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有24个儿子,虽然多子多福是好事,但是在帝王家庭,这就意味着无休止的权力斗
康熙皇帝有24个儿子,虽然多子多福是好事,但是在帝王家庭,这就意味着无休止的权力斗争。康熙晚年,9个皇子参与到夺嫡斗争,把朝廷搞得乌烟瘴气。
当然,有些皇子看透了权力斗争的本质,没有参与其中,他们在雍正即位后,得到了不错的待遇。
皇十二子胤祹便是典型代表,他在康熙朝地位较低,只是贝子,雍正即位后直接晋封为郡王,还长期在朝中任职。
胤祹主要负责皇家的丧葬事宜,包括雍正葬礼在内的很多重大丧事,都是他经手办理。
胤祹深得雍正和乾隆信任,一直活到乾隆皇帝时代,是康熙24个成年皇子中,享年最高的一位。

胤祹这种不争不抢的态度,和他的成长环境有很大关系,他的生母和养母都是淡泊名利之人。
胤祹的生母万琉哈氏地位低下,按照清宫的规矩,没有资格抚养自己的儿子。但胤祹和其他皇子不同,他没有被送给任何妃嫔抚养,也没有像雍正那样跟着孝懿仁皇后长大,而是被送到苏麻喇姑身边。
大家都知道,苏麻喇姑是孝庄太后的心腹,康熙皇帝也都他礼敬有加,胤祹跟着苏麻喇姑长大,本来不算高贵的出身,也被抬高了许多。
苏麻喇姑人生经历丰富,晚年潜心佛法,很懂得如何在政治漩涡中脱身。自古以来,后宫是非多,即便苏麻喇姑并不是皇帝的妃嫔,但她的身份和地位摆在那里,不免有人会嫉妒。

但苏麻喇姑却能屹立不倒,既不和人结仇,也不去坑害别人,这是她为人处世的独到之处。
胤祹受到苏麻喇姑的影响,很小的时候就看清了自己的身份,明白自己不可能参与皇位争夺,干脆早早远离政治中心,安心做个逍遥皇子,只要不惹康熙生气就行。
就这样,胤祹在斗争激烈的皇宫里,度过了平静快乐的少年岁月,也因此得到了雍正的赏识,始终身居高位,但却不需要承担太多责任,生活待遇同样十分优渥。
胤祹的生母也是个不争不抢的人,虽然在后宫里不受重视,但却得到了一定的名分,后来还获准和儿子团聚,活到97岁无疾而终,这在封建时代何其幸运。
说起来,胤祹的出生完全是偶然。

1685年,康熙皇帝庆祝征讨噶尔丹的战争取得胜利,在皇宫里大宴群臣。康熙很高兴,忍不住多喝了几杯,结果不知道为什么,走到了关押犯错女眷的辛者库。
康熙往里面看了一眼,发现一名宫女肤白貌美、身材窈窕,顿时血气上涌,扑过去临幸了这名宫女。
不久之后,这名宫女便怀孕了,她生下的儿子就是胤祹。
对于很多宫女来说,她们年轻时可以待在皇宫里,随着年龄增长,不再拥有出色的容貌,便会被遣散离开皇宫。因此,很多宫女都希望得到皇帝宠幸,如果生下儿子,将来的生活就有保障了。
万琉哈氏却不这样想,她始终低调谨慎,即便生下皇子也不居功自傲,这种为人处世的哲学,帮助她保住平安,也让儿子过上了安稳幸福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