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译练习】《剧终如期而至(思い通りにエンドマーク)》 18
斎藤肇 著
18
在我看来,无论如何问题的核心都会落到那扇将走廊一分为二的门上。双重密室之谜的答案,就藏在那扇门的秘密之中。
而为了调查其中的奥妙,又岂能忘记某个人呢?
“你怎么了吗?”
在我思考时插话的是明智先生。钻出密道后我便陷入沉思,而他始终在一旁默默观察着我。
对,或许他知道些什么。毕竟这个莫名其妙的人就睡在离走廊那扇门最近的房间里。
“不好意思。”
我下意识地有些客气过了头。
“怎么了?”
刚刚还差点哭鼻子的他现在却一脸若无其事,语气也变得平和了不少。与幼稚的孩童相比,还是有所不同的。
“能跟我讲讲头天夜里发生的事吗?”
“……行,可我知道的不多。”
明智先生爽快地微笑道。
“我想问的是你睡的那间屋里发生的事。”
“喔……”
他的态度突然变得含糊暧昧起来。
“有什么不方便透露的吗……”
“没什么,那晚我睡得不太好,所以才有点……”
“我不是那个意思。你睡得好与不好跟我们要讨论的问题无关。我想知道的是你在房间里有听见什么动静吗?”
如果他真的彻夜未眠,对我来说倒是一件好事。说不定他连那扇门是几时被打开的都一清二楚。
“没听见啊,我觉得一点动静都没有。”
可明智先生的回答却给我浇了盆冷水。他甚至断定没有任何声响。
“怎么会……”
“我一整晚都醒着,不过什么声音也没听见啊。”
他的证词打了我一个措手不及。
“假如……,走廊的门被打开,应该能听见声音才对吧?”
“应该是能听见的,房间的门和走廊那扇门就紧挨着呢。”
“有没有可能是听漏了呢?”
“不会的。”
他又一次否定了我的想法。据我推测,凶手必须要开启并穿过那扇门,可他却有意无意,又斩钉截铁地给了我当头一棒。
“说不定是趁你睡着的时候……”
“不可能。刚才我也说了,那天我一宿没睡,如果有人经过走廊,我一定会听见脚步声。”
他为什么总能用一句话将我的想法贬得一文不值。——不过,倘若情况属实,那我的推论将从根本上被颠覆。
“那你到底为什么会睡不着啊。”
我几乎是恼羞成怒似的向他质问道。
“因为太安静了。”
当即就得到了回答。
“太安静?”
“我家就住在国道边上,也不知道是货运班车还是别的什么车子,整晚整晚都没个消停,所以我也改掉了听见噪音就睡不着的老毛病。大概是副作用吧,太安静的地方我反而沉不下心来。”
他口中的情形我有些难以想象,但道理上倒也说得通。
“不过嘛,也是多亏有这个习惯,第二天晚上我才能抛开杀人凶手那些乱七八糟的,早早就呼呼大睡了。”
“是吗……”
好不容易才以为破解了密室之谜,结果迎来的却是冰冷的现实。这样一来,哪怕凶手有办法从密室中脱身,进入密室的方法首先就不成立,密室的谜题根本不能算是被解开了。
“真是头疼啊。”
一声嘟囔如实反映了我此刻的心情。
不过,我转头便决定把赌注押在另一种可能性上。
“那不好意思,可以麻烦你陪我做个实验吗?”
“实验?”
“嗯,验证一下从你的房间里,能不能听见走廊的门开关时发出的声音。”
“行啊。”
尽管他这个人捉摸不透,但对我的探案工作还是非常积极地配合。
我和明智先生打开房门,来到走廊。
正对面是美佐绪的房间。一阵没由来的心慌。先前我一直没留意到,原来从这儿出来就是她的房间。
门果然是崭新的。不知为何,胶合板的色泽始终令我放心不下。虽说房门可以上锁,但只要具备一定的体格,想撞破它恐怕是轻而易举吧。
我敢肯定,要是换作电影中频频出现的杀人魔,即便不依靠链锯之类的武器也能轻松破门而入,就像撕开一张纸般不费吹灰之力,之后再用惨绝人寰的手段夺去受害者的性命。
我担心的也许正是这种情况。
刹那间,我目不转睛地凝视着那扇门,好像杀人凶手就藏在门的背后一样。
正当这个念头显现的瞬间,门被打开,老实说我大吃一惊。
然而从中现身的并不是戴着冰球面具的杀人魔*。
【《十三号星期五》系列中的杀人魔杰森。】
“咦,有什么事吗?”
