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我被套在一副假牙里,现在终于能离开了

2021-10-27 13:40 作者:XZ爬  | 我要投稿

你知道吗?我们牙齿的平均寿命只有50-60岁,以往到了80岁还拥有20颗以上牙齿的人可以说少之又少。


牙齿的缺失不但给我们咀嚼带来许多不便,还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

随着科技的发展,世界卫生组织早在2001年就正式提出了“8020计划”,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能很好地保护牙齿,到80岁时,完全可以有20颗功能牙(即能够正常咀嚼食物、不松动的牙)。


传统活动义齿

从小贝爷爷辈开始,活动义齿(假牙)就成为中老年人修复缺牙的主要方式。据统计,我国目前假牙佩戴者的人数呈逐年递增趋势,55岁以上人群中,26%的老年人为活动假牙佩戴者。

活动义齿利用剩余天然牙、基托下的黏膜和骨组织作为支持,依靠义齿的固位体和基托来固位,是可以自行摘戴的一种修复体。

适用范围广泛,价格相对低廉,制作较简单等优点,逐渐成为以往中老年人修复缺牙的主要方式。


但是随着老人牙槽骨逐年的萎缩、变化,通常三年左右就要重新定制、更换一次活动义齿。如果不及时更换,活动义齿与牙槽骨的贴合程度会越来越低,不仅不能恢复一定程度的咀嚼功能,还有可能导致更强烈的异物感。

长期佩戴活动义齿也容易让口内余留牙龋坏、松动,使其寿命缩短,并导致缺牙区的牙槽骨流失更为严重,久而久之造成:

“日常离不开

越戴越严重”

这样的恶性循环,会让牙齿永久的套在修复体里。


针对这些缺点,一代又一代的医学人员不断专研改善,终于创造出最新修复技术—种植牙。


种植牙

人类第三副牙

活动义齿没有办法固定在我们的牙槽骨上,仅仅依靠口腔黏膜和唾液的吸附力勉强定位。

而种植牙是通过设计出与人体骨质兼容性高的纯钛金属牙根,以外科小手术的方式植入缺牙区的牙槽骨内,当人工牙根与牙槽骨密合后,再在人工牙根上制作烤瓷、全瓷牙冠。


举个形象的例子,种植体就像树根抓住泥土一样牢牢抓住牙槽骨,保证了颌面形态的完整、饱满。美观实用,一箭双雕。

由于种植牙和天然牙生理力学原理相同,种植体在者牙槽骨内与患者骨头融合,成为患者身体的一部分,咀嚼效率比传统的活动义齿大幅度的提高。

种植牙无需磨损相邻的健康好牙,还会对周边健康好牙形成一种保护,是一劳永逸的一种修复方式,避免了普通修复时间长、风险高、多次往返奔波和劳民伤财等弊端。

其修复后的美观、舒适程度,以及对咀嚼功能的良好恢复,也是普通修复所无法比拟的。


除此以外,种植牙3D微创种植技术,利用全球领先的口腔专用CT机,医生可在计算机上清楚判读出牙槽骨的情况,重建成3D数字模型,创伤降低到最小程度。

手术只需微小切口(3-4毫米)将人工牙根“种”入口腔内,摆脱了传统种植牙切开翻起牙肉、缝合、拆线等步骤,将免除后顾之忧。


大大减少了术后肿痛和出血量,缩短种植过程所需的时间,避免了感染的风险,从而实现微创种植理念。

“8020”计划

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目前60 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69 亿,且以每年近1000 万的速度增加。随着老龄人口的急剧增加,老年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问题日渐凸显。世界卫生组织在2001年正式提出“8020计划”,即争取人类在“80岁时仍然拥有20颗牙齿”。


我被套在一副假牙里,现在终于能离开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