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我23岁时腰凸躺平,如今玩45磅棒铃运劲如风,成棒术达人

2023-10-25 00:29 作者:真实人物采访  | 我要投稿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2727位真人故事

印度GaDa、棒铃、权杖是个什么锤子?你还没有听说过?但我已经研习棒术、当私教6年了。

我叫王小龙,湖北荆州人,曾经的理工男、汽车设计师。由于23岁时健身不当导致英年腰突、咸鱼躺平,由此接触到了目前绝大多数中国人还不了解的健身工具——棒铃。

从此,我开始了玩杖弄棒、“不务正业”,最终跨界转行,在重庆开设棒术训练馆,成为棒术手艺人。

那么棒术是个什么东西呢?印度GaDa、棒铃、权杖是怎么健身的呢?

(通过棒术我治愈了英年腰突)

1990年,湖北荆州一个小镇的普通家庭,添了一个细皮白肉、瘦瘦弱弱、像“三毛”一样的男孩。那就是我,王小龙。

虽说我与武术明星李小龙仅一字之差,但却是天壤之别。我从小性格安静不爱动,与那些胡疯乱跑、玩枪弄棒的孩子从不搭界儿。

高中时我长成1.77米的个头,可是却只有100斤出头,被人戏称为“豆芽菜”。

高中毕业后,我顺利考入武汉理工大学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2011年大学毕业后,我和大学同学女友一起到安徽合肥就业,我成为一名汽车设计工程师。

天生爱静的性格,工作后除了上下班,几乎没有运动的机会。但长期伏案工作,导致我竟然出现了与年龄不相称的体虚气短,女友也说我气色不好。

常言道“江山易改禀性难移”,我知道应该锻炼,可就是不愿走出舒适区。

(我与舅舅和表姐在一起)

这时候公司来了一位年轻人,他是东北人,性格热情开朗,他还有一个响亮的名——李云龙,跟电视剧《亮剑》中男主角的名字一模一样。

李云龙是健身达人,引体向上、俯卧撑、单杠、双杠等等,做得比很多专业教练还好;他发达的肌肉、健硕的四肢、饱满的精神,与武打明星李小龙神似。

李云龙让我羡慕不已。与他相比我简直是“西装白斩鸡”,文弱有余阳刚不足。我决定跟李云龙一起开始锻炼。

李云龙建议我先做一些简单的器械运动,于是我开始在宿舍里自己练哑铃和杠铃。差不多练了将近一年时间,我去到健身房请私教接受专业训练。

健身房是私教教我做分化训练。所谓“分化训练”就是每个训练期只对一部分肌肉进行锻炼。比如今天练背部肌肉,明天练胸部肌肉,后天练腿部肌肉。

(从小我就被人戏称为“豆芽菜”)

一段时间后我发现,长了一些肌肉,外观形体得到了改善,看起来没有以前那么瘦弱了。但是我自己觉得,我的身体健康状况并没得到太多改善,甚至还有一些下滑。

比如说,稍微坐得时间长一点,身体就会出现关节僵硬等不良反应。这种情况比没有接受训练之前的出现的几率还要多一些。

再比如说,我去做户外运动的时候,走上一段路就要喘,稍微动一下,就会觉得特别累,比我女友这种不怎么训练人还要差。

我开始意识到,这种训练可能不适合于我,这并不是我想要的。但是,当时并没有更好的办法,市面上都是这种分化训练。

2013年的一天,私教指导我做杠铃硬拉,他给我做完示范之后就离开了。当时杠铃的重量相当大,我弯腰运气硬拉提起,就在这时,只听得“砰”的一声。

(由于健身不当我23岁英年腰突)

“坏了!”我暗暗叫了一声,赶快停了下来,可为时已晚,腰间一阵疼痛瞬间传来。

我赶紧跑到医院去检查,X光显示腰椎左侧L4-L5椎间盘突出。我不知道接下来会面临什么,我问医生还能不能做运动了?

