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老照片 1978年山东省大搞基本农田建设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2022-05-11 22:50 作者:看得见的历史  | 我要投稿

山东省各级党委实行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采取大、中、小三种会战形式,开展农田基本建设,规模大,标准高,速度快,成效显著。到1977年,全省百分之五十八的耕地有了排灌条件,三分之一以上的农田实现了旱涝保收,高产稳产。1974年到1977年,全省粮食平均每年递增百分之六点六。


济宁地委领导成员同邹西农田基本建设会战指挥部负责人一起,研究制订邹西地区今冬明春农田基本建设规划。


肥城县汶阳公社大片农田实现了园田化。


新汶县于1977年冬至1978年春组织团山岭会战工程,将原来沟壑纵横、乱石满坡的三千多亩“三跑田”,建成分层连片、能排能灌适应机械耕作的大寨田。


在山东省农田基本建设会战工地上,一般都有山河现状图、远景规划图和当年施工图,深受群众欢迎。这是肥城县桃园公社的一幅治理九龙口工程规划图。


曲阜县东风公社高家村大队不断进行农田基本建设,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粮食亩产达到两千多斤。这是新安装的喷灌机喷灌农田。


新泰县委领导成员同羊流公社农田基本建设专业队一起修建大口机井。


东平县自力更生建成的二十里铺电灌站,扬程四十二米,灌溉面积十一万亩。


新泰县东周水库是1974年开始会战时续建的,全县一万名专业队员大干四个冬春,现已基本竣工。总库容量八万多万立方,灌溉面积十三万亩,对全县的抗旱保丰收起了重要作用。


邹县湖水东调工程从1977年春开始施工,挖引河,建扬水站,调独山湖水浇地,扩大了灌溉面积。这是1977年8月建成的双庆扬水站。


东平县在农田基本建设会战中,狠抓渠系配套工程。这是1976年建成的历史陵园扬水站渡槽。



东平县1975年冬季开始“七十华里围山转”会战工程,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粮食亩产由过去的一、二百斤增加到五百斤以上。



紧靠白马河的邹县落陵公社落陵洼,过去年年积涝成灾,粮食产量很低,经过邹西会战,建成了万亩丰产田,1978年小麦获得丰收。

俗话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正是因为前辈们的辛勤付出,才有了今天的农业丰收。


老照片 1978年山东省大搞基本农田建设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