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哪吒重生》观后感

2021-02-24 09:48 作者:Victino盘子  | 我要投稿

   本文含剧透,慎点。及,好看,推荐在犹豫的朋友去看。

   和许多人一样,起初我并不知道是做了《白蛇:缘起》的追光动画做的这部哪吒,我也是被微博上流传的那段预告片所吸引的——一个转世后崭新的故事和一个朋克味儿的世界观,那这肯定是要支持一把子的呀。有那么一种声音,觉得国产动画翻来覆去就是哪吒,或是诸如此类吧,好像隔夜饭翻来覆去地炒,腻了,没劲,不思进取。我也理解许多路人观众,他们没必要去想、去理解那么多动画影业从业人的处境,不过我也相信只要做出口碑做出成绩,宽容的大家还是会去看的,一而再再而三。毕竟做中国神话题材,特别是哪吒,等于是票房保障、投资保障、过审保障,而且观众十分地熟悉,免去了不少的背景学习成本,诸多好处和中国动画尚不成熟的体系决定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国产动画都将与哪吒相伴。这与电视剧西游记翻来覆去地拍还是有差别的,动画的想象力可以让哪吒以完全不同的角度来呈现,相当于初中的命题作文——只给标题,符合主流思想,内容自由发挥。

   那么大致提炼下《哪吒重生》的几大看点:1.人物和背景设定精美 2.情节紧凑有起伏 3.新旧哪吒的矛盾统一

   故事设定在民国背景,朋克风格,铁锈与尘土的味道。民国的部分很好理解,喀莎唱百老汇的那段,以及平民区街道的状态都能看出。医院的设计不太清楚是为了玩风格而玩还是因为都是救人有神圣感的地方是怎么,总之显然参考了悬空寺的感觉,和大圣归来里最后一段的木质阁楼也有点像,好看是好看就是不明白为啥这种地方是医院。

悬空寺

  朋克的话,首先在我理解里,朋克的内核就是反叛,而且鲜明,不跟你绕、不玩阴的,不得不说这个主旨选得好啊,和哪吒真的很切合。有反叛的前提是有矛盾,通常这一矛盾是阶级矛盾、贫富差异。譬如赛博朋克的话,就是以近未来科技幻想为支点,在城市系统、义肢(舍弃肉身本身也是一种反叛)等方面表现出高度发展的科技力,但同时也着重表现世道并没有因此变好,而是乱象丛生,人们穿戴着先进的道具,但反而被压迫得更严重了,幸福指数很低。朋克大约就是这样一种视觉冲击美学与反叛精神的双核文化。本片的话就更接近蒸汽朋克一些,同样是工业都市,动力已经是内燃机了,然后机械就是老老实实的机械,没有很魔幻的变形功能。不过摩托的打造确实是格外时髦的,让人联想起游戏王5DS,一边在谋生活,一边在寻刺激和出路。没有什么绿植,财阀控制淡水,黄土村镇和黄金高楼的对比就十分凸显了,事实上最终,夺回水资源也成了李云祥伸张正义的主要信念。

  在分镜和摄影方面,感受上是基本把打斗圈在了小场景(室内、走私场所、医院等半封闭空间),避免了爆炸、大场景背动等夸张场面,这点不同于之前姜子牙的天庭和2D海斗那段、或是哪吒之魔童降世里的陈塘关大战那样的。相对的去把电吉他的BGM配合元神的登场设计来拉高时髦值和打斗的燃点,这样就挺聪明的,不仅是扣上了转世,而且背后灵会是比较经典的设计:JOJO替身或是镇魂街的味道,特别是镇魂街,很像,很容易就能点燃观众。另外,华丽大场面位移也不是没有,三姐所在的舞厅还有摩托车赛,直接渲染情绪,带你走进那个朋克民国的世界观。

   那说到摩托车赛,不得不表扬一下哪吒的人物及相关设计。男性角色气质相对统一些,其中敖丙的钢筋脊骨,孙悟空的面具,李云祥的散热铠甲,都是挺抢眼的设计,配上摩托车就更带劲了。女性角色更是财富密码,小丫头片子两幅面孔,喀莎在舞厅里能唱会扭,见了李云祥又可爱活泼;苏医生飒姐姐,赛车服高挑丽人,赛场上争强好胜,医院里救死扶伤,私底下温婉动人。哦对了,制作组相当懂了,苏医生的旗袍下透出一点bra,细节。这样的美术设计不仅吸睛,馋得观众流口水,更是吸钱包,便于做一些可替换配件的手办和周边。

