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前线】军工厂丨AGS30-烈焰中的风信子


本文首发自公众号 少前情报姬
未经授权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
文 | 黑曜 排版 | 这位同学
各位指挥官大家好啊!这里是黑曜哦!今天的军工厂栏目呢,介绍的战术少女呢,和以往的有所不同呢,呐呐,一定猜不到吧?好啦,公布答案吧!就是Алина(阿妮娜),Соня(索妮娅)和Галина(伽琳娜)哦!什么?这都还不知道她们是谁吗?难道指挥官就不会把她们的名字首字母连起来读吗?她们呐,就是AGS-30哦!


首先呢,AGS-30 Hyacinth(俄语гиацинт,风信子)是在她的姐姐AGS-17 Plamya(俄语Пламя,烈焰)的基础上重新设计的自动榴弹·发射器哦!
AGS-17是前苏联时期设计、生产和装备的30mm自动榴弹发射器,它是在1967年由苏联的OKB-16设计局(现在是图拉市的KBP仪器设计局)研制。据说其研制的灵感来自1960年代未期的中苏边境冲突,其次就是受到当时美军在越南战争中大规模使用MK19自动榴弹发射器的影响,驻越南苏联军事顾问亲眼看到成群的越南士兵被一个简易美军火力点在几分钟之内全部消灭,因此在苏联军方高层的要求下,一种自动榴弹发射器的设计需求被提上了日程。

因此,当时的OKB-16设计局很快便根据之前的小口径机关炮的经验,设计出了AGS17榴弹发射器并在1969年将第一批实验型号提交给了部队使用,而AGS是“架座式自动榴弹发射器”(Автоматический Гранатомет Станковый,对应英文是“Automatic Grenade launcher, Mounted”)的缩写。

虽然苏联研发AGS17的主要针对目标是中国(可以想象这种武器对于当时没有重火力甚至是完备自动火力和装甲掩护的中国建设兵团和边防部队是多么恐怖的存在),但是由于中苏关系逐渐回暖,这种武器最终也没有投入到中国边境的苏联军队手中,不过AGS17还是在阿富汗战场上大放异彩,当时的苏联士兵并不将它作为一种班组支援武器使用,而且还将它焊接到装甲车顶端,作为比车载机枪火力更加凶猛的武器使用。


而在1990年,苏联军方认为需要一款更轻,同时性能不逊色于AGS17的榴弹发射器以配合步兵班组快速突进,因此同年,OKB16设计局开始了对AGS17的轻量化再设计工作,只不过,在一年后,八一九事件爆发,苏联政治彻底崩溃,同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OKB16局被俄罗斯接手,因此AGS17的改造计划停摆长达数年,最终,在1999年,全新的榴弹发射器被定型为AGS30,正式开始列装部队

AGS30的全重几乎只有AGS17的一半,AGS30装备轻型三脚架时全重16千克,而AGS17空枪全重就达到了18千克,装备三脚架后更是达到了30千克,因此AGS30很快大规模代替AGS17装备了俄罗斯的一线部队以及内务部特种部队等军警部门。


好了各位指挥官,今天的兵工厂就到这里啦!如果喜欢黑曜的文章请点击下方在看哦!欢迎加入我们的交流群894777219哦!惯例一张同人送上,希望各位指挥官继续支持我们哦!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 少前情报姬 获得更多一手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