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的累累罪行及黄石、大冶、阳新军民的抗战
19世纪末,日本帝国主义开始对大冶进行经济侵略。政府的实业顾问、日本制铁所技师西泽公雄,密报日本政府说:“即以近地面之层所蕴藏者计之,已有五万万吨之多。”他建议制铁所从大冶取得铁矿原料,并被日本政府采纳,作为国策定了下来。汉冶萍档案中,有两份清光绪年间与日本签订的合同。一份是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汉阳铁厂同日本八幡制铁所订立的《煤铁互售合同》,所有条款有利于日方以低价独占大冶铁矿资源。另一份是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汉阳铁厂大冶矿局借款合同。合同规定,日本借300万元给大冶铁矿,以30年为期,息6厘,大冶铁矿以支付铁矿石的方式偿还贷款。仅利息一项,大冶铁矿每年要付给日方价值18万元的铁矿石。合同还规定,大冶铁矿售与日本的矿石3元或2元一吨,更定价格时,须经双方商议方能生效。“一战”期间,国际市场钢铁需求量激增,铁矿石价格涨至约20元一吨,大冶铁矿仍不得不以3元一吨为价。


不平等条约“二十一条”两条涉及汉冶萍公司。湖北省档案馆有“二十一条”原件的影印版,其内容分为“五号”,即五部分,其中“第三号”共两款,全部涉及湖北的汉冶萍公司,内容如下:
第一款 两缔约国互相约定,俟将来相当机会,将汉冶萍公司作为两国合办事业,并允如未经日本国政府之同意,所有属于该公司一切权利产业,中国政府不得自行处分,亦不得使该公司任意处分。
第二款 中国政府允准,所有属于汉冶萍公司各矿之附近矿山,如未经该公司同意,一概不准该公司以外之人开采,并允此外凡欲措办无论直接间接对该公司恐有影响之举,必须先经该公司同意。

很明显,日本企图独占汉冶萍公司及其矿藏资源,想一手操纵和控制中国当时这个最大的钢铁企业。1938年10月日军侵占大冶,至1945年,日本在大冶矿山掠夺走500余万吨铁矿石,占日本掠夺中国铁矿石的9.66%。按概率粗略推算,日本每生产10支步枪,最少有一支是用大冶铁矿石所产。档案记载,大冶铁矿从1893年正式投产,到1945年,共计生产铁矿石2092.32万吨,被日本掠走1550.8万吨,约占总产量的74%。
富池口半壁山之战
63岁的乔长安,晚年致力于研究黄石抗战史。他在著作《武汉会战中的黄石战场》中,详细记载了当年的惨烈战事。
1938年9月15日,在日军第11集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的严令下,日军分长江以南和以北的两条陆路,以及长江水路,三面突进。长江北岸,日军第6师团第11旅团从广济出发,进攻长江北岸的田家镇要塞。长江南岸,日军台湾旅团波田支队、27师团、第9师团等部队向富池口、半壁山要塞艰难前进。江上,日军沿着长江开进的第3舰队第11战队和海军陆战队全力突进,试图突破长江封锁线,直接登陆攻击田家镇要塞群,以绕过中国守军在陆上设置的大量坚固阵地。空中,日本战机对几处要塞发动地毯式轰炸。
同年9月16日,日军波田支队进攻富池口,黄石抗战第一枪打响。中国第54军第18师李芳郴部负责富池口防务,第98军第193师562旅旅长马骥率7200人驻防半壁山要塞。全旅官兵签名宣誓:愿与半壁山共存亡。战斗十分惨烈。期间,中国守军几次退敌,但日军不断增加炮火攻击。
9月18日,日军进攻朱婆山,未能得逞,转而将主要火力集中到鸡笼山。李芳郴担心抵挡不住,率部退守朱婆山,导致沿江防守区域缩小,加大了富池口、半壁山等要塞的防守压力。蒋介石电令李芳郴:“死守半壁山、富池口,如再后退,应即将师长及官兵就地枪决。”守军奋力抗击,阵地数次失而复得。与此同时,中国空军与日本空军展开激烈空战,苏联援华空军也披挂上阵,与中国守军联袂抗日。
1938年9月23日晨,日军将火力集中于富池朱婆山一带,中国守军溃退。一天后,守军将交通、通信、炮台悉数破坏,大部撤往富河北岸,富池口要塞沦陷。富池口失守给半壁山以及江北田家镇要塞造成极大威胁。9月29日,田家镇被日军攻占。接着日军又集中兵力猛攻半壁山要塞。10月4日,半壁山要塞陷落。
此役,守卫半壁山的“十八师在敌人海陆军强烈炮火轰击下,全师覆灭。”师长李李芳郴“拒不执行死守命令,离开队伍不知去向”。一年后,李芳郴被撤职关押,1991年9月26日病逝台湾台北。
大冶县城抗战
民国27年(1938年),日侵略军进攻武汉,北路溯淮而西,南路夺江而上。以第六、一百零一、一百零三等师团及波田支队为基干,后又加入第九、一百一十六、二十七等师团及野战高射炮队等,配合作战的有派遺军直属第十五师团、航空兵团、炮兵大队、重炮大队、海军笫三舰队等,约10万余人。

