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传承计划 共鸣

警告:阅读本文需要大量脑力,适合清晨和午睡后在适宜思考的环境中阅读。

9月10日教师节,也是马云54岁的生日。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将于这一天宣布公司传承计划。马云对外解释称,这不是因为中国的营商环境的变化而为之,这不是关于退休、离任或是退位,而是一个系统性规划。这是认真准备了10年的计划,让年轻一代才俊能接班,解开企业传承发展的问题。
从法律上讲:阿里的叫法是“两层架构”,被注册在开曼和英属维尔京群岛的5个VIE公司被一家中国投资持股公司控制,这家投资持股公司又被两个有限合伙企业各控制50%的股份。阿里巴巴合伙人或者高管们分别控制有限合伙企业。这样将阿里巴巴六个主要业务(淘宝、天猫、云计算、阿里巴巴、菜鸟、优酷)和国内约500个海外约420个子公司分公司均从马云和谢世煌的个人风险中解放出来。
一些数据:2016年瑞士联合银行报告(我不清楚这家银行,不知道其报告是否可信)家族式企业传递到第二代后有约30%的存活率,传递到第三代有12%的存活率,传递到第四代有3%的存活率。(单看每代之间的传递是30%、40%、25%)。美国《财富》杂志报道美国大企业的平均寿命不足40年,中国大企业寿命在8年左右。日本、德国、法国、美国的百年企业数量都比中国多。

我之前思考过 什么是有价值的 问题。在我妈妈看来学位地位是人生中最值得追求的,在我父亲看来健康金钱是最值得追求的。我不这样认为,一个人的学位至高,博士、院士,50年后你的孩子还能是博士院士么,你的孙辈呢。地位、健康和金钱。都有同样的问题,50年后这些东西的价值会不断贬值。那么我认为什么才是真正具有价值的东西?制度(或者说规则、准则、方法、指导、系统,我也不清楚现有的文字如何描述这个东西,下文称系统)。能够直接设计出一个优良的系统并且延续千年并不容易。有延续千年的系统,古装戏中的皇帝老儿的封建专治系统。它的问题在于难以改良只能推翻重建。现行社会系统就比原来的好,因为现行社会系统可以进行中国特色式改良。

所以最有价值的东西是系统,好系统的特点之一是允许改良。这个特点主要说外部的质量监控与改良。社会系统的制定与构想过于复杂,其中牵扯智能体与客观事物过多,即使不十分甚解当前系统情况下我都可以确定的说其一定还有很大的优化空间。优化的方法应该采用“贪心算法”(又暴露了我程序员的本质~)简单解释就是找到当前最大矛盾,解决它,再重复找当前最大矛盾,再解决它。所以说前些日子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意义重大,表明上一轮优化结束,现在开始新一轮的优化。意味着之前可以容忍的错误现在开始考虑是不是当前最大的错误。之前因为有更大的错误需要解决而没有精力解决的次大错误已经被放在首位需要解决的位置了。而且上一轮优化的经验和方法更具备借鉴和研究价值了。说实话,我现在的情况并不适合讨论社会系统这么大的话题。即使是讨论一个企业的系统也是夜郎自大了。

