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升白针的8个常见问题!

2023-02-09 14:03 作者:小爱抗癌  | 我要投稿

相信大家对升白针都不陌生,抗癌治疗中经常会出现白细胞下降的问题,这时候就需要用到升白针了。那么升白针应该如何使用?一出现白细胞下降就得打吗?长效升白针和短效升白针哪一种更适合我?想必大家对升白针有一些类似的疑惑,下面我们就来回答8个关于升白针的常见问题。

1.什么是升白针?

简单地说,升白针就是可以提升白细胞数量的针剂。临床上我们常常使用升白针来应对放化疗后白细胞严重缺乏的问题。升白针的有效成分是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它可以刺激骨髓造血细胞生成白细胞,从而达到升白的目的。

2.短效升白针vs长效升白针

根据药效的持续时间,升白针可以分为短效升白针和长效升白针。

短效升白针:

即“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顾名思义,短效升白针效果持续时间短,一般为2~3天左右,之后需要复查血常规,如果复查结果不好,那么还需要继续打。

长效升白针:

即“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rhG-CSF)”。打一针长效升白针可以维持14天左右的效果,化疗结束后1~2天注射一次即可,不需要频繁注射。

总的来讲,短效升白针起效快,维持时间短,价格便宜,但需要多次注射;长效升白针维持时间长,注射一次即可,但价格比较昂贵,常用于预防性升白治疗。

3. 什么时候治疗性使用升白针?

很多患者以为只要白细胞出现下降就需要使用升白针,其实不是这样。理论上说,由化疗引起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减少,必然会在一段时间后自行恢复正常。打升白针的目的是为了缩短白细胞缺乏的持续时间,以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临床上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抗癌药物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反应分级标准,对应不同的骨髓抑制级别,我们采取不同的处理办法。

WHO骨髓抑制分级表

1级骨髓抑制:不需要特殊处理,密切观察即可;

2级骨髓抑制:观察患者有无发烧或感染,若无异常可继续观察;

3级~4级骨髓抑制:属于严重不良反应,必须打升白针。

注意,如果患者在上个化疗周期出现过由2级减少到3级的情况,那么再次化疗时,出现2级骨髓抑制就应该打升白针,保证顺利完成化疗。还有一些年老体弱的患者,或合并基础疾病、机体代偿能力差的患者,考虑到一旦感染可能造成严重后果,也应尽早给予升白针。

4. 什么时候预防性使用升白针?

不推荐所有患者预防性使用升白针,根据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的指南,预防性升白的使用应视化疗方案的风险程度而定。

高风险化疗方案:

建议在疗程之初就给予升白治疗。(如胃癌化疗使用的三药方案:多西他赛+顺铂+氟尿嘧啶)

中风险化疗方案:

应根据患者情况考虑是否预防性升白。(如mFOLFOX6方案,伊立替康/顺铂,表柔比星+顺铂+5-氟尿嘧啶/卡培他滨)

如果患者符合以下条件中的任意一项,建议预防性升白治疗:

既往接受过放疗/化疗;发生过持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肿瘤侵犯骨髓;近期有手术或开放性伤口;肝肾功能异常;65岁以上接受全剂量化疗;既往发生过发热性中性粒细胞缺乏;恶性血液淋巴系统疾病;慢性免疫抑制如HIV;营养/体能状态差。

低风险化疗方案:

一般不需要预防性升白。但在每个化疗疗程之后都应该重新评估血常规,来考虑是否需要升白治疗。

5. 什么时候用长效升白针?

预防性应用:

前一个化疗周期中患者出现2级骨髓抑制,则下一个化疗周期可考虑预防性使用长效升白针;

身体素质差、年龄较大的患者,为了避免白细胞下降引起严重并发症,也可预防性使用长效升白针;

近期有手术或开放性伤口的患者,预防性使用长效升白针,以减少感染风险;

高风险化疗方案发的患者,可预防性使用长效升白针。

治疗性应用:

对于接受预防性使用长效升白针的患者出现粒细胞减少及缺乏症后,应继续使用长效升白针进行治疗;

对于未接受预防性升白的患者,若存在不良因素应考虑使用长效升白针治疗,不良因素包括:重度中性粒细胞缺乏(<1.0×109/L)或持续时间较长的中性粒细胞减少(>10d)、年龄>65岁、原发肿瘤控制不佳、肺炎、败血症、临床感染等。

6. 升白针的用法用量

短效升白针:化疗结束后24小时或3~4天后开始使用,剂量为2~5μg/kg,皮下或静脉注射给药,每2~3天需复查一次血常规,效果不理想需继续打,直到白细胞数值恢复正常。

长效升白针:化疗结束后24~48小时给药,每个化疗周期给药1次,剂量为6mg/次,皮下注射,下次化疗前复查一次血常规即可。

7. 升白针的副作用有哪些?

骨痛

骨痛是最明显的不良反应,疼痛部位大多在腰骶部,通常为轻中度疼痛,因人而异,一般可以忍受,停药后即可缓解。

预防及治疗升白针相关性骨痛的一线药物是对乙酰氨基酚和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此外也可以选择抗组胺药和阿片类镇痛药。

嗜中性粒细胞性皮炎

也就是过敏,部分患者打完升白针后会出现发热、皮疹的症状,治疗方式主要是给予皮质激素。

脾脏破裂

有升白治疗后发生脾脏破裂的个案报道,虽然发生率较低,但应提高警惕。

8. 升白针的禁忌人群有哪些?

1、对升白针严重过敏者。

2、患有自身免疫性血小板紫癜者。

3、骨髓中幼稚粒细胞未显著减少的骨髓性白血病患者或外周血中检出幼稚粒细胞的骨髓性白血病患者。

【关注公众号:爱递医学汇,了解更多癌症相关知识,加入全国抗癌病友圈~】

升白针的8个常见问题!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