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城中村改造政策,带热了几个话题

这几天地产和建设行业最大的话题,就是国常会的重大新举措:大力推进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被视为建筑市场的一次很有力的强心剂。由此也很快在网上带热了几个话题,笔者列举如下,欢迎讨论:
第一:原来除了北上广深的一线外,新一线城市这次分别被列入到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名单,总体看时从人口规模划分的多些。新一线的城市之间开始热烈讨论了,谁是赢家呢?还有些感觉还不错的城市如苏州、大连等未被列入,也引起话题。
第二:超大特大城市有城中村,其他城市也有,为什么这次仅是这些城市呢?热议不断,好些人网上发文、讨论热烈。
第三:这次新旧改是否是上次15-18年棚改的2.0版,这是目前最热的话题,自媒体各自解读,说啥的都有?聚焦在:钱从哪儿来?要不要大拆大建?货币化还是房票、换房等?
第四:意外带热一个话题:预制楼板房的问题,安全隐患被质疑。预制楼板到底差在哪儿?该不该借此拆了重建?现行市场推广或强制的装配式楼板与预制楼板是否一回事儿?
第五:房地产是否会有新的大利好,大城市的房价要涨?多少年以前的房子才能进入本次拆改范围,是否有标准?期待观察。
第六:城投公司,包括地铁公司等又要在地产行业发挥主导作用?但文件说的是鼓励民营资本参与,这话题也说了很久,目前城市更新层面民营资本参与的不多,顶多是一些民营地产大鳄在做,也挺难的。后续民资如何参与,如何协调好获利与助力民生的关系?需要看各地方的细则和后续动作了。
OK,先写这么多!不过,目前话题热点中明显地产和建设领域的实际参与(地产公司、设计与施工单位等)、建设行业“内行”从业者反而相对谨慎、低调,目前较少出来发声,总体以观望为主,也有不少已在暗自准备,摩拳擦掌,准备大展拳脚呢!
朋友们,你怎么看!欢迎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