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算如何研发一款固体版本的SS18洲际导弹?

对西方世界来说,有一款苏联时代研发的重型洲际导弹是他们永远也挥不去的沉重心病,这就是SS18液体洲际导弹。这种导弹改进版发射全重200.6吨,投射重量由早期的5.8吨增加到8.8吨。改进版全长36米,弹径3米。理论上最大可以携带接近40个弹头或者重型诱饵。实际上因为裁军条约,每枚是只最大携带10个弹头。但是如果发射方自由装载,正常携带20个类似W87的分导弹头是没有问题的。这样只要有一枚发射出去并且突防成功,就能当即摧毁英法这类中等强国的所有大城市,其现实的威慑力不言而喻。而实际上前苏联最多的时候曾经实战部署这种导弹达到数百枚之多。直到现在,仍然被认为还有50多枚继续在现役中。这种导弹不但打击能力强大,就算是抗打击能力也很强。由于采用全封闭发射井,

而且是整体弹射出井再点火发射,因此这种导弹发射井的抗核战爆压能力可以达到350公斤每立方米,几乎是超级大国民兵洲际导弹发射井设防强度的一倍。除非钻地核弹直接命中SS18发射井的井盖,否则是很难靠核弹的爆压把这种发射井压得当即失效。但是当今还没有那种洲际导弹的精度可以确保分导弹头直接命中对手的洲际导弹发射井的井盖。如果再通过伪装措施,在总共部署的数百个导弹发射井中隐蔽几十个目标,不会被长期发现也是不难做到的。而固定井射导弹的发射打击精度又超过任何公路和铁路机动发射,更超过战略核潜艇的水下游动发射方式。因此在可见的百年内级别的未来,重型井射洲际导弹的强大威慑能力仍然是不可替代的 。井射重型洲际导弹必然还会出新型号。

但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认为,今后不必再继续模仿SS18导弹的液体发射模式,因为现在已经有了保存期更长,发射可靠度更高的重型固体助推器可以选择。目前已经推出了一种直径3.3米的新型固体助推器。看来每段大约5米,一共3段,总推力可以达到260吨左右。按照固体火箭燃烧总推力和内部的燃烧面积成正比的关系,那么等于每一段5米的推力可以实现86.7吨。如果做成发射卫星的固体助推器,那么用12段串联,总长60米,可以实现1000吨以上的起飞推力。当然作为洲际导弹,并不需要这么大的推力也不需要这么长。仅仅3段就可以实现260吨的起飞推力,上面的第二级和第三级可以缩小直径,做到2.5米的固体发动机,总长限制在12米。这样的全固体洲际导弹长度是15加12米,总长27米。最大直径3.3米,起飞总重可以控制在180吨之内。

虽然比SS18洲际导弹的3米直径略粗,但是长度和总重都比SS18要小。2.5米直径的第三级,也可以轻松的布置15个以上的分导真弹头和至少5个重型诱饵。绝对是让对手望而生畏的新型重型洲际导弹。如果采用HTPB燃料射程可以打1.1万公里,如果用HEPE燃料则可以达到1.6万公里,瞬间打遍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