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政策分析_第一讲
内容:
阶段性概念:政策分析
怎样切入 大的框架 研究设计 抽象具体套路 行动研究 扎根理论
实际研究如何开展(设计) 技术性问题 不是选择性问题
思考:对于写论文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必要的?
教学VS管理
选题要教育管理视角
搜文献,要经典英文论文(二手文献分析法)+中文(知识性 方法性)
明线(现象 政策)+暗线(视角) 选题 脉络 定题 理论 表象 深挖 进展ing
学术脉络与政策脉络并行 但是文本分析提供的信息有限
政策 教育部
头脑风暴:
1 文献,如何用文献资料?
写到文献法,方法论/理论
看前人观点/OR 没有提到的点
理论笔记 分析问题的视角,迁移到自己研究中去
实践发现促进学术发展 找到现有的新变化 细致的点 局限性 比如,现象级别的双减 ,现实问题的新问题
2 选题(幼儿 职业 高等 均不选)
中小学质量保障(✓)
政策——方向(延续已有的旧的政策;新的政策)
最新:新闻(敏锐) 报纸(及时跟进) 媒体最新 学术论文 书籍 话题是可以发展的 比如公费师范生(热点) 中央政策,地方政策推陈出新(高等教育 教师教育) 校外培训等
选题的理论视角 政策动向 人群切割 (更为聚焦) 宏大论文(抽象 空洞)一定要聚焦 比如 文化资本理论 ——名师工作室
选题来自政策热点还是自身经历?都可以,更倾向
3 数据
养成证据思维
收集数据,打磨观点
思维能力(理论思维能力 现实问题把握)
4 文献梳理
分期梳理,3 4 个子问题
概念 理论视角 范畴
什么时期 回应什么主题 什么发现 实际发现
借鉴思路(创新力的发挥)
80+中文 10+外文 学术论文 调研报告 学术论文(博)几个
必要引而不用
核心观点(观点+证据)
观点:访谈 数据量化 政策文本
结构性 条例
5 文字书写
每月多写 修改 加批注 面谈
特定表述:口语——书面
公文 +学术结合(概念)
规范(模板)+个人悟性 灵感 运气 学术价值(贡献)
学界共识:思维导图 小四 宋体 1.5行倍速 多重正确模板
6 理论需要积累
理论视角 案例分析(思考现实时间)
读书+思考(批判性思考)
写带动思考
学术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