谈论一个与我自身有关的系统情况来说明好系统特点之二——多重内闭环。这个特点主要讲自身质量上监控与优化的问题。大学毕业之后进入工作的我想要满足人类基本需求,需要钱来购买食物和其他享受品,工作(或者其他,这里简单的讨论工作)可以获得金钱,“购买食物-工作-产生价值获得金钱(等等价物,下同)”这是一个小闭环,其自动的优化(自动化专业术语应该叫大范围稳定)方向是“购买更好的食物-更努力的工作-产生更大的价值获取更多的金钱”,显然这是一个工作者、企业、社会三赢的期望。另一方面:“消费者需要更好的食物-商店提供更好的食物-商店获利增加-老板与员工的收入增加-获取更好的食物”这也是一个自稳定的小闭环。但是有合理杠精同学发现了,如果购买食物不花费金钱、工作了却没有回报金钱、不产生价值却回报了金钱怎么办?这些是闭环的直接组成要素,一旦被破坏,这个小闭环就算完蛋了。不要慌,有外围闭环控制(所以说叫做多重内闭环),购买食物不花钱-警察会抓小偷,工作了却没有回报金钱-劳务纠纷也能有渠道解决,不产生价值却回报了金钱-诈骗行为也会收到制裁。有细心的合理杠精同学发现了,如果优化过程破坏了:更努力工作产生不了更大价值,产生了更大价值得不到更多金钱,商店提供更好的食物得不到更多利润,商店有了更多利润老板或店员得不到更多收入,消费者花费更多金钱得不到更好食物,这时候似乎没有严格的外闭环管控或者制裁了。确实,是这样的。之前所说社会系统复杂至极,有不完善的地方也很好理解,有关优化过程的破坏没有有效的外闭环控制。但是有外闭环的优化过程对其起作用——意思是更努力工作产生不了更大价值的人会被社会淘汰,产生了更大价值得不到更多金钱的企业留不住人才,商店提供更好的食物得不到更多利润的管理者会被裁员,商店有了更多利润老板或店员得不到更多收入的店铺也留不住店员,消费者花费更多金钱得不到更好食物的店铺不会被消费者热衷。这样在外闭环的自动优化过程中就会逐渐“制裁”这些工作者、管理者、企业、商铺等。这种多重内闭环的情况发生在社会系统的各个领域、大小范围中。多重内闭环本身的一个发展标志是专业的管理人员减少,兼职或者隐形兼职的管理人员增多。若要对这种多重内闭环系统进行彻底破坏可能需要持续的破坏(以消耗其各个当前闭环和外闭环修复所用的资源)或者迅速全面的破坏(不给当前闭环和外闭环修复的时间)。

好系统应该具备的特点之三——易于传承。这个特点主要讲规模上的问题,这里面有这么几个意思,能否被记录(基础)、能否被信任(谨慎发展必须)、能否传(传出,发展壮大必须)、能否承(永续发展必须、集成需要)。能否被记录应该说是现行(造纸术之后到网络时代)人类文明的记录的最好的方式了,如果一种东西没有办法被记录(一些古老技艺只能身传苦练)就很难实现之后的发展壮大了,这个应该很好理解。但是记录不管是纸质还是电子版,都是从描述事实出发的,这就有点问题:比如说记录一局围棋,黑的走了哪一个点,白的走了哪一个点,是很好记录的。不好记录的是黑方棋手走这一步的考虑是什么。能否被信任,我想说的是任何系统的运行都有人的参与。人永远是系统的最不安全因素。在可预见的未来不可能出现一个全权由计算机(等无情装置)所以系统的健康运行就离不开人。人能否被系统信任,信任能否被旧人信任,就是一个重要问题。对于一个人来说,其最为重要的是时间和思想,所以系统在传承的时候就需要考验新人的时间付出度和思想认同度。这件事情必须十分谨慎,因为在系统发展越初级时期,人在系统中的重要程度就越高。一旦信任了错误的人,对系统的破坏将是严重且持续的,需要严格地管制和迅速的制止。能否传,这个问题说的就是刚刚说的棋手的思想能否告知他人,不管用什么手段。系统系统运行的精髓需要一种手段明确的告诉新人或者继承者。如果不能传,只有靠旁敲侧击的使培养人去悟,当培养人悟出了精髓所在才能成为继承者,这样就有不可控的风险。能否承,主要是指新人具备什么样的基础后经过多少时间的过渡期后可以完美继承。当前人类文明的传承时间过久(我这样认为),想想一个人成为一个优秀的企业的领导人也需要大约三十年的积累。试问这三十年中学习的内容都是必要的么?有没有更有效的学习方法?
写到后面感觉脑子不太够用了,后面的文字思考性不足,抱歉了。回顾一下:最具有价值的东西是系统,然后说了一个好系统应该具备的三个特点。

本文到此结束,应该附上一些阿里巴巴的股权或者领导班子调整结构信息。由于不够专业,附上马云的一封信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