7月13日,日机3架,首次轰炸大冶县城及黄石港、石灰窑;8月20日,轰炸七里界;8 月21日,数十架敌机分批轮番轰炸大冶县城及保安、刘仁八、何锡铺、黄世升等城镇和村庄。7-10月,日机轰炸大冶县城即 达75次,炸死炸伤400余人。10月初,中国守军第一百三十九师在阳新半壁山与敌奋战7昼夜。

10月6日,日军高品支队在半壁山附近登岸,进逼大冶湋源口。10月8日(农历8月15日),日军志摩部侵占蕲州城,大冶桂花炮台中国炮兵炮击日军军舰。10月12日黎明,高品支队在海、空军的配合下,在韦源口强行登岸;接着,敌兵舰在西塞山下江面向中国守军反复冲锋,飞机轮番轰炸,分军猛烈还击,混战5个昼夜,给敌以重大杀伤,中国军队亦伤亡近万人。

10月16日晨,日海军陆战队在道士湫登岸。10月17日,日军占领石灰窑,后续部队陆续登岸。10月19日,高品支队一部,配合日海军侵占黄石港。10月20日,日军沿江向鄂城进攻。10月17日,日军波田支队侵入阳新盐埠头,10月19日下午4时,攻占大冶县城;10月20日侵占大冶铁山。10月21日夜12时许,日军第九师团留下一部驻阳新三溪口,主力向大冶花槽树进攻。10月23日,中国军队在杨桥附近与日军激战,旅长朱炎晖等阵亡。

10月27日晚,波田支队侵入金牛。日军占领大冶后,在县城设司令部(今大冶一中处),司令官龟川、 副司令官石本;宪兵队驻在今县公安局和西桥处,队长金庆广;保安队驻北门;三口部队驻坳头尖的天符庙,米三部队驻东岳庙(今大冶酒厂),驯狗队驻今大冶一中后叶家。10月底,日军头目留川率富松义盛、大木千代、百武等至县城,建立“宣抚班”,班长福全驻下陆,副班长石川驻石灰窑。在“宣扶班”的策动下,收买汉奸,成立各级伪维持会和区、县伪政府。日军势力从县城相继扩展到下陆、黄石港、石灰窑、道士伏、韦源口、盛洪卿、铁山、碧石渡、陈盛、保安、株树、胡庚、刘仁八、殷祖等地。凡日军驻地,碉堡林立,哨卡遍布。民国29年(1940年),日军头目西山在刘仁八村设司令部,计4个连队、1个马队,还有宪兵队、秘侦队、保安队、军需仓库、随军慰劳队(即军妓院)等,最多时拥兵千余人。

阳新县城抗战
阳新县是武汉会战的外围前沿,1938年8月24日,日军攻占江西瑞昌后,便沿长江和陆路向阳新进犯。中国军队以第九战区第二兵团沿富河流域设防阻敌西进。战斗从8月底至10月下旬,中、日双方在富池的半壁山、县城、排市展开了激烈拚杀。

战争开始之前,日军就将阳新富河沿线列入重点打击对像。从7月18日起,日军就出动空军进包括阳新县城在内的切军、民用设施进行了毁灭性的轰炸,其中投掷大量燃烧弹,将有近二千年的阳新古城完全摧毁。据《阳新抗战史料》记载:“敌机于二十七年七月十八日轰炸本县县城一次,又于八月间县城失守前轰炸二次,每次机群七架至数十架不等,先投重量炸弹及燃烧弹。前两次约六小时……城内房屋被炸毁者十分之九,人民死伤约五百余人。又敌机于同时先后飞至县属木港、洋港、夏桥、湖田畈、富池等处轰炸九次,共毁房屋约四进栋,死伤人民三百余人。”(见阳新县档案馆民国档案095卷第15页)

