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是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引:赛博共产主义随着OGAS被重新发现以及令人期待已久的《原子之心》的发售而成为热门的方向,但是我发现该方向似乎缺乏足够有力的论证文章,在此,我将大量引用经典文字,为大家揭示这一路线的缘起……

首先,自动化的核心是自动控制理论即控制论,起源于对生态系统这一天然自稳态自我控制系统中信息交流的研究。面前自动化应用方向主要有生产自动化与机器人等。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支持自动化
如生产自动化:“对自然力的完全征服”(马克思语)“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在迫使个人奴隶般的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随之消失……”(《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3版 第3卷 第364-365页)这里如何使个人服从分工的情形消失?个人之所以要服从分工是为了完成“社会必要劳动”(人民出版社《国家与革命》 2020年 4月 第1版(列宁诞辰150周年特辑) 94页),那要消灭分工只能消灭社会必要劳动!即消灭对必要物质资料的复制的劳动,即自动生产必要物质资料,生产资料自动生产必要生产资料。同时根据俄国谚语“人解决了,问题便解决了”,把体力劳动“解决”掉(即消灭体力劳动,即用机器代劳,即自动化)便“解决”了该对立。

二、事实证明,社会主义这道坎须自动化才能过
在苏联等实现社会主义后,他们不约而同地遇见先锋队腐朽问题,究其原因是没消灭资产阶级法权/资产阶级权利,即物质资料在人手的集中,或支配产品的实权未废除(参看《国家与革命》人民出版社 2020年4月第1版(列宁诞辰150周年特辑) 96页)这是私有制确立的前奏!在原始的社会,仓库管理员成为最早的私有制!“…是不可避免的。权利决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及由经济结构制约的社会文化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版第3卷第364页)不可避免!难怪那么多防止先锋队腐朽的手段(如继续革命)都失败了。但是资产阶级权利是发生在人身上的,不可能发生在机器上!因而用机器去取代无产阶级专政中的大部分管理员(先锋队)即可巧妙逃过这个“不可避免”的诅咒。即用电脑取代“官僚”,使政治(公共管理—孙中山;对权力和社会资源的占有和分配—拉斯韦尔)自动化。(注意,是用电脑“取代”!不是给官吏配备电脑!要先彻底炸毁旧国家机器,再上我们的电脑。不然“一切变革都是使这个机器更加完备,而不是把它摧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版第1卷第759-761页))
有人问,电脑有这个能耐吗?电脑适合代替政府吗?

首先请看电脑在军事上的应用:战斗机器人、指挥自动化、军队信息化,美军的网络中心战,以及最新的“马赛克”战。

其次,请看列宁指出的无产阶级专政的职能。“变为维护真正社会利益的简单管理职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版第3卷 第276页)“监督生产和分配,计算劳动与产品”“独立进行和到处进行这种计算与监督”(《国家与革命》人民出版社 2020年4月第1版(列宁诞辰150周年特辑) 103页)事实上,无处不在的传感器与终端,独立于人而自动运行算法AI,十分适合这种工作,并且决不会腐朽,更重要的是它早已实现于生活中,只需一场转化,就比如最近兴起的美团外卖软件吧!它能刺探用户的需求从而优化推荐,在配送环节依据算法AI进行资源(比如骑手)的最大化利用与最优调配。并且它如此忠诚而严厉地执行美团赋予的盈利任务,以至于骑手都狂闯红灯了。

三、政治讽喻小说家的点评——指向自动化
就比如最著名的乔治 奥维尔吧!首先他直接指明了自动化/机械化所蕴含的力量,“自机器问世之日起,有识之士就很清楚,人类再无体力劳动之必要。”“等级社会的毁灭。”(《1984》南海出版社 傅霞译 2018年第1版 第114页)
乔治 奥维尔作为国际纵队的成员,或多或少对苏联式无产阶级专政有所了解,他如此评论:“人们总是设想,剥夺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后,私有制一定灭亡,公有制便随之到来”(《1984》南海出版社 傅霞译 2018年第1版 第115页)“事实上,生产资料不过是从个人手中集中到了一个集团手中”,这个集团“并非身体上的世袭”“而是精神上的传承”“共同的信仰”,这个集团中“个人是细胞……细胞的死亡,换来党的青春。”我认为苏联党政军机关确实实际占有了生产资料,正如“把一切生产资料集中在国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版第一卷421页),并且已经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利益集团,而且这个集团日益扩大!苏共在二战时有200万党员,解体时居然已经膨胀到2000万!“无产阶级所需要的是逐渐消亡的国家”(《国家与革命》人民出版社 2020年4月第1版(列宁诞辰150周年特辑) 26页),不是这种日益庞大的国家,无产阶级组织国家是“为了镇压剥削者的反抗”(《国家与革命》人民出版社 2020年4月第1版(列宁诞辰150周年特辑) 27页)无产阶级国家膨胀一定是因为剥削者的膨胀,而在苏联膨胀的却恰恰是国家本身!国家成为剥削者!(注意不是中国)
“国家即组织成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国家与革命》人民出版社 2020年4月第1版(列宁诞辰150周年特辑) 26页),也就是说国家,无产阶级专政,必须是整个阶级组织而成,即无产阶级的全部人员都要成为国家的一部分,如果只有无产阶级中的一部分“从无产者中挑选一批新人”(《1984》南海出版社 傅霞译 2018年第1版),成为国家,那就没有首先“消灭了作为无产阶级的自身”(《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2版第26卷 第297页)就不能说是无产阶级专政!
要让无产阶级全员成为国家,其实在某种角度上也可以等于无产阶级无人成为国家,即国家不由任何“人”组成。由此一来便消灭了统治阶级。“国家机器”,机器的活就应当由机器干。
四、总结
由此可得,全面政治自动化首先执行,并逐渐实行生产全面自动化,将是共产主义的到来之路,从《国家与革命》人民出版社 2020年4月第1版(列宁诞辰150周年特辑)中的第99页可以看出列宁当时无法得知共产主义如何到来,到现在我们可以底气十足地说:“自动化!”

附:按需“生产+分配”:如今早8:00我的全部生理地理信息被全球自动化系统采集并用算法得出我将在距离今早正东方10m处正午12:00床上吃一点跟鸡腿的需求,以光速地,一条关于鸡腿的指令被发送到某个细胞培养反应器,或者工厂,或者某种高度集成的生产单元(如连接细胞培养反应器与植物工厂和盐矿的3D打印机),2h,鸡腿产生,一只路线被算法优化到极致,一秒不耽误的无人机不停地接下,而后与诸多鸡腿组成集束鸡腿,飞至目标空域投放,这一独特的鸡腿因无可置疑的精确制导网络,以完美的抛物线甩出,从而达成空气冷却至最适温度且无飞行包线冲突的路程,以正好能完美满足同时产生的按摩需求(以完美的冲量)飞到手里。在这个过程中,生产与分配融为一体且遵循按需原则。在这一社会,每个需求都会被分毫不差地满足,人将全面地高速地彻底地发展。(转载须注明作者及出处)
(“哈哈哈A0001”就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