   不过人物建模和渲染的话,应该说在现代人物的框框下,人物本身的身体和外貌特征没有什么,在哪吒电影里自然是区分得明明白白的,但要是拿出来混进所有国产动画角色,这部电影的人物还是属于平平无奇的,他们的辨识度主要靠外部元素加持。想夸一夸的是,反派无论是杂鱼还是BOSS,各种形态的设计都令人感到满意,风格也很统一,不像大圣归来和姜子牙里一些歪瓜裂枣。此外人物的走路姿态、行动顿挫感一块上,感觉和以往的3D国动有点不一样,似乎是更迪士尼的味道。总之整体的风格就挺清晰干脆。


  那说完美术,就谈谈剧情。故事的发展路线基本是,按一定的登场顺序介绍同伴→给他一个基本形象→整他,往死里整→李云祥沮丧了→李云祥站起来了→我活不活另说,龙王给爷死。故事其实很简单,你惹我、你还不仁,那我便是要抗争到底不屈服,是个爽片来的。这就是重生设定的巧妙之处了,去掉神通的部分,单纯讨论时代动荡、个人命运的悲剧色彩、为己也为民与财阀抗争到底的英雄主义,其实本片就会是完全的故事片,没有更多的精神内核了,你也可以写成个人传记、甚至是历史纪录片。可以说全篇通过讲故事烘托的就是一个人物,在宿命间每个人带着自己的目标,选择不同的活法走向不同的结局,去塑造人物形象。那加上神话转生设定后呢,内容上本片就多出了如下优势:1.有燃有打斗 2.矛盾更直接 3.可以乱出续作而不用搞开放式结局的续集。当然创作上估计顺序是先决定重生,再有的脚本,总之契合得不错。

  作为一部爽片,剧情内容又紧凑,感情饱满,观众是没有余力去想太多别的,不带脑子看本片的话体验不错的。不过如果还是带点脑子,我大约还有如下一些优缺点感想。

  先说缺点吧,关于人物,特别是喀莎,直观感受是:那么好一个姑娘,怎么就落得如此下场?实际上就是太工具人了。她和李云祥是很亲近的,也看得出有爱慕之情,就直接断腿,推动剧情发展,然后就偏幕后转苏医生主场了,连墓前都是苏医生陪着李云祥,喀莎推着哥哥默默走了,角色间的戏份不是很平衡。那苏医生呢?又基本是纯调解观感,负责英雄救美桥段里被抓的角色。恐怕,她俩戏份太平衡的话会“不够女权”,毕竟后宫倾向了,苏医生那种角色和喀莎一起倒追的话,可能又要被部分观众批斗了。当然,主角也识趣地维持了热血漫常见感情设定:我为大义出手,不顾儿女情长。感觉是在保留喜闻乐见要素的同时,要规避麻烦。

  在剧情侧重点方面,一个财阀与百姓的冲突背景下没有提到政府什么事儿,算是避雷但其实不合理。另外,太绕着李云祥转了。譬如他一遍遍应了那句连累身边的亲戚和好友,自己倒是很受精神折磨,但身边除了那个被收买的角色挑了点事,其余的人,亲近的人哪怕遭了殃也依然坚定与他站在一起,而生分些的,医院里的医护病号或者一起干走私的几个,都没站出来质疑和抱怨过什么。这就很不真实,只能说在紧凑的展开和时长限制下,这些次要部分混也就混过去了。

  然后作为一部爽片,打斗部分确实在后半程不够给力了。龙王是活了三千年的神,三太子也是直接复活化身为人,他们都有自己的招式。李云祥这边,作为一个刚接触神力的菜鸟,没有什么招式可言只会怒吼乱放火倒是很严谨,可是你怎么就那么强呢还能把龙王杀了?男主被敖丙的冰攻击:用火化掉;被龙王的雷电攻击:硬扛,虽然也身负重伤;而男主用火烧敌人:谁被火烧上身直接玩儿完。这还是哪吒的一缕魂魄转生呢,直接就神力通天仿佛不在一个段位,烧个手就是永久灼伤,龙王能被一个李云祥把住手逃不脱,硬吃贴脸攻击就直接去世,战斗力本身不平衡。同时,敖丙一战扒龙筋死是能解释通的,所以战斗结束得迅速可以接受,不过你体大弱臀怎么就不懂呢,变成龙完全没有表现出多少战力优势;那龙王一战,也不知道龙王原本实力如何,吞下龙珠后也完全没有表现一下龙珠的存在意义,就破坏死光了一下而已,完事儿了被烧就当场骨灰都给你扬咯,战斗结束得太快,高潮部分不够高潮。

