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动视暴雪丑闻延续,这也许对中国玩家有所启发

2021-11-22 13:32 作者:墨带ink_ribbon  | 我要投稿

11 月 17 日,当动视暴雪的员工们要求 CEO Bobby Kotick 下台时,董事会对他投出了信任票。


“在 Bobby Kotick 的领导下,这家公司已经引领业内做出了改变,包括制定了零容忍性骚扰政策、致力于提高女员工和非二元性别员工比例、为少数族裔提供更多机会等。董事会对 Bobby Kotick 处理最近事件的恰当行为充满信心。”


该声明完全忽视了《华尔街日报》前一日的报道:Bobby Kotick 一直以来都清楚公司内部横跨不同部门的性骚扰和性侵指控。但他假装自己第一次听到。


这只是自 7 月以来被曝光的动视暴雪一系列离谱(也许就业内标准而言算“正常”)事件的跟进。


Jason Schreier 报道员工抗议


今年 7 月 22 日,一条诉讼消息引爆了游戏圈。加州公平就业与住房部对动视暴雪正式提起诉讼。在长达两年的调查中,该部门发现了公司内部令人发指的性别歧视和厌女文化:女员工在薪酬、福利、升迁、工作任务和中止合同方面遭遇不平等对待,且面临经常性的性骚扰和报复,在最严重的一起事件中,一名女员工因不堪上司骚扰而自杀。


该调查还披露了匪夷所思的细节:占员工比例 80% 的男性雇员把公司当成了兄弟会,除了公开讨论荤段子外,还在上班期间打游戏,把活儿丢给女员工干,甚至喝酒后在格子间里爬行,对女同事做出不当举动;女员工会因下班接孩子被批评,会被男员工从母婴室里赶出来,因为他们要用母婴室开会;一名动视女雇员在出差期间自杀,她长期遭到上司性骚扰,有人在不久前的假日派对上传她的裸照。


几乎所有游戏社群都表示:很震惊,但并不意外。男性主导的职场浸淫在厌女文化中任由毒性蔓延?哈,水是湿的。


不只是游戏业,这大概是所有行业公开的秘密。不过游戏业和网络社群的紧密连接,得以让其毒性得到更多的机会曝光和讨论。以 2014 年的 Gamersgate 为转折点,在那之后,性别问题被摆上台面,曾一心专注攻略的游戏记者开始关注这一选题,以及他们性别为女的同行——也不单单是性别平权,还有涵盖人群更广泛的劳工权益保障,毕竟这个行业是出了名的爱用“热爱”来剥削员工。在压迫女性的地方,其他形式的剥削必然存在,这是人人皆知的事实。


当人们终于看到另一个性别时,一些房子开始塌了。在之后的几年里,包括 Riot、育碧、大卫·凯奇(Quantic Dreams)在内的知名厂商和制作人接二连三陷入了丑闻。这可不是某些人臆想中的猎巫行动。在大多数事件中,受害方已经将性骚扰和歧视事件及时报告给 HR,但得到解决方案寥寥,即便被控方离职,依然是拿到奖金、在褒扬中像个荣誉老兵一样离开公司,而受害者被要求保持沉默。公司高层对此的漠视进一步巩固了系统性的欺压——如果种种不当行为没有严重后果,兄弟会群体在职场如鱼得水,那么它变成受害者的梦魇也就在所难免。


动视暴雪作为业界巨头,他们对此类事件的处理让我们一瞥传统势力对弱势群体的真正态度——无视,轻视,甚至参与。


这从暴雪前主席 Allen Brack 在诉讼曝光后的群发邮件中可见一斑。他没有受到直接指控,但邮件的语气耐人寻味:“当我和 Bobby 谈到这份工作时,我首先提到的就是 Gloria Steinem 是我们家极其敬重的圣人。” Gloria Steinem 是 60-70 年代美国女权主义运动的代言人,当一名男士强调“我崇拜一名女权主义者/我有很多女权主义朋友”时,你也许要当心这是“我有一个黑人朋友”的另一种表达方式。


Brack 表示对内部恶行一无所知,但诉讼明确指出,他清楚《魔兽世界》创意总监 Alex Afrasiabi 做了什么,并和他有过几次罚酒三杯的对话。后者因长期骚扰女员工而臭名远扬,也是 2013 年 BlizzCon Cosby 事件的主角。