自日军进入阳新后,从富池、枫林、木港、排市等地均遭到中国军队顽强抵抗。特别是在半壁山、木港、排市等地日军伤亡惨重。1938年9月29日,中国军队60军184师在排市石梯寺一带与日军猛烈还击,敌伤亡数百,陈尸阵地。”(见阳新档案馆党史资料抗战C—4 095卷)

10月4日,“184师方面之敌集中全力猛攻我仰天堂阵地……我官兵誓死苦战,反复冲杀,敌死亡忱藉,终不得逞。”(见阳新档案馆党史资料抗战C—4 095卷)
10月6日12时,中国军队第60军的184师、183师对五爪立之敌进行反击,苦战一小时,全歼日军吉松部。日军在排市地区遭此重创,对该地区的百姓亦进行灭绝人姓的大屠杀。在上王李村,日军将躲藏于山中的百姓100余人押到阚家垅村边,一边拆除民房焚烧日军尸体,一边屠杀百姓,仅此一次就屠杀李华山、李朝育、李柏圣、李朝贵、李朝禧、李朝太、李贵盛50余人,17户被杀绝。(见阳新抗课题调查资料)
黄石抗战
1938年10月初,日军占领田家镇和蕲州后,其海军军舰向黄石西塞山要塞进攻。1938年8月3日,中国空军和苏联空军志愿队与日本空军首次在黄石港上空激战,击落日轰炸机一架、驱逐机11架。
10月8日,日本军舰驶至牯牛洲附近,向南岸我军沿江各阵地开炮射击。中国炮兵八团第三营及石灰窑、黄石港附近的炮兵阵地一起开炮还击,在西塞山至茅山的江面上掀起一团团冲天水柱。西塞山外江面被封死,日本军舰不能前进。守备在河口风波港、道士洑、西塞山、袁家湖、石灰窑的步兵82师在师长罗启疆的指挥下,用机枪掩护炮兵作战,阻止日舰西进,一举击沉日军汽艇,日军强攻不下,只好暂时撤退。



10月12日,日军用军舰30余艘掩护海军陆战队连续数次在河口强行登陆,猛攻守军阵地。守军82师的2、3两营拼死抵抗,经过一天的战斗,守军两个营自营长以下全部壮烈牺牲,风波港以南地区失陷。与此同时,西塞山炮兵阵地被日本飞机炸毁,阵地上的炮兵全部壮烈殉国,82师491团奉命死守道士洑和西塞山,一直苦战到10月13日凌晨4时。由于伤亡过重,才将阵地交给93师接替。93师吕国铨部接替阵地后,英勇抵抗了四天四夜。

10月17日,日军侵略军攻占我韦源口、西塞山,接着攻击石灰窑,93师77旅及558团拼死反击,终因力量悬殊,让日军攻下了石灰窑。10月20日,日军攻占黄石港,并沿江向西攻击。此时,大冶城关至铁山一线已被日军占领,93师被包围,为保存抗战力量,奉命向保安和金牛方向突围。

黄石阻击战是武汉会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此役从10月8日开始到10月20日从黄石港撤守,前后共阻击13个日日夜夜,中国守军82师和93师共伤亡官兵4300余人,日军死伤及落水者近万人,黄石阻击战迟滞了日军占领武汉的时间,使当局能从武汉从容疏散市民,运走厂矿拆迁设备、器材,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撤退。

