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述兴医师|治疗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动过缓一例
01了解房室传导阻滞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third-degree atrioventricular block,third-degree AVB)即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是由于房室传导系统某部分的传导能力异常降低,所有来自心房的冲动都不能下传到心室,引起房室分离。
本病常导致心排血量明显减少,出现晕厥或晕厥前症状,心悸、心绞痛、黑矇等,严重者可出现阿斯综合征甚至猝死。本病发病率通常随年龄增长而增高,但在婴儿期及儿童早期有一个小高峰,这与遗传性传导阻滞发生相关。一般情况下,西医以植入永久起搏器治疗为主,改善变时功能的药物作用有限,仅作为在建立起搏之前的临时抢救措施。
目前西医学对本病的病因研究较明确,但治疗上无显著突破,仍然依靠的阿托品、氨茶碱、异丙肾上腺素等,虽能提升心室率,但大量临床资料表明,这些药物在纠正原有心律失常的同时,又会诱发新的心律失常,不能长期服用。安装起搏器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在消除症状、预防心源性猝死、改善生活质量方面的作用是肯定的,但需长期服用抗栓药物,并且远期疗效尚存在疑虑,同时由于经济、技术等原因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
房室传导阻滞在中医学中属 “结脉证”范畴。“结脉”两字最早见于《难经·十八难》,曰“结者,脉来去,时一止,无常数,名曰结”。《伤寒论》曰: “脉按之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脉经》曰: “往来缓,时一止复来”。
现整理一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诊治过程如下。
02心率下降至45左右
基本情况:患者男,59岁,2021年7月因胸闷气短住院检查。诊断: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建议装起搏器,因不想装起搏器来诊,现心率下降至45左右,不敢驾车和单独出远门。
刻下症:心慌心悸,喜按,气短,呼吸很浅。
一般情况:胃口消化可,容易饿,饥饿时心慌,大便要么很硬要么很稀,有2天没大便了,硬的话先硬后软,无腹胀腹痛,小便有夜尿1-2次,不易入睡,睡眠质量差,不会醒,梦不多,现背胀,鼻塞想流涕。
2021年7月13日西医检查:血压118/70mmHg;左心增大,主动脉硬化,主动脉瓣、二尖瓣退行性变,心动过缓,双侧领动脉硬化并左侧颈动脉窦部粥样斑形成。
03初诊
患者心悸喜按,饥饿加重,虚证明显,考虑心脾气虚夹瘀。将患者症状录入中医大脑后,计算出方如下。
▲ 中医大脑
中医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
041至3诊:略有好转,但不明显
1诊后,患者诉无鼻塞流涕了,心慌心悸频率降低、程度减轻,呼吸深度改善,头晕症状减少很多。
现在不时还有胸闷,心率43-45次/分(不运动时),大便稀。血压140/81mmHg。睡眠可以。稳定好转,心气渐复,血压回升。
2诊后,患者诉胸闷不明显了。今晨心跳33次/分,有大汗出,汗出后虚弱,这10天来有一次头晕,大便能成型。睡眠时好时坏,一半一半。心烦会睡不好。精神好很多,体力还是不太好。
3诊后,患者诉睡眠可,大便硬,近2日头晕厉害,血压106/73mmHg,心跳40次/分,体力差不多。动则憋闷,气喘。
患者情况反复,四诊时予调整处方。
054至12诊:曲折中前进
▲ 中医大脑
中医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
4诊:服药的初期感觉比较好,后期(剩1-2天药的时候)症状(头晕、心慌心悸)会有反复。另外,这段时间发现站久了下肢静脉曲张比较明显,休息一下就消失。喝药的时候出汗多,要换衣服。平时出汗不多,心慌心悸,睡眠可以,胃口可以,排便可以,不硬了。脚还是冷。尿频,偶尿急,肚子有点凉。心率今早39次/分,血压133/72mmHg。
情况稍好,继续收方。
5诊:感觉身体轻松一点了,混混沌沌的头晕时间少了。心慌心悸好很多。睡眠可以,大便偏稀烂,拉的干净,黏,先硬后软,肚子还是有点凉。尿频尿急感觉上好些,没那么急,血压125/72mmHg. 心率33次/分。
6诊:头晕的频率少了很多,强度也降低了很多。胸闷气喘好很多,都快忘了胸闷的感觉。每次喝完药后汗大出。睡醒后心率在40次/分,排便正常。起夜1--2次,如果晚饭后少喝点水会少起夜。感觉晚上睡觉的时候舌头比较肿大会顶着牙龈,因为白天起床时感觉舌边会麻痹,起床时舌边齿印明显些,早餐后齿印减少。下肢静脉曲张改善变化不明显。下半身感觉比较重。脖子边上好像“疣”多了些,以前也有“疣”。血压124/64mmHg。