巧了,Bill Cosby 是近年来又一名被控性侵的美国喜剧演员,他于 2015 年遭到逮捕,但指控在今年 7 月被撤销(因为之前已与控方达成不受审协议)。不过暴雪的男孩们在 2013 年就把自己聚众意淫的群组称为 “Cosby Crew”、聚会的酒店房间称为 “Cosby Suite”,不知道是 Cosby 的欢场名声在当时已经跨界,亦或这单纯是一个巧合(一个信源指出,这个房间的装饰很像 Cosby 标志性的丑毛衣)——看来还是有污点的男性太多了,以至于随便取个名字都能关联到一位名声坏了的男士。


一张 Cosby Suite 合影中包括了《魔兽世界》、《暗黑破坏神 4》、《炉石传说》的首席设计师们,还有当前在 Riot 为一部新 MMO 工作的开发者。杰西·麦克雷也在其中,这让《守望先锋》中致敬他的同名角色不得不改名,而《魔兽世界》里 Afrasiabi 相关人物和道具也被换了新名字。如果有人对此感到遗憾,那么他们更应该问问自己,哪怕这些男士像正常人类一样对女性具备起码的尊重呢?这种要求已经很低了不是吗?


太难了,做不到。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我们目睹了海外游戏媒体对事件的追踪和跟进(而不是一昧重复公司的公关性说辞),动视暴雪员工组织的罢工、抗议和逼宫(这是一家雇员近万的大公司,很多员工确实对发生在其他部门的事情一无所知),美国通讯工会 CWA 诉其不公正劳工待遇等等。很难找到为它辩护的声音,在“你们都不用手机吗?”事件之后,核心玩家社群早已经等着看笑话。


《华尔街日报》的此次披露再次巩固了人们对“公司”的刻板印象——Bobby Kotick,这位同样声称我对此一无所知的 CEO,在 2019 年驳回了 HR 部门开除某位被指控员工的决定;他多年以来都知悉这些事件,却没有让董事会知情。


公司发言人对日报的报道感到“失望”,声称它充满了对 Kotick 的偏见,并忽视了动视暴雪在数月间做出的改变和进步,其中包括新设立的零容忍政策、即将实施的工作场所零酒精政策,还有 Kotick 鼓励员工敞开心扉,向律所报告自己经历的骚扰、不公平薪酬和霸凌事件。


据悉这些报告的数量已经超过 500 份。


很难判断改变是否真的在进行。在 Brack 因诉讼案离职后,接替他的 Jen Oneal 在上任的一个月后向法务部门质疑如今的领导层是否可以修正文化方面的问题。“很显然,公司永远不会以正确的方式把员工放首位”。同篇邮件还提到了她自己在公司内被骚扰的经历,以及她的薪酬不及同级别的 Mike Ybarra,她遭到物化、歧视和边缘化。


Jen Oneal 在 11 月初离职。


我们清楚,动视暴雪旗下的游戏仍然会热卖——等等,《使命召唤》最新一作 Vanguard 销量创下十四年新低,这会和玩家目睹丑闻后的理性选择有关吗?不敢说。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没人会忘了这些事情曾经发生。诉讼和抗议正在进行时,媒体记者持续跟进中,(仍然以男性主导的)游戏社群将相关讨论贴顶在最高。这是在诉讼曝光的四个月后。


你会不由自主问一问 “what-if” 的问题。


动视暴雪好歹没有把现实丑闻夹带进作品。2021 年了,不会有公司能这么做还继续站在巅峰享受原谅吧?


不会吧?



更新:

2021.11.18-19

① 索尼 Jim Ryan 在公司内部群发邮件链接了《华尔街日报》的报道,批判动视做得不够多,并说已经联系动视问他们有没有跟进政策

② 微软 Phil Spencer 称在重新评估 Xbox 和动视的合作关系

③ 动视员工质疑,所谓的零容忍政策,包不包括 Bobby Kotick。公司回应没有证据表明针对 Kotick的指控是确实存在的。

④ Girls Who Code 与动视中止合作关系。


动视暴雪丑闻延续,这也许对中国玩家有所启发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