日军在大冶的战争罪行
民国27年1938年)。10月,日军在殷祖大众山普设岗哨。路卡,捕捉老百姓,晚上押到后背山,蒙上眼睛,绑在松树上练刺杀。先后杀死100多人。11月20日,县城日军分路扫荡附近村庄,在观六、王食用、困牛项等地,杀害无辜农民周培元等10多人;在马对于村杀害农民马中杰等数人;在董家口坳头,杀害农民救人;在南山翁家山,杀害砍柴农民数人。
民国28 年(1939 年)1月11日,日军在今矿山乡三根祠门口塘边,杀害农民76人,塘水尽赤,称为“血水塘”。同年,日军在铁山声称丢了一支枪,抓去十几名工人严刑拷打,矿工刘玉正痛骂日军,一日军拾起一块铁矿石塞进刘的嘴,并用铁锤往里砸,致使口腔裂开,鲜血直流;乂用烧得通红的铁块烙大腿,当场把刘整死。
7月5日,“血水塘”边,该湾79岁的王耀庭老人、81岁的陈可得婆婆不无担心地说:“再过几年,我们这一些老人走了,知道血水塘的人就不多了。”
作为“血水塘”惨案的见证人,时年12岁的王耀庭还清楚地记得那个血色黄昏。
老人似乎不愿回想那惨酷的一幕。
“日本人不是人呀,他们太不把人当人看了。”
王耀庭老人清楚地记得,那一天,日军大约午时入侵,他们人还没到三根祠,就在3里外的季公桥往莲花庵上放了几炮。因为在望远镜里看到山上有不少砍柴的人,一到三根祠,他们就停下不走了。人,在下山的路口埋伏着;马,就让它在池塘里喝水。藏在村庙后面山里年幼的王耀庭数了一数,那马,整整有36匹。
也许是害怕日本人吧,山上砍柴的人见鬼子没走,他们就不下山;山下的鬼子见山上的人没下来,他们也就不肯走。湾里王耀庭和老百姓们见日本人没离开,也都藏在山里不敢回家。
也许是饿极了,傍晚的时候,山上有两个人忍不住下来了。日本人见下来的只有两个人,就没有理他们,放他们走了。过了一会儿,可能是看到同伴下山没事儿,山上的人都下山了。此时,鬼子见一个捉一个,把他们都弄到三根祠池塘边跪着,并用他们身上擦汗的毛巾蒙住了各人的眼。
稍后,见山上已经没人下来了,鬼子就露出了豺狼的本性。什么话都没说,他们就开始杀人了。
说到此时,王耀庭老人仿佛又看到了那惨酷的一幕,混身不由得轻轻的颤抖起来——
第一个被杀的是滴水岩湾的王子房,他是路过三根祠湾时被抓的。杀他的鬼子个儿挺矮,但很凶残。他先用东洋刀拍了一下王子房的背部,待子房身子被惊得一直时,便猛得一刀砍向他的后颈部,子房哼都没哼一声就一头栽到了水塘里。接着,好像是比赛谁的刀快,谁的手狠似的,有几个鬼子疯狂地杀起那些手无寸铁的老百姓来,其中第一个杀人的那个家伙换了两把刀,有一个把人杀死了还觉得不过瘾,竟连着几刀把被害者的头砍下来,一脚踢到塘中央去了……
大约过了一个多时晨,鬼子走了。这次杀戮,鬼子当场在三根祠水塘边杀死了73人,只有四人从死里逃生。
王干臣,由于第一天在山上防野猪守庄稼熬了夜,他躲鬼子时竟在山边的一个坟沟里睡着了,鬼子走的时候发现了他,便有人在他的身上捅刀子,先捅 的时候他还有知觉,后来就不知不觉的晕过去了……
那次幸亏他晚上怕冷衣服穿得多,结果刀刺得都不那么深。他被人发现抬回去时他成了血人,身上也留下了整整38处大小不一、深浅不一的刀痕……
王武林,鬼子杀人时他才11岁,因为没被蒙眼睛,见到身边好多大人被杀了,他趁人不注意,就悄悄地钻进了死人堆里……
因逃避战火从上海回到家乡的纪国延,是和儿子一起被杀的,当时,他儿子离他有一丈多远,从昏迷中醒来时,他在找儿子,儿子也在找他,当他儿子看到他时,就问了一句,爷(陈贵方言,父亲的意思),你怎么样?纪国延说,我被杀了。他儿子的颈部、肚子里各有一个大伤口,听了他的话后,就一步一步地挪过来和他排在一起,刚想用手摸一下他的伤口时,头一软就死了。纪国延的伤也在颈部,由于伤得太重,家人为他治了8天他就死了……
