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caloid钢琴改编思路Pick!我在改“这里”的时候我在想什么
各位好!不同寻常的一次更新,来分享一些我在 BV1GY411A77p的“10首Vocaloid歌曲钢琴连改”中我的部分改编思路。
下面挑选的这几处,都是在改编时有确实的思路历程,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分享一些我的改编特点与方法。
1. アスノヨゾラ哨戒班
这里使用了喜闻乐见的多声部:右手除了负责主旋律以外,为了模仿原曲,还有一些些点缀的音符。当在改编的时候用多声部时其实要非常小心,两只手是很难凸显多个声部。因此,我尽量将除此之外的其他部分(比如左手的伴奏)写的简单。

同时,也可以注意到一些虚线,这是为了在“音符出现位置差异过大而可能导致声部混淆的地方“中,提示正确的声部组合——在这里中,是为了提示主旋律出现的位置。这个记谱法在我的其他改编也能见到,比如「少女レイ」

「イフ」

2. 少女レイ

这里是比较不显眼的一点,但也有改编上的意义。78小节是A大调的属和弦,它本来适合接上主和弦,但是后面反而下行成为了下属和弦——这不及前者有力。因此我尝试化用了古典和声学中比较常见的技巧:同音预备。可以看到78小节低音谱表中,E和弦中的E保留,而B逐渐被A取代,同时A也是79小节D和弦的和弦内音。这种每次换和弦时保留几个音而变动几个音的几个方式,较好地解决了衔接不顺的问题。
这种技巧也可以在任何和声进行中使用。我还用在「スーサイドパレヱド」第13小节等中

3. おどりゃんせ

强弱、断连等的明显对比是我的改编的一大特点。这也是借用了古典音乐中的做法。流行音乐中电平高低变化并不是很明显,但是放到钢琴上就不太使用。假如仍然全曲中保持同一力度,歌曲会缺少张力。因此,为了突出前后的对比、原曲的情感,我会像这两小节一样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对比。
这种技巧在我刚开始改编时很常见,比如「アンチクロロベンゼン」



但是现在我仿佛用的少了一些。
4. 神っぽいな

人的口是可以在很快的速度下唱词的,但是手不可以,同时钢琴也不允许(以我为例,我的极限大约是一个手指一分钟400次下键(注意是下键,而不是敲桌子)),因此有时需要简化一些同音反复旋律。比如这几小节,让左手前来帮右手的忙,即使音符密集了,手也不至于那么累。同时也可以看到这里的星号提示了注释:你可以弹升F来进一步简化演奏,或者还原F来追求原曲一样的效果。
这种技巧也用在「撫子色ハート」等中

同时,各位所喜爱的Animenz先生也充分使用这种技巧,比如Unravel

5. ロストワンの号哭


流行歌曲中有非常多的完全或部分重复部分,但是这是基于配器较为复杂上的。但钢琴就是单个乐器,完全使用相同的改变方式会显得无聊。因此当出现相同段落时往往需要做出一些改变(我相信你可以看出这里245-246小节与253-254小节的不同)。这里是根据原曲的不同的改变,有时即使原曲完全相同,也可以根据曲意以及主旨更换,比如后面的另一遍副歌。

这种手法在我的改编中非常常见,比如前面的「神っぽいな」

6. ぼかろころしあむ

的使用。强力和弦主要是电吉他一类乐器所使用的和弦,它省略了三音,只保留了根音和五音。而三音可以展现和弦的性质,它的省略模糊了大三和弦与小三和弦的界限,同时可以展现大三的“明亮”以及小三的“悲壮”,这在这一首中是极其合适的。
这样的和弦使用其实应当小心一些,因为它会带来附加的问题。比如后面的和弦衔接、大小调的确定。但在这一首中不用担心,后面的大多和弦都是按照这个主和弦为核心的(导和弦、拿坡里和弦),进行到缺少三音的和弦非常顺畅。

295小节用IIb级(拿坡里和弦),可以接上前面的强力I级(主和弦)
7. 六兆年と一夜物語

这一段出现了两个特殊的记号:"imitando i alto"和"soprano",也就是模仿男声与模仿女声。这是为了呼应歌词中(也就是“少年”说的话)(“少女”说的话)。这虽然本来并没有切换声源,但是我希望这样的改编能让人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原曲的内容。
虽然说这样的技巧用的不多(也难以用多),但是这也是我的改编理念之一——原曲至上,要以原歌曲的主旨与思想感情为纲。而效果是次要的,或者说,钢琴根本就不能做到所谓“高还原”音效。真正有意义的,是创造了歌曲、故事、价值的人。
8. アンチクロロベンゼン

右手与左手在音效上的配合。在这里的375、377、383等小节,我有意让右手填补左手的十六分音符琶音中生下来的两个“空缺”,以让左手有时间恢复原位。这在我的早期改编中较常出现。就比如后面的:

而后来,我学会了在改编中恰当地留白,显得更加大胆,如「パメラ」

9. 悪ノ娘

这里使用了大量的装饰性音符。由于这里的伴奏和旋律都比较单一,同时也与上一段重复,因此根据前面所说的,应当适当做出改编。「悪ノ娘」作为一部Vocaloid界划时代的叙事曲,没有激烈的呐喊,也不温和到想让人入睡,而是有着“娓娓道来”的叙事性气息,即使是虚构的,也让人仿佛穿越到中世纪的这样一个暴政王国之中,朴实无华但令人毛骨悚然。这些装饰音音符让这里的叙事性气息多了一些生动感,用以弥补钢琴改编乐器单一的不足。
10. 命に嫌われている。

不谐和音的化用。在第一遍副歌时,我有意添加了许多不谐和音,不管是挂四、挂二、六还是七和弦,意在体现如标题一般「命に嫌われている」的心境,同时……

这一段也和后一段副歌的反复中,纯净的三和弦,非常规时值组合带来的活跃感相对比。很明显是为了照应原曲中的生命观——それでも僕ら必死はに生きて。也是如同前文所说的:原曲至上,要以原歌曲的主旨与思想感情为纲。
以上!感谢阅读。希望这篇专栏能给爱好钢琴改编的人们一些启发!
原视频:(视频简介中可获取完整免费乐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