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互动问答

2020-05-30 22:48 作者:科学声音  | 我要投稿


【主持人】互动问题1


来自湖南-长沙的欢喜2020问:我家孩子特别喜欢科学,我也知道科学思维的重要性,可是现在学校不重视科学课,要么老师不专业,要么干脆不上,而作为家长确实不知道该如何在生活中持续引导孩子的科学思维或者说系统地提高孩子的科学思维,请汪老师指点。


有请汪诘老师回答


 


答:我觉得是这样,如果家长是一个非常有科学思维的人,那么他在生活中就可以随时随地找到那些能够启发孩子科学思维的事情,比如说,我女儿喜欢做烘焙,但是她经常会遭遇失败,比如发面发不出来等等,这时候我就会顺势跟她讲定性定量的重要,烘焙是有确定规律可循的,假如你能够具备定量的概念,就一定能解决这些问题。中国人炒菜喜欢说盐少许,多放点酱油什么的,这些都是定性但不定量的描述。或许这是中餐的特点,每一盘菜追求的就是味道各不相同。但烘焙却是完全可以精确到盐多少克,水温多少度,发面几分钟这样的定量上,最后的结果一定就是预期的结果。我还可以通过她喜欢的烘焙,告诉她什么是对照实验,对照实验有什么用。甚至我还可以通过教她双盲测试法,告诉她如何判定你做的哪只蛋糕更受欢迎。总之,我觉得这一切的基础在于,家长自己很清楚什么是科学思维,只有有了这个前提,你才能像我一样,在生活中处处找到案例来启发孩子。


  


【主持人】互动问题2


来自上海的小小崔问:你好汪老师,昨天孩子吃饭的时候问我为什么粉丝泡在水会膨胀?还有一次问我宇宙是怎么起源的,是大爆炸吗?真被他问懵了,作为家长我们如何通俗易懂地解释这些科学道理,而当我们不知怎么回答的时候又怎么处理呢?


 


有请汪诘老师回答


 


答:面对一个家长自己也不懂的问题,我觉得可能会有下面这几种回答方式,我按照我认为从最糟糕到最佳答案的顺序一个个说。最糟糕的回答是这样:等你长大了就知道了。次糟糕的回答:我不知道,你自己去问老师。不好不坏的回答:可能是什么什么原因,自己乱猜一个答案,老爸老妈其实也不是很确定。比较好的回答:这个问题有点难,我一下子也不知道,但我可以回头学习一下告诉你答案。最佳回答:你这个问题真好,把老爸也难住了,我们晚上吃完饭之后一起去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你看怎么样?顺便说一句,凡是孩子能问出来的问题,基本上在科学声音的节目中都有答案。给大家推荐我们科学声音小程序,里面涵盖了几乎所有小朋友想知道的问题,不但有答案,还有发现答案的过程。


 


【主持人】互动问题3


来自江苏-无锡的Babyfish问:阅读科学类读物时,孩子总会提出各种各样异想天开的问题,甚至有时会自言自语,家长是否需要及时纠正,避免孩子进入错误思维轨道,还是只要孩子能想象型思考,可以任由孩子发挥,不需要介怀?


有请汪诘老师回答


 


答:我的观点是,孩子在 12 岁之前,是不需要干预的,就好像孩子都喜欢听童话,但是长大之后,不会有人还真的相信童话里面的那些事情是真的,因为孩子在12 岁之后会开始建立什么是真实,什么是虚构的基本概念,他会开始具备逻辑推理能力。但是,到了 12 岁之后,如果孩子还整天沉迷在那些异想天开的事情上,比如各种飞碟探索,史前文明,神秘的这个神秘的那个,这时候就应当适当干预一下,给孩子提供一些具有科学精神的书籍或者音视频等等都可以,比如我写过一本《未解的宇宙》,还有在我前面说的科学声音的小程序中也有《真假世界未解之谜》的节目,这些都是可以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世界观的内容。


 


【主持人】互动问题4


来自江苏-无锡的子非问:老师你好!孩子喜欢读科学读物,可不喜欢动手实验。对科学理论侃侃而谈,一旦动手,双手就会无所适从,不知所措。请问,怎样引导孩子理论联系实际? 


有请汪诘老师回答


 


答:我认为,孩子如何喜欢动手做实验固然是非常好的。但如果孩子不喜欢做实验,只喜欢读科学家故事,也没什么关系,我就是一个典型,我从小到大,包括到现在,我对做科学实验也没有什么太大兴趣,我只喜欢读科学史,了解科学知识,我只要学会分辨哪些研究是靠谱的,哪些研究是不靠谱的就够了。您的孩子将来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真的走上科研的道路,那你放心,在他进入到大学后,所有的实验操作都要从头学起,小时候是不是做过实验到了大学阶段根本不重要。另一种可能是并不从事科研工作,那就跟我一样,学习科学最重要的是学习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在必要的时候,知道该怎么做才是正确的就足够了。因为现代社会分工已经足够细,绝大多数情况下,最重要的是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决定。


 


【主持人】互动问题5


来自辽宁-大连的mina问:按部就班地学习即有的科学知识,是孩子认识科学的必经之路吗?


有请汪诘老师回答


 


答:我并不十分清楚你说的按部就班具体是什么意思。我猜你可能想问,像大多数人一样按部就班地从小学到大学这样的学习,是不是认识科学的必经之路。那的回答是,如果将来想从事科研工作,那就是必经之路,我经常跟我的小听众说,想当科学家,最重要的是考上一所好大学,而且要研究生、博士生一路读下去,你的学历越高,大学的世界排名越靠前,你越有可能成为杰出的科学家。时代发展到今天,已经不可能在民间诞生科学家了,注意我说的是科学家,不是工程师和发明家。但是,如果目标并不是从事科研,那么认识科学的路径有很多,比如收听收看科学声音的节目,我不瞒大家,我自己其实是在 25 岁之后才真正认识科学,在25 岁之前,我对科学的理解大多数是错误的,还停留在十万个为什么这种层次上,那时候,如果听到一个人抨击科学主义,说什么你们科学能解释的就说是科学,科学不能解释的就说是迷信,我还会频频点头,然后说要敬畏未知。现在我认识到,这就是典型的稻草人谬误,错误地理解了科学和迷信之间的关系。



互动问答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