以石雕为生的王龙坤是这次大屠杀中唯一因反抗而逃生的幸存者。两个鬼子架着他的双手时,他就觉得不自在,当浓浓的血腥味钻入他的鼻子,当受害者的惨呼声不断传入他的耳朵时,力大无穷的他双手一挥,就把架住他的两个鬼子摔翻在地,然后一把扯掉蒙眼的汗巾,抬脚往外就跑。鬼子怕伤着围观的自己人,就没敢开枪,十几个人一起追赶他,却被他甩出老远。回转身时,不甘罢休的他们竟把两个过路的人残忍的杀害了……
在这次大屠杀中,受害最惨烈的是三根祠湾附近一个叫纪家湾的村子。湾里有54人成了鬼子的刀下冤魂,11家绝户。
纪济民家在那次浩劫中有四位亲人遇难:两个儿子,一个孙子,还有一个在他家帮忙干活的亲戚。
由于当天晚上天太黑,水塘里的死难者又多,他和老伴像其他认亲人的乡亲一样,只好坐在水塘边凄惨的哀哭。第二天天刚亮,他一下子认出了浮在水塘中间戴着项圈的孙子了,惨叫一声,悲痛欲绝的老人一头栽进了染满鲜血的水塘里。
让王耀庭老人至今不能忘记的,是邻湾一个叫王龙满的遇难者。日本人走后,藏在山里的他第一个跑了出来,见王龙满戴着草帽还跪在离水塘边不远的一块地里,他就伸手去拉:“龙满爹,日本人走了,你也回去吧。”可他的话没说完,老人就随着他的手倒下了,他一看,老人的颈快被砍断了,头软绵绵的挂在勃子上,他的脚下,已经积了两汪鲜红的血……
民国29年(1940年),日军在铁山抓去工人、农民25人,拖到杀人场,先让狼狗咬,后再杀害,仅1人幸免。又一次,日军抓去13名矿工等(内1人年仅12岁),押到杀人场后,先强迫被抓的人自己挖坑,后把12个人推下坑去,再往坑内填土,当土填到接近头部时,日军用枪托猛砸头部譬脑浆四濺。铁山宪兵队长铁野,用五枚大钉将1名工人钉在树上示众。
民国31年(1942年)春,日军到车桥一带骚扰,将学生陈诗抓到下袁村私塾门口砍了头,有个日军在金牛镇喝酒发疯,无故杀死1个农民;金牛镇西山观的日军,将蔡堰村扯秧的农民当靶子打,枪杀数人。日本侵略军还在城关东岳庙军事医院,关押一批靑壮年俘虏;誓将其一些器官移植到日1务病兵身上,因 此致死者无数。
民国27——31年(1938—1942年),日军在张克诚、鲤鱼山董家、王月、陈兴元等村,杀死农民140人。
民国33年(1944年)秋,日军在金牛西山蕊一次屠杀成渠部官兵100多人。
盘驻在刘仁八村的日军,儿乎天天杀人,有时一天杀十儿人、几十人。据不完全统计,共杀害400多人。
保安杨家地,是日军的刑场,称为“万人坑”。日军在石灰窑杀害无辜群众数以千计,称为“魔窟”。
日军强奸妇女的暴行令人发指,幼女、老妪,都难幸免。一 次,日军在阳城乡强奸1名13岁女孩,并将其两个哥哥用刺刀捅死。桥边村1名62岁老妇,被4个日军轮奸致死。花槽树1名70多岁老太婆,日军轮奸后用刺刀捅死。驻刘仁八的日军哨兵,经常对过路的妇女拦截强奸,轮奸致死的就有十儿人,其中有名58岁妇女,遭10个日军轮奸。
日军入侵大冶时,炸毁房屋达千栋,先后烧毁金牛镇、当铺贺、胡铺、老鸦泉、堰口唐家、晏公庙等村房屋数百栋。日军在县城边伍家村烧房子时,先把全村男女老少赶到禾场上罚跪,然后把房子浇上汽油纵火焚烧。姜桥、皇踩畈、八角亭、大门楼等村,被日军烧毁房屋2679栋。刘仁八村被烧毁60多栋。
日军每次扫荡均要大肆抢劫。仅第七区的八角亭等村,就被抢走牲猪1043头,耕牛157头。
日军在阳新的战争罪行
