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张旭VS蔡襄:《唐诗三百首》背后的诗歌争夺战

2020-10-21 09:54 作者:大凝没事练练字  | 我要投稿

1、山堂诗帖



这是宋代书法家蔡襄的《山堂诗帖》:

丙午三月十二日晚

欲寻轩槛倒清樽,江上烟云向晚昏。

须倩东风吹散雨,明朝却待入花园。

十三日吉祥院探花

花未全开月未圆,看花待月思依然。

明知花月无情物,若使多情更可怜。

十五日山堂书


所谓丙午,即丙午年,也就是宋英宗治平三年,公元1066年。

那一年,蔡襄五十三岁,在杭州当知州。


三月十二,蔡襄想去外面溜达,结果下雨了,只好等第二天。

三月十三,看来雨确实停了,蔡襄跑去吉祥院看花,这个吉祥院在西湖周边,是当时的赏花胜地。🌸🌸

三月十五,他到了山中寺院,把这两首诗写了下来。


今天,我们翻《蔡襄集》,里面确实有这两首诗。

但与此同时,《全唐诗》里大书法家张旭名下有一首《春游值雨》,内容是这样的:


欲寻轩槛倒清樽,江上烟云向晚昏。

须倩东风吹散雨,明朝却待入花园。



2、万首唐人绝句



所以这首诗的版权到底归谁?你的第一反应是不是张旭?

毕竟张旭是唐朝人,蔡襄是宋朝人,张旭比蔡襄早几百年呢。😂


但问题没有这么简单。

虽然张旭是唐朝人,但最早主张张旭是作者的文献材料并不出自唐朝。


最早主张张旭写过《春游值雨》的书是《万首唐人绝句》,这本书是南宋洪迈编辑的。

洪迈当时有心要把这书献给朝廷,就想凑一万首,因此他收诗不是很严谨。😑

同时代的陈振孙就在《直斋书录解题》里吐槽“多有本朝人诗在其中”,收进去不少宋朝人的诗。


而最早主张蔡襄写过《十二日晚》的书是《蔡端明文集》,这本书是南宋王十朋编辑的。

王十朋编《蔡端明文集》比洪迈编《万首唐人绝句》早21年,态度也更严谨。

他是蔡襄的迷弟,有心给偶像做个全集,“求其遗文……访于故家,而得其善本”。


所以两相比较,这首诗归蔡襄的可能性更大。😮

不仅如此,张旭名下另一首耳熟能详的诗很可能也是蔡襄的。



3、唐诗三百首



清人孙沫编选的《唐诗三百首》可能是最出名的唐诗选本了,其中有一首张旭的《桃花溪》: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一座桥在云烟中隐现,我在石头边问过路的渔船:

这桃花整天随着河水流淌,敢问桃源洞口在清溪哪边?


很明显,这首诗用了《桃花源记》的典故,用孙沫自己的评注则是“四句抵得一篇《桃花源记》”。

古往今来喜欢这首诗的人很多,但这真是张旭的作品吗?🙄


考察文献,最早说张旭写过《桃花溪》的还是洪迈,而王十朋又一次说这首诗是蔡襄的。

按王十朋的说法,这首诗的题目是《度南涧》,南涧和吉祥院一样,也是当时西湖边的景点。


上面说了,王十朋的可信度更高,所以这诗更可能是蔡襄的。🤔

尤其我们翻蔡襄的集子,可以发现类似构思的诗,他还写过几首,比如:


闻福昌院春日一川花卉最盛·其二

山前溪上最宜春,千树夭桃一雨新。

争得扁舟随水去,乱花深处问秦人。


所以,在这场张旭大战蔡襄的诗歌争夺战中,蔡襄才是胜家。

说起来,蔡襄是北宋初期杰出的诗人,只是他的诗一直为书名所掩,一直没能得到应有的重视……🤨


文字  |  熟读唐诗三百首的咸鱼癸



张旭VS蔡襄:《唐诗三百首》背后的诗歌争夺战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