  所以吧,这片的打斗燃点其实有些微妙。肉搏战?法力战?都没个名堂,打得不扎实,只是定了我要赢你要死的发展模式,你可能是能力不够但也卖力演了,可我也没办法,只能假装去了;真正让我记忆深刻的还得是唤出元神的几个场面,靠小把戏秒潮,那建模贼帅,360°环绕贼有气势。就结论而言其实爽到了,但不是龙王战的功劳。这个演法和大圣披石铠、魔童哪吒解放乾坤圈、姜子牙怒劈天梯那种剧情高潮处和实际爽点匹配的演法都不一样,我觉得不是故意而为之,就是没能做得更好。

  那优点方面呢,大致也有三点感想,总体来说就是感觉有真情实感,能把握观众共鸣。最初是饭桌上父子谈话时,对三个人物的对话设计让我觉得很真实。父亲为人刚直,厌弃违法违规之事,对世道隐忍,对国家信任,典型的威严父长;老大识时务,重视家人,内外打点,典型的家里扛把子;云祥继承了父亲的正直,怒世事不公,重情重义,也是个有所谓阳刚之气的热血青年。父亲更有理想情怀,恨铁不成钢,又气愤于连累全城百姓打不到水的人;儿子行事比起后果更在乎对错,有苦不能言,愤愤离桌,但其实心里也很在乎老子。这个埋下的结在后来父亲牺牲时化解了,看到云祥挺身而出的样子,他觉得自己可以瞑目了。这个前后设计感觉不错。

  本片的几首配乐也不赖,之后想听OST。其中喀莎唱的那首歌蛮惊艳的。第一次是在百老汇舞厅里,惊艳的造型转变、流畅的舞姿配合这首歌,可以说是千姿百媚。第二次是在云祥父亲的墓前,黄土高坡上萧萧哀风,喀莎慢慢地清唱,情绪却更显得饱满,自己没了腿、云祥没了父亲,此时歌声中蕴含的力量能抚慰并坚实了心,去面对现实。一首曲子的前后两次利用,舞厅上是对少年的爱慕,坟墓前是对少年的鼓励和希冀。对氛围的加持很大,非常不错的设计。

  再以及就是最关键的,对李云祥和哪吒的塑造了。作为一个拿到神力的普通人,没有飘飘然,而是依然我行我素,刚到手的东西就想尽其所能好好利用,要去报仇,这个客观上应该有电影时间紧迫的缘故,主观来说就是很直接,很匹配爽片。而后半程,知道哪吒有多威风力量有多强,李云祥却依然平等审视自己与哪吒,对哪吒惹麻烦的作派和暴躁的性子并不认同。你哪吒爱咋咋地,好好躲着吧,我李云祥今天就是要主持公道,尽我所能、继承父亲遗志、把这东海市救下来,为百姓的将来谋一条生路。这样的信念或许是调起高了点,或许太扣积极向上的精神,但其实也很真实,这就是当下许许多多年轻人在接受了爱国教育和道德教育后,会有的血性和抱负。所以在杀不杀,闹不闹这个行为点上,在我看来导演是对哪吒神话故事做出了自己的思考,既有认同,也有批判。而后,虽然李云祥也是要去杀龙王,但此杀已非彼杀了,不为己而是为人,套路是老了点,但还是很管用。那么哪吒呢,其实也并非顽劣,他有神力,目中无人,思前想后的更少,对自我和对道理上的对错更坚持,但本性不坏,对爹娘也尽孝。李云祥反抗的勇气与决心,也是一种自我的体现,哪吒也不是见死不救,更不是杀人成性,而是一种对自我、自由的坚守的化身,这样两个角色在核心上其实是合得来的。所以最后哪怕李云祥没向哪吒低一次头,哪吒还是对这一世的转生产生了认同感,并出手搭救。在那一刻,两个角色的矛盾统一就得到了升华。

  最后想聊一下哪吒。同为国动里的哪吒片,本片在春节档其实竞争力是薄弱了,又难免要被拿来和票房神话的魔童降世比较。我会觉得,魔童降世有一个主旨,这是难能可贵的,动画片做出教育意义来,结合少年双主角形象,是很保险、在观众里也很吃得开的。而哪吒重生明显更面向青年,做法上有创新同时又求了稳妥,本来应该是票房有保障的,但加入春节档混战不知道究竟是抬了一手还是贬了一手。在一些方面我会觉得哪吒重生是更优秀的,但就全片的素质和对国产动画的意义来说,魔童降世都更胜一筹。不过它确实有安利到我追光动画这样一家公司,总之,看到他们能有稳定出品我很高兴,期待下一次影院见。



《哪吒重生》观后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