1938年8月,于石梯寺避难民众29人全被日军刺刀刺死,其中陈新润夫妇怀抱的3岁男孩、6个月的女孩见父母被杀死,跪地哭泣不敢起来,也遭日军机枪射死。1938年10月19日,日军从龙港到洋港,沿途大肆烧杀,纵横30里屋毁人亡。是年,城关、富池等地霍乱流行,死亡300多人。1945年,排市一带流行天花,山西、下桥等处发病1412人,死亡206人。
1938年11月,日军在木石港、富池口等地捕捉居民柯昌松、吴忠君等1800余人,集中一处,用机枪扫射,未留一人,尸积如山。1939年2月7日,驻大桥铺之日军池田部数千人进攻龙港、洋港一带,遭我游击队伏击,大败。日军溃退时,沿途大肆烧杀,纵横30里房屋全被烧光,人民伤亡不计其数。(见阳新抗课题调查资料)
1941年3月,日军将刘玉卿等36名混入日军自警队军人集体杀害于县城河边,血水染红河水,数月无法饮用。(见阳新抗课题调查录像资料)
1942年4月,金海区公署联络兵杨光明,在马鞍山被日伪军逮捕,转送至驻白沙铺之日军。日寇对杨施以酷刑后,将其生殖器割下,塞入其口中,杨气绝身亡。1941年5月,日军捕获国军特务员卢宪桂,解至阳新县城,严刑拷打,后拖至富门口外,将其四肢钉于桥柱上,嗦军犬咬食,并将其心肝肠肺挤出给军犬分食,残尸抛入河中。日军将百姓施以活埋、焚烧、割舌、割耳鼻、挖眼、拉肚肠、烙铁板、烫开水、“过红桥”、下油锅等酷刑计有30多种。
日军在占领阳新期间,为让其士兵发泄兽欲,在全县各地选抓女青年入日华馆,供其恣欲。同时,在历次扫荡中除杀人放火,抢夺财物外,对妇女更是进行大肆奸淫。1938年10月,进攻木港湖塘畔的日军在焚烧柯氏祠堂时,发现躲藏在戏台下的妇女十余人,将其全部奸污。(见抗战调查录像资料)据不完全统计,至1945年战争结束,日军在阳新奸淫妇女达1553人。此方面由于受害者羞于启齿,难以获得准确统计。
日军进犯阳新后,除了杀人放火,就是抢劫掠夺。日军为达到以战养战之目的,不择手段,大肆掠夺阳新各种经济资源。如设立“营业所”、“食盐公卖局”、“农产公司”等,抬高食盐价格,低价攫取农产品。驻木石港、富池、冷水源、栗林下、毛桥等地日军,勒令村民每月每户出大米一斗二升,出款数元。同时,无偿搜夺民间铜、铁、锡等金属物品。驻大桥铺、排市之敌,设立“农产公司”、“洋行”,经营掠夺。如高粱每百斤只能抵食盐十二两(当时十六两为一市斤)。日军还设立“戒烟局”,名曰戒烟,实为专卖。大肆开设烟馆,毒害人民,从中牟利。仅1941年,在阳新共***1.004万两,谋利3.36万元。(见《阳新人民革命史》)
武汉会战期间,日军在富河流域遭到中国军队顽强抵抗,每当在进攻受阻时,日军都施放毒气。据中国军队第九战区战斗详报记载,日军在进攻半壁山要塞和在进攻县城、排市等战役支点时共使用毒气百余次。每次使用时,除对中国军队造成极大的伤害,中毒窒息而死官兵千余名。同时,其使用催泪瓦斯和芥子毒气污染水源、农作物及森林。战后数年不能消除,百姓在生产、生活中无意沾染带的毒气物件,均出现溃烂,严重者丧命。洋港镇洋港居委会83岁老人柯贤梅声泪俱下,控诉了日军罪行。他说人到山上砍柴,突然手脚发痒,接着流黄水,几天后就开始溃烂,烂得不可收拾,而今其大腿小腿上留有溃烂的疤痕。
阳新抗战前,据1930年人口统计,总人口为600615人,因一二次大革命失败,到1936年,总人口减到377000人,1939年总人口又增到432747人。经过7年抗战,人员死伤惨重,到1945年,总人口降到323078人,1946年总人口又降到309380人。

