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有一条龙○修祥明

和尚庄,并不是因为庄里出过几个和尚,也从没有修建过寺庙。
只因为庄里是清一色姓尚的人家,为了姓尚的世世辈辈和和睦睦,才取了这个奇巧的庄名。
庄里有位尚老爷,没有人知道他有多大岁数,反正很老很老,八十岁的老人也叫他尚老爷。
尚老爷花白的头发,花白的胡须,连两腮的胡碴儿和眉毛也是白亮白亮的。尚老爷体格健壮,至今能到井里挑水,能推着小车向坡里送粪,且说话洪亮,两脸红润闪光,双目清澈有神,像一位长生不老的仙人似的。
尚老爷不仅满腹经纶,还识得风水。他说:村东河套里那条龙形的石蓬下藏着一条龙,石蓬旁的那个天再旱也不干的泉眼,连着老龙的鼻孔儿,那是老龙换气的地方。
和尚庄靠着这条龙,却是旱天的年头多,不止一次有人提出要把石蓬掀了,在泉眼处挖一个水库浇地,都被尚老爷阻止了。
尚老爷站在石蓬上说:“哪个敢,掀了石蓬是伤天害理,和尚庄想遭灾吗?大人孩子不想过安顿日子?挖了水库,龙走了,和尚庄的好风水不是破了?要知道,在早,庄里出过秀才和举人,这几年不是还出过几个大学生吗?旱天怕什么,不就少收几斤粮食,日子紧巴点吗?庄户人你想像朝廷里那样一天三顿大肉大鱼吗?”不讨饭吃,大人孩子安安康康就是享福。”
不过,逢上旱天,尚老爷睡不好,吃不好,就领着祈雨的人们来到龙形石蓬前跪下,烧香烧纸,拜天拜地,求石蓬下的老龙给和尚庄唤来风雨。
有时,拜过龙后,雨真就下来了。
尚老爷说:“我说吧,石蓬下有条龙,要不就这么灵验。”
要是求不下雨,尚老爷就咂着嘴说:“是谁做伤天害理的事,惹着老龙生气了!惹下了,你就得受着。”
那一年,三伏天上,连着二伏没下雨,土地干得要冒烟似的,庄稼棵划一根火柴能着起火苗,颗粒不收是定局了。
有人说:“在泉眼那里挖水库吧,夏季绝产就绝产吧,秋季再旱呢?”
尚老爷跺着脚呵斥说:“净说丧门话,你怎么知道秋季也旱,老龙会保佑咱们的。”
灵验了,是这一年秋季还真是旱,也是颗粒未收。
和尚庄的人是吃救济粮度过这一年的。
尚老爷见了谁都气得眼珠子鼓出来似的:“那个黑心烂肠的惹下的祸,不做伤天害理的事,老龙不会给这样的报应!”
......
一入冬,乡里来了通知,要和尚庄挖水库,明年实现水浇地。
乡里的水利员在和尚庄四周测量观察了几天,指着龙形的石蓬说:“在这里挖,探下三米,保证有旺水。”
尚老爷还是拦,但小腿扭不过大腿,掀石蓬挖水库,这是乡和庄两级领导的决定。开工这一天,尚老爷躺在石蓬上又哭又打滚:“不能挖呀,挖了破了风水,大人孩子不得安顿呀!”
乡里人问:“为什么不能挖?”
尚老爷说:“地下有一条龙。”
“没有怎么办?”“没有,我,我......去死!”
尚老爷还要拦,被强逼着关进家门。
半月的功夫,挖下二米深,水从四周冒出来,用抽水机抽出水才能向下挖。却没有挖出尚老爷说的那条龙。
就将尚老爷开了禁。
第二天,人们真的从水里捞出一条龙。
龙有碌碡那么粗,比个猪崽还长,眼睛蓝蓝的,尾巴像扇子,满身的鳞片金星闪闪。
乡里的人愣住了。庄里的人个个露出了笑脸。然后,两个壮实的劳力抬起这条龙,向尚老爷家走去。
这条龙,是尚老爷多少年前用凿子凿的,一年到头供在正北的八仙桌上的。
两个劳力来到尚老爷家。天井和炕上不见尚老爷的影,再找,就见尚老爷躺在红红的寿棺里,已经咽气了。
(文字以及图片均选自《文学世界》1998年第3期、1998年第三期《小小说选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