7诊:因为服完汤药停药了一周,头晕心悸的频率又有点多了,还有下肢无力比较明显,如果使用蹲厕起来很费劲。出汗还是很多,血压有点高,145/90mmHg,心率45-69次/分。患者好转但不稳,加之出汗较多,考虑气阴两虚,予加用问止保心丸。
▲ 中医大脑
中医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
8诊:病情好转很多,心慌心悸头晕的感觉少了很多,感觉体力特别是下肢的力量方面可能还是得慢慢锻炼恢复。这两天肚子和脚又有点冷。排便正常。有些难入睡。
9诊:头晕频率减少,容易出大汗,散步时气喘明显。昨天开始头一阵一阵的晕,之前是持续20分钟左右,现在是十几分钟一次,一次几秒钟。便溏、多。前几天放屁多。贫血。尿频尿急不明显。没有夜尿了。心率37次/分。患者心率较前下降,询问后既往有贫血,考虑心血不足,阴血不足则气无所化,予调整处方。
▲ 中医大脑
中医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
10诊:心率较前上升,没那么容易出汗。睡眠时好时坏,较前变差。畏寒明显好转。9号看的诊,因为疫情原因快递不畅,17号才收到药。加重:偶有眩晕,昨晚吃饭时头晕延续半个小时以上 ,伴有恶心想吐,当时有胸闷的感觉。稍后量血压161/87mmHg,心率71次/分。
患者心血恢复,心气亦足,心率血压皆升,可继续原方案治疗,调整如下。
▲ 中医大脑
中医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
11诊:今早血压:145/98mmHg,68次/分,心率基本都稳定,每天有几次的眩晕,频率稍高,发作时头嗡嗡作响,手脚颤抖,站立不了,无法控制。每次发作10多秒。不发作的时候感觉都正常。饮食睡眠可以,排便偏稀软。后背有“紧”和“酸痛”感。
效不更方。
12诊:上次服药后中间有几天感觉很好,后来感冒了,眩晕频率又增加了,这几天眩晕频率比较大。感冒流鼻涕很多,清鼻涕,有白色浓痰。咽喉无明显不适,咳嗽喷嚏不多。
新冠强势来袭,气血再次被伤,有外感先解外感,调整处方。
▲ 中医大脑
中医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
12诊:2022年12月26号到2023年1月6日,4号之前那段时间感觉回到解放前了,胸闷的感觉也回来了,眩晕(意识不清、站立不了、手抖、背痛)频率每天5-6次,非常难受。4号以后眩晕的频率少了,大概每天2-3次,胸闷的感觉也轻了一些。整个阶段心率都是在45次/分左右。今天的血压152/80mmHg,心率46次/分,痰不多了,鼻涕没有了。4号前胸闷严重,现在没什么感觉了。
患者艰难的度过了新冠,好在没有留下太多后遗症,松了一口气。治疗有效,持续巩固。
▲ 中医大脑
中医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
0613至16诊:逐步收工
13诊:服药后感觉很好,眩晕频率和强度都减少减低了。有多汗,动则汗出,一天换3次衣服。昨晚广州开始降温,眩晕又多了。今早有一次眩晕强度比较大。血压147/84mmHg, 心率70次/分,胃口可以,排便偏烂,睡眠不太容易入睡。牙龈有些发胀。
持续好转,温阳益气与养血交替进行。
14诊:服药后状态好很多,心率也基本保持在70以上。中间就是有两次有眩晕,一次是天气降温前,一次是走了5千步以后。这两天没药了,心率又降低到60左右,头脑也没有那么清醒。但没那么容易出汗了。
患者好转,但不太稳定,考虑患者年老,肾精亏虚,养血已不足稳定心血生成,还需填精,予加用问止驻颜丸。
15诊:服药后眩晕的强度有所降低,只是频次还是差不多。畏寒好点,眩晕好点,心律稳定70次/分左右。补充:难入睡,睡得深,无梦。当地找医生把脉说有早搏,早搏的时候眩晕。无心烦心惊。
16诊:睡眠好很多,眩晕频率和强度有减轻。14天中有5次眩晕,眩晕的时候早搏,之前每天十几次,强度也明显减低。心率稳定,75次/分左右。小便通畅有力,有点黄。新增:食欲不振,有些胀气,大便溏,疲惫。予加用问止益气保元茶健胃消食。
07阶段性小结
前后16诊,心率从40次/分钟左右曲折恢复到75次/分钟左右,眩晕发作频率和强度大大减少,睡眠随之好转。治疗期间,并非一帆风顺,而是跌宕起伏。中间又遭遇新冠的冲击,“一夜回到解放前”。还好经过努力,患者稳定恢复,如今状态稳定。
结脉证总的病机可以概括为元阳不足、脉络痹阻。常用温阳通脉药物包括蒸附片、生附子、细辛、桂枝、黄芪等,这些药物均为温热之品,可以温阳通脉,极好地缓解脉结症状。但温阳通脉之品极易伤阴,因此,常根据患者辨证结果使用养阴补血药物,顾护阴津,防温热药物伤津耗液。如本案例中,间断辅以补血养阴皆取得了较好疗效。但滋阴养血又容易滋腻生湿,因此治疗中又需要兼顾脾胃,以防痰湿又阻滞气机,徒增他变。
• • • 全文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