那个医生的一句话,到现在为止我都记得清清楚楚。

他看了我一眼,问到:“你是运动员吗?”我说:“不是。”他说:“那你还运动什么?你回家躺着吧!

医生告诉我,能躺着就不要站着,平躺休养。那时我才23岁,非常年轻,除了上下班不得不像咸鱼一样,每天背床躺平静卧。上班时坐着痛,站着经常性的腿脚发麻,严重的时候几乎没有办法正常行走。

常言道“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就这样过去一年之后我去医院复查,发现L4-L5突出不仅依然如故,而且还多了一节L5-S1突出。

(我想找到传统分化训练之外的新方法)

切肤之痛让我萌生一个强烈愿望:我要成为一名教练!我要用非常科学、非常专业的方法施教,我一定不会让我的客户出现意外、重蹈我的覆辙!

愿望与日俱增,现实都成羁绊。身体状况不佳,工作枯燥乏味,汽车设计工作越来越不提劲儿。我迫切想换一个新的环境、新的岗位。

2016年,女友已经成为老婆,我俩双双辞职,来到心仪已久的重庆,决定开启新的事业。第二年我开设了自己的健身馆,成为教练。

我是个非常愿意尝试新鲜事物的人,我了解到一个起源于国外、非常小众、尚未传到国内的健身工具——棒铃。

说到棒铃,看过当年非常火爆的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的人,可能还会记得男主对两个摔跤手女儿训练时,使用的棒形器械。

(棒类运动、棒术技艺起源于印度和古波斯)

所有的棒类运动、棒术技艺,都可以认为起源于印度和古波斯。棒铃(Club bells)最早被当作一种武器,后来才被作为健身工具。

棒铃自身的结构和特点,使它可以调动身体的多关节进行全身性的、多平面的、多维度运动的功能性训练。目前这种运动方式在团体操课中开始备受追捧。

作为一种小众器械,棒类富有娱乐性,可以玩出很多花样。譬如挥舞翻转、旋转抛出、净值控制、劈砍、出拳等等。

这种覆盖面特别广的器械,迷人之处在于,它还可以与体操、棒球、剑道、瑜伽等相结合,甚至可以在安全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需求开发出新的动作。

决定花样形式的短板在于教练的知识面上面,玩他的人了解的运动形式越多,花样越多。

(荷兰教练赫伯特、美国教练雷奥)

2018年,我通过网络关注到欧洲棒术运动的先行者、荷兰人赫伯特,赫伯特精湛的技艺和自然的运动方式深深地吸引了我。

我通过电子邮件与赫伯特取得联系,并通过网络得到他的指导。先后学了印度Gada、权杖、Indian clubs轻棒,因为他我走上了推广棒术之路

不久我又联系到美国权杖流推广人和先驱雷奥并得到指导,雷奥是Steel Mace Flow权杖流的创始人。我还在国内遍访高手,得到过天津张教头等人的指教。

通过国内外不同导师的培训,接受不同流派和技艺,学习不同人不同的技术,集各家所长,然后有了自己对棒术的认识和思考,我基本上每天都会花3-5个小时去练习各种棒术。

在研习棒术的前期,我这种大强度的练习之下,最经常出现的问题是器具打到自己。

譬如打到自己头,打自己下巴,或者打自己的小腿之类的,弄得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尽管如此也没能影响到我进取精神。

(棒术让我找到了自己的职业兴趣)

随着技艺的精进,前来健身学艺的顾客越来越多,接受场地训练的达到40-50人。

跟我训练棒术的人,大部分都是专业教练,小部分是爱好者。有些人特别喜欢这种器械运动。

学员年龄段跨度相当大,最大的60岁出头,最小的只有10岁。有健身房教练、高校教授、中学老师、企业高管、职场白领、全职宝妈、中小学生、研究生,等等。

在我的学员中,有一位大学教授,我刚到重庆时就跟我训练,到现在已经将近6年了。

当然,目前最小的客户就是我儿子,5岁半。最后一个加入的是我老婆。她是最支持我转行跨界的人,但也是最后一个加入训练团队的人,朋友开玩笑说这叫“灯下黑”。

(45磅印度GaDa在我手里可以运斤如风)

