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史 | 中世纪西欧 (中)
中古史之中世纪西欧(中)
1.特恩权
中世纪欧洲封建领主在其领地内所享有的各种特权,由国王颁发给领主一种特许状 (或豁免证书) ,禁止地方官员进入持有此状的领主领地行使税收和审判。 特恩权规定封建主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行政、司法等大权,国王的官员不得随意进入封建主的庄园。这样,封建主的庄园成为独立的王国,采邑主成了封建主,自由农民丧失人身自由成为佃农,法兰克王国封建制度最终形成。
2.凡尔登条约
843年在凡尔登缔结的分割加洛林帝国的条约。840年加洛林王朝国王路易死后,他的三个儿子为争夺权力进行公开战争。843年8月,他们在凡尔登达成协议,史称《凡尔登条约》。《凡尔登条约》的内容大致如下:
长子罗退尔获得意大利中部、北部,以及路易、查理所占地区之间的洛林地区;日耳曼人路易获得莱茵河东岸和巴伐利亚;秃头查理获得法兰西;其中,罗退尔保留皇帝称号,其余两人拥有国王称号。这一条约是加洛林帝国瓦解的第一阶段,奠定了日后法国、德国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疆域的基础。
3.封君封臣
中世纪西欧封建主通过行臣服礼和封受封土等手段结成的君臣关系。在上的称封君,在下的称封臣。封臣的义务主要是效忠、帮助和劝告;封君的义务是保护封臣的财产、生命不受伤害和提供封臣能服役的条件、生存所需。11世纪以后,该关系普遍流行。13世纪渐趋衰落。
4.加洛林王朝
是在罗马天主教教皇的准许下,由西欧的封建领主和骑士对他们认为是异教徒的国家发动的持续近200年的宗教战争,前后共计有九次。因参加这场战争的士兵佩有十字标志而得名,十字军东征最终以失败告终。
影响(1)大大降低了教会威信,教皇权力走向衰落。
(2)客观上促进了地中海区域商业的繁荣,东西方的商业交往更加频繁,威尼斯和热那亚等航海商业城市兴起。
(3)十字军东侵以后,作为欧洲文化中心的拜占庭逐渐衰落,西欧国家逐渐兴起。
5.诺曼征服
以诺曼底公爵威廉为首的法国封建主对英国的征服,史称诺曼征服。1066年年初,英王爱德华死后无嗣,引发王位继承问题,诺曼底公爵威廉与哈罗德皆声称有王位继承权。在教皇支持下,诺曼底公爵威廉以武力进攻英国,建立诺曼王朝。诺曼征服后,威廉一世建立起强大的王权统治,没收反抗的贵族土地,分封给随他而来的法国封建主,加速了英国封建化的进程。诺曼统治时期标志着英国中世纪时期的开始。
6.《末日审判书》
其正式名称为《土地赋税调查书》或《温彻斯特书》,又称“最终税册”,是由英王威廉一世下令进行的全国土地调查情况的汇编。威廉一世征服英格兰后,下令进行全国土地调查,以便收取租税,加强财政管理,并确定封臣的封建义务。调查结果汇总整理,制成《土地赋役调查簿》。由于调查的严厉,造成居民的恐慌,后来被称为《末日审判书》。《末日审判书》是英国中古时期珍贵的经济资料,也是大多数历史学家研究英国历史的起点。
7.自由大宪章
1215年6月英国大封建贵族胁迫英国约翰王签署的文件,是英国封建时期的重要宪法性文件,也是英国宪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大宪章被作为争取权利的法律依据,并被确定为英国宪法性文件之一。美国的联邦宪法和各州宪法也都包含有《大宪章》的思想。共63条,主要内容是保障封建贵族和教会的特权及骑士、市民的某些利益,限制王权。
8.牛津条例
英国限制王权的决议。
1258年,英国大贵族在牛津开会,通过了进一步限制王权的决议,即《牛津条例》。条例规定:由15名大贵族组成委员会,实际掌握国家政权。同时,由实际掌握政权的贵族和另外选出来的12名贵族组成国会,每年开会3次,讨论重大国事。牛津条例进一步限制了王权,初步提出了组成国会管理国家的思想。

来自 | 初心百科
整理搬运|初心阿卓
百科咨询|初心C老师
(微信号:VIP7claire)
初心翻硕百科448公益讲座群(CCtalk课程群号:880643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