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太原科大孙秀文:你真的了解睡觉吗?如果不懂这个方法,你会越睡越不健康!

2022-12-16 09:57 作者:科大专注失眠抑郁  | 我要投稿


孙秀文

孙秀文

30年临床诊疗经验

  个人简介

  太原科大失眠抑郁专科特聘专家孙秀文,曾任职于北京武警总队医院,并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专注精神心理疾病的临床研究与治疗工作30余年。毕业于南京铁道医学院(现东南大学医学院)精神医学专业,曾在《中华医学会杂志》,黑龙江省医学会《临床内科医学杂志》发表多篇毕业论文,积累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实战经验。擅长运用内科诊疗技术与精神、心理诊疗技术相结合。对治疗失眠症、头痛、头晕、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躁狂症、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征、强迫症、恐惧症、多动症、抽动症等神经疾病,及精神科各类疑难杂症的诊治有独到的见解。

  擅长领域

  擅长各类精神心理疾病如失眠症、头痛、头晕、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躁狂症、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征、强迫症、恐惧症、多动症、抽动症等神经疾病。具有丰富的精神障碍类疾病治疗和康复经验。

  行医格言

  医学贵精,不精则害人匪细。

  “明明睡了8个小时,还是觉得很累”;

  “想让自己早点睡,但总是做不到”;

  “好不容易睡着了,又很容易被惊醒”;

  “越睡越困,不睡更困”......

  这些话反应了无数睡眠障碍者的心声。

  


  关于睡眠,很多人的思维还停留在:

  “早睡早起身体好”

  “每天睡够8个小时”

  这些古训上。

  然而,据最新的科学研究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1. 早睡早起好,晚睡晚起就不行?

  人体的睡眠和清醒,主要是与昼夜节律调节的生物钟有关。而生物钟的调节,又与我们体内的褪黑素有关。

  天黑时,人类的褪黑素分泌增多,人就想睡觉。天亮时,褪黑素停止分泌,人就会清醒。

  由于个体的基因不同,引起褪黑素的分泌条件也会不同。有些人天生褪黑素分泌的早,他们就适合于早睡早起,有些人天生分泌的晚,他们就适合晚睡晚起。

  


  根据这个特征,我们将人类的睡眠分为3种不同类型。

  (1)蜂鸟型

  蜂鸟型的人,睡眠节律一般在晚上11点左右到早晨7点左右,它们属于中性睡眠人群。

  (2)云雀型

  睡眠时间相对前移,其睡眠时间是从晚上8点左右到次日凌晨4、5点。

  (3)猫头鹰型

  睡眠相对延迟,其睡眠时间是凌晨2点到造成10点左右。

  一般来说,人们只要按照符合自己生物钟的类型进行睡眠,身体就不会出现太大的异样。反之,如果人们的作息时间总是有较大的变化,就会破坏自己的睡眠规律,让自己的睡眠质量受到影响。

  


  2. 睡眠一定要睡够8个小时?

  实际上,并没有这么一说。

  首先,不同年龄段的人,对睡眠的需求量是不一样的。孩子的睡眠时间较长,老人的睡眠时间较短。而对于成年人来说,8个小时只是一个平均值。它可以根据个体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上浮或下浮一个小时左右,都是没问题的。

  其次,要判断一个人的睡眠好不好,不能只从睡眠的时长来看,也要统计出他的快速眼动期、深度睡眠与浅睡眠之间的占比。

  简单来说,只要一个人在睡完后是舒服的,并且不再感到疲倦就行。

  所以,以上两点并不适合所有人。

  人的作息很大程度上是由他的生物钟决定的,而且很难通过训练强制改变。所以,找到适合自己的作息规律,或许能让你的睡眠质量得到大大提升。


太原科大孙秀文:你真的了解睡觉吗?如果不懂这个方法,你会越睡越不健康!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