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近五十年每个田径小项的发展与未来(26)——女子百米栏篇
本文主要盘点的田径项目是女子百米栏,主要从奥运会和世锦赛这两个田径的最高级别赛事的维度考量,奥运会从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开始,因为那届奥运会首次将选手官方成绩精确到了百分之一秒,并且距离现在正好将近五十年,世锦赛则从第一届赫尔辛基世锦赛开始,所以下面表格的所有总结都是从这两届大赛开始。而因为其他比赛延续性以及级别不够,所以暂未加入,但也会作为参考和辅助。
女子百米栏是由女子八十米栏演化过来,于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加入国际大赛,距今正好五十年。由于男女身体条件的不同,导致男女奔跑时的步幅有较大差距,所以女子的短跨项目会比男子的短十米。女子百米栏栏高0.84米,相较男子一百一十米栏有大幅缩减,起点到第一个栏架为13米,栏间距为8.5米,最后一个栏架到终点为10.5米,共十个栏架,除了栏架数量外,男女的不同非常明显。女子百米栏我们平常的关注可能比较少,但是该项目的戏剧性非同一般,因为她不同于百米的比赛,一旦节奏突然发生变化,无论你的实力多强,这场比赛你都很难有好成绩,甚至有可能发生很严重的打栏失误,总之,这是一个经常爆冷的项目。



从女子百米栏的成绩发展来看,两个平均成绩均是朝着越来越好的发展,并且反复性也不明显,只有1982-1991和1992-2001这两个时段的夺冠最佳成绩一样,原因是在1982-1991这十年是名将冬科娃的鼎盛时期,从而带动了最高成绩的快速提高,但是整体性仍然是正常速度发展,两个平均成绩在五十年内都将近提升了0.2秒,可见该项目的最高水平和整体水平的发展。但是,从时段最佳夺冠成绩来看,成绩可就有极大的反复性了,这就与该项目的偶然性以及当时的领军者有关,但是除了第一个十年的时段最佳夺冠成绩差距较大以外,后面四个时段的时段最佳夺冠成绩基本在12秒32左右,差距不大,1992-2001这十年最佳成绩相对差点,2002-2011这十年最佳成绩又相对好点,这也是该项目的正常情况。

从百米栏的国家冠军榜可以看到,美国在短距离项目的优势仍然在延续,虽然没有像男子一百一十米栏那样领先那么多,但是领先的幅度仍然恐怖,并且在近五十年的后三十年,每个时段都有出色的选手,人才储备非常惊人;东德则是近五十年中前十五年有着强劲实力的国家、澳大利亚则是在二十世纪第二个十年凭借超级选手的一己之力将其拉到前三、牙买加是近十多年该项目发展迅速的国家之一、苏联与保加利亚都是在近五十年的前二十年在该项目有着出众实力的国家。从地区来看,女子百米栏最强的地区是中北美地区,其次就是东欧地区,在近五十年的前二十年里,东欧地区的国家为主导,只丢掉了一次未参赛的冠军,后三十年基本就是中北美的天下,东欧地区的国家在新世纪以来则更是实力大跌,中北美地区的国家在该项目的发展是越来越迅速。

从该项目的个人冠军榜来看,百米和百米栏兼项的德弗斯与澳大利亚名将皮尔森并列首位,德弗斯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的1991-2001这十多年间有着强大的统治力,但是可惜的是,由于她在奥运会上的失误,使得她没有该项目的奥运冠军,而这十多年间另一位又强劲实力的选手就是恩奎斯特,她多次击败德弗斯登顶,二者互有胜负,在这十多年间几乎瓜分了所有大赛冠军;皮尔森则是近十多年最出色的女子百米栏选手之一,作为澳大利亚的独苗,她凭借其出色的技术和能力多次有所斩获,而榜上的麦克尼尔是她近十多年最强劲的对手之一,皮尔森在近十多年与大批美国选手战斗,成绩斐然;佩里则是本世纪唯一做到世锦赛连冠的女子百米栏选手。




女子百米栏的个人成绩榜单的成绩区分十分的明显,哈里森和冬科娃无论是个人最好成绩还是前十成绩平均值和后几位的选手有着明显的差距,她们俩是两代百米栏选手,两人的个人最好成绩均在12秒20附近,前十成绩平均值都打开了12秒35大关,冬科娃的前十成绩平均值甚至在12秒30附近,成绩厚度更是恐怖;后面的几位选手,除了扎格尔切娃以外均是两榜都在,其他三位的个人最好成绩均为12秒26,而前十成绩平均值方面,奎茵和恩奎斯特均打开了12秒40大关,麦克尼尔就差0.03秒就到12秒40,三人成绩非常接近,但是奎茵正处于巅峰期,她的成绩可能还会有提升。

2021的女子百米栏赛场就是奎茵的个人表演秀,今年的前五好成绩都来自她一个人,她为波多黎各带来了奥运首金,打破了奥运纪录,五次跑进12秒40,一次跑进12秒30,成绩十分恐怖,她现在正处巅峰,统治力可能还将延续。从国家来看,美国和牙买加在榜选手超过两个,有着更强的人才厚度,并且都是年轻和巅峰期选手均有,人才储备很完善,其他国家并没有这么大量的人才储备;从年龄来看,有六位九五后,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前三位都是九五后,女子百米栏的未来大有发展。
下期预告:盘点近五十年每个田径小项的发展与未来(27)——男子万米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