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意第绪语文学极简史

2023-10-25 00:29 作者:Wanda-顺顺  | 我要投稿

简而言之,意第绪语是欧洲阿什卡纳兹犹太人说的通用语。公元10世纪左右,欧洲南部的犹太人北上定居在当时日耳曼地区的莱茵河畔,其语言开始与当地居民所讲的中世纪德语融合,这就是意第绪语的开端,所以,意第绪语和现代德语一样,都源自中世纪德语,是一种日耳曼语。但与德语不同的是,一方面,意第绪语的书写用的是希伯来语字母,从右向左写,另外一方面,意第绪语也受到希伯来语和斯拉夫语的影响。在公元15世纪前后,这些讲意第绪语的犹太人出于种种原因开始向东迁移到斯拉夫语区,故而意第绪语中大概有百分之五的语法和词汇来自斯拉夫语,比如俄语、乌克兰语和波兰语。而又因为希伯来语对全世界的犹太人都有着深刻的影响,所以意第绪语不仅保留了希伯来语字母,同时也保留了大量的希伯来语单词,而希伯来语、斯拉夫语和早先的罗曼语对意第绪语的影响则使它成为了一门杂糅性很强的语言,而并非仅仅是用希伯来语字母记录的中世纪德语。 在19世纪后半叶以前,意第绪语在欧洲阿什卡纳兹犹太社团中的地位一直处于希伯来语之下的。对于这些犹太人而言,希伯来语是祈祷用到的“圣言”,意第绪语叫“loshn koydesh”,但意第绪语则是用于日常生活的“母语”,意第绪语叫“mame-loshn”,所以其地位可想而知。当时所有的正式出版物、重要文件以及比较复杂的宗教作品都是用希伯来语写成,而意第绪语写成的文献大多是给没有受到过很好的宗教教育犹太男人和没有机会学习希伯来语的犹太女人看的,而且这些文献也大多是对正式宗教出版物的补充,多以简单的祈祷词和小故事的形式出现,以方便那些没文化、理解能力相对较差的犹太人坚定信仰之用。故而,在19世纪后半叶以前,犹太人其实都是以出版意第绪语出版物为耻的。他们憎恨这种杂糅的语言、受过良好教育的犹太人都恨不得让它消失在这个世界上。在犹太启蒙运动中后期甚至完成后,受过良好世俗教育的犹太知识分子们都在呼吁犹太人用德语、俄语和波兰语这种西方语言取代意第绪语,可当这群现代犹太知识分子向普通民众发出这种号召时,他们发现,除了意第绪语,这些人什么都读不懂——仅受过几年的宗教教育不足以让他们能够熟练使用希伯来语,而无论是德语、俄语还是波兰语,离他们的现实生活都太过遥远,除了启蒙主义者自己,谁也不懂这些世俗的西方语言。故而,如果想向犹太民众宣传启蒙主义和西方语言,就必须得用意第绪语,而现代意第绪语文学也发轫于此。这里里是一些比较有名的意第绪语作家。 在他们宣传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犹太作家参与到这项事业当中,他们用文学去讽刺犹太传统的僵化、宣传启蒙精神的好处、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等等,这些作家的努力让意第绪语文学在短短几十年间就从萌芽一越成为世界一流文学,不仅影响了现代希伯来语文学,同时其发行量、读者数量和影响远超希伯来语文学。比如现在在纽约百老汇上最著名的音乐剧之一叫《屋顶上的小提琴手》,英文是Fiddler on the Roof,就是根据19世纪末、20世纪初现代意第绪语文学三大奠基人之一的肖洛姆·阿莱汉姆的《乳酪商苔维》改编的——这部作品在国内的翻译是《卖牛奶的苔维》,但我觉得是不正确的,因为男主人公不是卖牛奶的而是做奶酪然后卖的,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这部音乐剧后来不仅被改编成电影,还被介绍到世界上其他国家,不仅有主要欧洲语言版的和希伯来语版的,在亚洲还有日文版的和印地语版的;而在汉语地区,台湾国立大学合唱团也曾经唱过里面的选段,但很遗憾的是,他们用英文而不是汉语唱的。 从这部剧在亚洲这些非犹太国家和地区的上演来看,它还是很受欢迎的,从另一个侧面也证明了意第绪语文学在蓬勃发展阶段的生命力。但这一切被后来的移民和战争所影响。1881-1924年的欧洲犹太人向美国的大移民虽然把意第绪语和意第绪语文学带到了美国,但他们迫切想融入美国社会的心情使得这些犹太移民甘愿自己的子女放弃意第绪语而转去学习英语,而二战期间的犹太大屠杀则几乎夷平了东欧犹太世界、灭掉了大多数讲意第绪语的犹太人。虽然在二战之后,苏联、以色列和美国依然存在着一些幸存下来的意第绪语作家,但孕育文学的土壤已经不复存在了。纵然我们今天要讲到的艾萨克·辛格在1978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但在今天,意第绪语文学还是不可避免地衰落了,无法同二战之前相比。尽管如此,对意第绪语文学的研究还是不能停下来,一方面在于我们需要厘清很多遗留的历史文化问题,另一方面也在于研究本身也是一种对过去文献的保存。

意第绪语文学极简史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