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军医生:抑郁症就是“想不开”?关于抑郁症的四个误区你应该要了解!

高海军
30年临床诊疗经验
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曾任职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56医院(济南空军医院)。先后在国内多家医院从事临床诊疗工作近30年,在临床心理学领域形成了深厚的理论造诣和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熟知精神心理科的各种常见病及多发病的防治与康复,长期致力于综合应用药物诊疗、物理诊疗、心理疏导贯穿到诊疗全过程,不断发展和完善各类诊疗技巧,从根本上解决患者病情反复发作及对药物过分依赖等问题,深受广大患者的信赖和好评。
擅长领域
擅长各类精神疾病及心理困惑的诊断与治疗技术。尤其是失眠、抑郁、精神分裂、焦虑症、恐惧症、强迫症、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精神障碍等心理精神疾病,同时擅长儿童多动症、抽动症等儿童行为障碍的治疗。
行医格言:
尽心尽责,医术精益求精,最大限度解除患者的疾苦。
抑郁症是一种高发病率、高自杀率的精神心理疾病,对患者及其家属造成的痛苦,对社会造成的损失是其他疾病所无法比拟的。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对抑郁症缺乏正确的认识,偏见使患者不愿到精神科就诊。
有数据统计显示,我国约有2%的抑郁症患者接受过治疗。大量患者由于得不到及时的诊治,病情恶化,甚至可能会出现自杀的企图或行为。另一方面,由于民众缺乏有关抑郁症的知识,对出现抑郁症状者误认为是“想不开”、”闹情绪“,作为亲友不能给予应有的理解和情感支持,就会对患者造成更大的心理压力,使病情进一步恶化。

关于抑郁症的④个误区
误区一:认为抑郁症就是”不开心“、”矫情“
在这里应该要注意区分抑郁情绪和抑郁症。抑郁情绪十分常见,当我们身处困境又没有得到一个很好的缓解时,就很可能会出现抑郁情绪。但抑郁症则不同,它是一种包含情绪、躯体和认知症状的多维障碍疾病,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严重时甚至可能会产生自杀的企图或行为!因此,不能将暂时的心情不好简单地归结为抑郁。
误区二:抑郁症仅靠自我调节就能好
有些患者家属认为:抑郁症就是心理问题,做做思想工作,情绪疏导就能好,不需要到医院治疗。但实际上抑郁症是一种疾病,无法通过自我调节治好,尤其是发展到了中度和重度,需要进行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心理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

但遗憾的是,由于患者不重视或者带有强烈“病耻感”,抑郁症的就诊、治疗率偏低。“即便是在医院确诊患有抑郁症,有些因为经济原因,有些担心药物副作用,有些认为自己能够调节好,仍有部分患者不接受正规治疗。”
误区三:服用药物会产生依赖性和副作用
有些患者认为服药会产生依赖性,服用上就停不下来,或者带来副作用,因而排斥服药。事实上,抗抑郁药物本身是不会给患者带来依赖性的。但有些合并治疗患者焦虑和失眠的处方药物,例如安定类药品,可能在长期、规律服用情况下会存在一定依赖性,但这类药品往往只是需要患者短期服用,所以不必过度担心!

误区四:症状缓解了就可以减药停药
之所以强调按时服药,是因为抑郁症有容易复发的特点,患者经过抗抑郁治疗,仍有35%的复发几率,如果三次发作、未接受维持治疗的患者,有很大几率可能会复发。而且“抗抑郁药物起效慢,所以不要吃完药觉得不能立刻看到效果,就认为没有作用,并且,大部分复发的患者是因为过早停药而复发的,在治疗过程中要听从医嘱,坚持服药,这样才能获得稳定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