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考古大师课:文明、记忆与历史现场

2022-09-29 18:41 作者:bili_1469121520  | 我要投稿


具体内容放在我的首页介绍了

从1934年4月至1937年6月,在徐旭生的主持下,对宝鸡市斗鸡台遗址进行了三次较大规模的发掘。后来,苏秉琦先生在整理斗鸡台遗址发掘资料的过程中,对这里出土的瓦鬲进行研究,探索了文物分型定式等问题,成为“中国考古类型学的奠基人”。

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始,陕西考古迎来真正的发展机遇。1958年10月,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成立,主要承担陕西省内的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和研究工作。随后,涌现出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陕西考古学科体系逐渐完备、人才建设日益合理、田野发掘和文物保护水平不断提高。

1963年和1964年,在西安市蓝田县陈家窝和公王岭,分别发现古人类下颌骨和头骨化石,被称为“蓝田猿人”。通过古地磁等测年数据显示,陈家窝发现的下颌骨距今约65万年,公王岭发现的头骨距今约115万年,成为迄今为止东北亚发现时代最早的古人类头骨化石。

在这里可以看到陕西省内仰韶时期、龙山时期和夏商周时期的众多考古学文化的代表性遗址的出土文物。同时,重点展示了宝鸡市周原遗址60多年以来的考古收获。在展厅的结尾处,设立贺家村车马坑展,陈列着整体搬迁的车马坑,车轮上的木头用青铜包裹



考古大师课:文明、记忆与历史现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