东升、雷洪德、张俊超、于海琴、李太平、柯佑祥、陈建文、陈廷柱、刘长海、朱新卓
郭卉、余保华、李伟、张妍、彭湃 、任学柱、李函颖、孙婧、魏署光、张洋磊、张青根、张建、刘亚敏
二、报名要求
1、具有硕士学位、有 5 年以上教育及相关领域全职工作经历。
教育领导与管理:招收具有相当成就和较强研究能力的各级各类学校的管理人员。
学生发展与教育:招收各级各类学校从事思想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学生管理的教师与工作人员。
2、具有良好的科研能力,取得以下学术成果之一:
(1)以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本人为第二作者)已公开发表较为规范的学术论文;
(2)以章节第一作者在已公开出版的学术著作或教材中承担完成8000字以上写作任务。
满足科研成果条件的,优先考虑已出版与申请专业相关的学术专著、或获得过国家或省级荣誉表彰、或硕士阶段获得国家奖学金、或以第一作者发表CSSCI期刊论文、或以第一作者在国际学术期刊(SCI/SSCI/EI/ A&HCI)发表论文的申请者。
3、外语要求符合其中一项:
(1)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CET-4)成绩合格或达到425 分及以上(须提供成绩证书及中国教育考试网
http://cjcx.neea.edu.cn/查询成绩的截图);或全国高校 英语专业八级考试(TEM-8)合格;或TOEFL成绩(iBT)
达到90分及以上;或IELTS成绩达到6 分及以上;或 GRE成绩达到300分及以上;或 GMAT成绩达到650分及以上。其他语种以国内相应语种六级或专业四级成绩合格为参考。
(2)本科或硕士阶段获得外语专业的学位证书或毕业证书。
(3)在国(境)外有1年以上(含1年)全日制学习或研究经历(英语为当地主要日用语言和授课语言),须提供国外学习经历的证明、学历学位证书或成绩单。未满足以上条件的考生,须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外语水平测试并通过最低合格分数线,才能进入材料审核。
三、报名考试时间:
2023级:
网上报名与材料提交:2023年2月15日15:00——2023年3月7日17:00
系统补充材料截止时间:2023年3月10日17:00
面试时间:2023年5月6日
四、报名提交材料
提交材料清单:
1、《华中科技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计划》,模板可参见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2、本科与硕士研究生课程成绩单(须加盖校级主管单位或所在单位人事档案室的公章)。
3、提交硕士学位论文。如涉密工作必须事先进行脱密处理。
4、具有代表性的科学研究成果,如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原创性研究成果的陈述和证明。
5、各类外语水平证书或证明材料。如申请免考,请务必在系统中选择,并提交有效证明材料。
6、提供考生单位组织或人事部加盖公章的单位同意报考证明原件,有5年以上教育及相关领域全职工作经历证明材料。提供考生单位组织或人事部加盖公章的《华中科技大学 2023 年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报考资格审查表》原件。
7、至少有2位专家推荐。拟报考的导师不可作为推荐人。
五、考核形式、内容
(一)材料审核:
按照学校有关工作规定,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材料审核专家小组对符合报考条件、提交材料完整的考生进行材料审核。按照教育博士综合表现(20%)、教育背景(10%)、外语水平(10%)、代表性学术成果(40%)、学术潜力(20%)等五个方面,评定材料审核成绩。按招生计划的250%差额比例(不含专项计划),确定进入综合能力考核的考生名单。
(二)综合能力考核(面试)
考生需提前做好 PPT,以 PPT 的形式汇报。
面试内容:
(1)介绍学术经历及学术背景,约 3 分钟。
(2)报告近年来最主要的一项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约 12 分钟。报告内容是已经发表的成果(包括硕士学位论文)。考核要点:问题的提出、研究意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发现和结论。
(3)考官提问与讨论,7 分钟。
(4)英语听说能力测试 。用英语做自我介绍,约 3 分钟。复试小组老师根据考生自我介绍提问,考生作答,约 5 分钟。
(三)录取
审核成绩占 20%,综合能力考核成绩占 80%。复试结束后 2 天内,按专业对总成绩进行排序。如总成绩相同时,优先按复试成绩排序;如复试成绩也相同,优先按专业素质和科研能力成绩排序。
六、考试大纲
考试目的
考察申请人掌握本学科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的情况,以及运专业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理论与现实问题的能力。
考试范围
专业综合考试一般涵盖本学科 2—3 门核心课程,包括如下内容:
1、教育基本理论;2、中外教育史;3、中国当代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4、教育研究方法。
考试内容
1、教育学的学科性质及其发展
2、教育的本质与功能
3、教育目的
4、教育与人的发展
5、教育与社会发展
6、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7、师生关系
8、中国教育思想与制度
9、外国教育思想与制度
10、教育研究中的定量研究、定性研究和思辨研究
11、当代中国基础教育实践中的重要现实问题
七、推荐参考书
胡德海:《教育学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年版;
《外国教育史(上下)》,王天一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
《教育研究方法》,杨小微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年
《当代教育基本理论论纲》,王北生,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年版;
八、【几深教育】考博专业课课程辅导授课体系
第一阶段:框架的构建和重点的掌握
核心参考书的框架体系建立和考点整合,理清楚学科发展史,特别是每一个阶段的代表人物,著作,主张,提出的背景和评价。
第二阶段:专题讲解
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给学员总结常考的专题,进行深化和凝练,以专题为突破口夯实并灵活运用理论知识。
第三阶段:热点和出题人的论文
对出题老师的研究重点,最新论文成果和上课的笔记课件进行讲解。对本专业时政热点话题进行分析。
第四阶段:历年真题讲解
对历年真题进行最深入的剖析,分析真题来源、真题难度,总结各题型的解题思路、答题方法和技巧。全面提升学员的答题能力,把前面几个阶段掌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分数。
第五阶段:模拟练习及押题
就最新的理论前沿和学科热点结合现实的热点进行拔高应用性讲解。教会考生怎么破题,怎么安排结构,怎么突出创新点等答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