而是宇城。
只不过是在昏暗的走廊里遇见他,我便有些慌了神。他的朱唇显得格外红润。
“没什么,就……”
我嘴上应付道。
“到底怎么了?”
宇城半信半疑地窥探着我的神情。
“别管我了,你这位骑士不用去保护公主吗?”
“哎,人有三急嘛,就算是骑士也不例外。要是守在公主身边寸步不离,骑士和公主怕是都要患上膀胱炎丧命的。”
他的话立竿见影,不由分说地将我的思绪拉回到现实。
“那回头见……”
于是三人分头而去,宇城向左,我们二人向右。
我寄希望于明智先生那间屋子的门有着出人意料的隔音效果。
我房间的那扇只能算凑合,新是挺新,却薄得跟张纸似的,不能指望它有多隔音,但没准其他房间的门有着更为可靠的隔音性能。
又或者,说不定明智先生他听力不佳呢?否则怎么能面不改色地发出震天的叫喊?
我先是走进房间。
关上门。
让明智先生缓慢地开合走廊上的门。的确能听见门发出了嘎吱嘎吱的摩擦声。
要说在夜深人静时耳边响起这样的声音却没有在意,恐怕不太可能。
我大失所望。看来并不存在什么特制的隔音门板。
随后二人交换位置。我尝试尽可能压低在开合时发出的声响。
“有动静!”
当我还在怀疑轻微的响动是否来自于门板时,耳边瞬间传来了熟悉的大喊。
心说也许是凑巧,或者是明智先生的幻听,我便暂停动作,让门保持静止。在此期间他始终默不作声,看来他并不是在随口敷衍我。
我再次轻推门板。
“有动静!”
他立刻作出了反应。
岂止是没有耳背,明智先生的听觉灵敏得恐怖,简直堪称顺风耳。
这回我又打开了房间的门,打算去见见屋里的明智先生。
“有动静!”
刚打开门的我被声浪击了个正着,耳朵里嗡嗡直响。
“好了,实验结束。非常感谢你。”
我暂且如此说道。
“没事,不用客气。”
明智先生与刚才判若两人,他轻声细语、嘀嘀咕咕地回应道。
看来确实没有人穿过这扇门。
不过我又想到了某个问题,并试图弄清楚它的答案。
“还有件事,可以再耽误你一下吗?”
“什么事?”
“呃……,走廊的门是几点被关上的呢?”
“将近十二点吧。”
“是谁关上的呢?”
我想到的问题是不同时间段的人员分布情况。在明智先生记忆中门被关上的时间点,如果有人此时还未前往角馆一家所在的区域,而到了上午却又出现在角馆家一侧,那此人必定是穿过那条通道的人,也就是杀人凶手。
这个问题直切要害,也算是个小小的盲点。
试想一下,假如原以为已经去到角馆家一侧的某人,事实上还滞留在我们这一侧,那情形就变得截然不同了。
我有预感,破解密室的关键就藏在这里。
不能排除对方在明智先生进屋入睡,不,应该说是上床的时间点之前就已经移动至角馆家一侧,因而没能确认到其行踪的情况。那样的话,密室的问题应该可以用时间差来解释。
然而,明智先生又一次用他的回答让我推理中仅有的一线希望化为乌有。
“对了,那天晚上大家瞒着你们,一块儿小酌了几杯。有社长、夫人、孝三先生,还有我……”
对此我一无所知。
“哦,小姐她也在,只是没喝酒。快十二点散的场,夫人回自己房间,其他人一起朝走廊那边去了,所以我也不清楚是谁关的门……。可是这有什么关系吗?”
那时我已经上了床。不得不承认,和初次见面的几位陌生人长时间共处,我感到浑身的不自在。
从书房的书堆里,我找到一部自己还没读过的老派日式推理小说,想必当时正不亦乐乎地与书中那蛛网尘埃的谜题较上了劲。
宇城多半也是同样的状态。
至少在临近十二点前,余下的众人全都聚在一起喝酒。
而在那之后,所有理应去往门对面的人,也都无一例外地穿过了那扇门。
我的思维已经走入僵局,到了濒临投降的地步。
无论再怎么搜肠刮肚冥思苦想,案情似乎总是能抢占先机,并回过头向我的推理投来百般奚落。
我不免猜想,这位明智先生该不会就是凶手本人吧,最起码也是个共犯,他对我隐瞒了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