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减脂】五花肥肉、肥牛、椰子油等高脂食物适合减脂人士吗?
视频版

基本上,各地的膳食指南都普遍建议
油脂的摄入上限在总能量的1/3左右
其中,饱和脂肪在1/10左右或者更低
但近些年在减脂圈流行的低碳水饮食
尤其是生酮类极低碳饮食
让五花肥肉、肥牛、椰子油等高脂食物大受欢迎
那么,高脂食物真的适合减脂人士吗?
当你饱餐了一顿椰子油煎蛋、黄油煎牛排、五花肉、肥牛等油腻多脂的食物
它们会从口腔经胃部到达小肠,一路被碾碎、研磨、降解、消化
食物中所含的油脂主要在小肠被消化吸收
其主要成分是由甘油和三分子长链脂肪酸所构成的甘油三酯
甘油三酯经肠腔内的胆汁酸乳化、脂酶降解等作用
会转化为酯键更少的甘油酯或甘油及脂肪酸
再由肠粘膜细胞吸收后重新合成甘油三酯
最后通过与胆固醇、磷脂、载脂蛋白结合形成乳糜微粒
经淋巴循环进入血液
椰子油、棕榈油、牛奶制品等少数食物
含有一定量的由中短链脂肪酸所构成的甘油三酯
其吸收简单速度快,可以不需要降解
摄入体内的中短链脂肪酸一般通过门静脉进入血液
大多作为能量供体被快速消耗
脂肪酸根据不饱和碳碳双键的数量
可分为不带碳碳双键的饱和脂肪酸
带有一个或多个碳碳双键的单不饱和或多不饱和脂肪酸
长链脂肪酸除了可以直接提供能量
还能以脂肪的形式储存于脂肪细胞,作为能量储备
同时还是细胞及细胞器膜脂质的重要组成成分
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可以增强膜的流动性
而饱和脂肪酸正好相反
维持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平衡
对于细胞及细胞器膜发挥其生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饱和脂肪对于心血管健康的影响目前还存在较大争议
传统观点认为
饱和脂肪摄入过多会导致体内低密度脂蛋白偏高
而低密度脂蛋白氧化等级联过程和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
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及风险可以观看第三期视频
《血栓是怎么形成的?阿司匹林预防血栓形成的机制》
这也是目前的膳食指南普遍建议限制饱和脂肪摄入的重要原因
饱和脂肪的一大优点是由于其不含碳碳双键,稳定性高
因此,椰子油、黄油、猪油等饱和脂肪含量较高的油类
相对于大豆油、玉米油、花生油等多不饱和脂肪含量较高的植物油
更适合高温烹饪
当然,不管是用哪一种油
都应该避免长时间高温油炸或反复使用
以减少反式脂肪酸或其它有害物质的产生
关于反式脂肪酸,下期视频我们会进一步讲解
饱和脂肪的另外一大优点是
能有效促进维生素ADEK、胡萝卜素等脂溶性维生素或色素的吸收
不过需要量很少
相比碳水,油脂其实更容易被转化为体内的脂肪
但油脂的消化吸收过程比较缓慢
这有助于长时间保持饱腹感,有效抑制食欲
另外,上期视频我们讲到
高胰岛素水平会抑制脂肪的分解
而油脂对胰岛素分泌的影响
相比碳水微乎其微
因此,对于减脂人士
可以尝试用少量的油脂代替部分碳水
当然,前提是控制好摄入总量
但是,生酮类极低碳高脂饮食因为过度依赖脂肪酮体供能
而酮体呈弱酸性,酮体过多
会使血液PH值酸化,影响酶的活性
另外,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增加结石、痛风等风险
总体而言,生酮类饮食对于一般人群
风险是大于收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