棒类的训练是环转力量训练,能够很好地改善肩颈的灵活度,让肩膀更加灵活,减少疼痛。所有棒术训练都需要身体核心非常好的参与,可以强化核心的稳定性。核心稳定之后就能够改善久坐疼痛、久站腰椎疼痛的问题。

最重要的一点是,棒类运动除了肌肉参与外,更多的需要协调性,需要大脑神经的参与。

人是肢体在“身不由己”、“不听使唤”的时候,不是你的力量达不到,而是神经没有办法做到很好的协调,而棒术运动能够帮助强化神经协调,强化大脑运转。

对神经系统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大脑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

(儿子是我最小的学员)

多年的努力看到了结果,不懈的追求结出了硕果。2019年,我儿子已经一岁多,我为了激励自己,决定用纹身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精神追求。

我在左大臂内侧纹上儿子头像,大臂外侧是斯巴达勇士和斗兽场,我喜欢斯巴达的故事,常常被斯巴达精神赋能。小臂内侧是:become yourself,成为你自己

我的“成为你自己”的一个目标是挂出“棒术大学”的牌子。这只是借用了“大学”的称呼,更多的是一种寓意,表示我对棒术运动的热爱和重视。

然而席卷全球的疫情打乱了一切。三年疫情我只能在网上进行训练指导。这期间也为我赢得了更多的自我探索机会。

经过三年的积淀,2023年8月,“棒术大学”的牌子终于挂了起来。

我设想的第一步是精进自己、推广自己,最高目标是希望成为国内棒术研究领域的number one。

(我打出了“棒术大学”的招牌)

从一个理工男、汽车设计工程师到小众棒术手艺人,这个大跳转缘自找到了自己是感兴所在、价值所在。这要比单纯为了赚钱谋生、而无法激发你的热情有意义得多。

现在是一个很物质化的社会,很多人都会用金钱的多少去衡量一个人的价值、幸福与否。我自己只是想一门技艺作为精神寄托,做一个手艺人,把这个项目做到极致,然后再慢慢去推广它。

我把自己看做一个匠人、一个手艺人,匠人匠心是我追求的最高境界。《匠人精神》这本书也是我奉为宝典的案头读物。

从昔日的“西装白斩鸡”、英年腰突、咸鱼躺平,到如今的棒术达人,45磅棒铃可以运斤如风,无不诠释着“知行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知行合一是我的网名,也是座右铭,时刻提醒自己要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不可有名无实、流于花架子。

(匠人匠心至诚至精)

世界上没有任何人可以帮你指明方向,除了自己。只要坚持走自己的路,坚持做自己,坚持自己人生的原则,只有用力的生活,才能体会到完美的人生。

我的“棒术大学”不在于规模大、名气大,而在于精和专。我的“棒术大学”四个字传递出的,是棒术在我心中的地位和权重。

我没有宏大的说辞,就是潜心研习棒术技艺,然后分享出去,让更多的人受益,这就是我的追求和价值所在。

一个人的爱好叫兴趣,一群人的爱好叫趋势,很多人的爱好叫潮流。

我愿做一个吃螃蟹的人,一个拓荒者。

【口述:王小龙】

【编辑:心大陆】

我们不能走过不同的人生,却能在这里感受别人真实的故事,而且,每个故事都有真实照片噢!如果你也喜欢这样真实的故事,请关注我们吧!@真实人物采访

(*本文章根据当事人口述整理,真实性由口述人负责。“真实人物采访”友情提醒:请自行辨别相关风险,不要盲目跟风做出冲动决定。)

我23岁时腰凸躺平,如今玩45磅棒铃运劲如风,成棒术达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