日军在黄石的战争罪行
1938年7月27日(夏历7月4日),日本飞机再次轰炸七里界,次日轰炸县城,后连续轰炸县城、黄石港、石灰窑、保安、金牛、刘仁八等地,至10月止,计空袭县城75次,投弹259枚,炸毁房屋数十栋,居民死伤百余人,炸死抗日伤员300余人。黄石港原为繁华的商埠,主要街道店铺林立,被日军多次轰炸后,变为“满街瓦砾,死尸横道”的废墟。
1939年4月3日,日军强迫民夫、战俘修复铁山至石灰窑铁路通车,“日铁”开始抡运矿石,并强迫民夫,战俘七千余人恢复大冶铁矿生产。1944年,“日铁”狮子山洞炸药库二千佘吨发生爆炸,正在采矿的300余名中国矿工全部丧生。
1944年1月4日下午,狮子山地下采场塌方,当场压死13人,有一名矿工双腿被砸断,日本人当场将他弄死。
1944年2日6日,日军联合伪军二千余人,分路向黄石中国军队驻地谭家桥一带进攻,沿途杀人放火,周围二十里无一完整村落。
我的曾祖父曾经两次被日军俘虏,所幸侥幸逃脱,曾祖父的胞弟被日军残忍杀害。
黄石地区敌后抗战
民国27年(1938年)10月21日,驻铁山得道湾的3名日军,窜至董胜村强奸妇女。青年董长隆带领全村农民手持刀矛与日军拼杀,当场杀死1名,追至1里外杀死1名,另1名不见踪影,村民彭氏发现藏在她家床底下,即叫人捕捉。村民蜂涌而上遍寻不见,准备上楼寻找。这时一寡妇拦住大家说:“不行,鬼子有枪,危险,我上无父母,下无儿女,让我先上。”她手持长矛上楼找寻,仍不见踪影,后有人发现柴草堆抖动,爬开柴草发现了日军,愤怒的村民将其拖出屋外乱刀砍死。11月,田维中游击队在陈敬村袭击日军,并夺其粮食。12月,田部进击正在东山许集结的日军,打死打伤日军100多人。日军侵占黄石不久,就强迫大冶铁厂工人到李家坊抢修铁路,并由5名日军当看分。工人张昌林秘密与抗日游击队取得联系,趁日军在路基旁吃午饭时突然袭击,打死4名,俘虏1名。
民国28年(1939年)3月,田维中游击队在刘仁八村歼灭来攻 的日军300多人。5月,田维中一部进攻下陆之敌,一部袭击龙角山之敌,活捉敌军曹荒木虎雄,毙敌数名。同年,大冶铁矿运输工人,配合抗日游击队袭击下陆车站之敌,俘日伪军7人,就地处死5人。一天中午,铁山宪兵队队长铁野和“二胡子”带着狼狗在陆家洪村附近钓鱼,工人陈七等将其打死,抛尸于水塘内。一天晚上,日军工头田川,在得道湾酒馆喝醉后回宿舍,埋伏在路旁的大冶铁矿工人老秦等两人将其击昏,拖到矿井里处死。
民国29年(1940年),田维中游击队与日军护路队遭遇,歼敌大半,生擒1名。11月,袭击盛洪卿之敌,冲入敌营房,炸死日军数十人,夺枪5支。
民国31年(1942年)1月,田维中游击队攻入石灰窑,活捉日翻译姜晓星(朝鲜籍)。腊月,得道湾发电所工人高兴汉,利用带饭之便,将炸药一饭盒一饭盒地带进发电所,12月24日晚,集中炸药引爆,炸毁“日铁”采矿场400马力发电机两台。
1942年5月新四军五师十四旅挺进鄂南;7月,在大冶灵乡谈桥成立鄂皖湘赣指挥部及指挥部党委,建立地方党组织,开辟抗日根据地。
民国32年(1943年)2月,中共鄂大手枪队袭击石灰窑日军营。3月间,中共大鄂工委李平生带领武工队进攻日军,被包围,大部分牺牲,敌亦有重大伤亡。4月,东方山住持僧杀死1名游山日军。5月一天深夜,新四军1个连和阳大支队奔袭沣源口日伪军,活捉伪伍长程清泉等11人。
民国33年(1944年)正月初一日夜,火车司机彭玉宝、信号工彭方喜,炸毁,“日铁”火车头4台。6月,中共鄂大地方武装配合鄂南指挥部攻打碧石渡日伪军。冬,火车司机陆先应得知日军要从石灰窑运1列车炸药到铁山,先将押车的日军“请”到酒楼劝醉,然后让满载矿石的机车与炸药车相撞,结果火车被炸毁,押车日军全部毙命。

民国34年(1945年)2月20日,张体学率领新四军第十四旅分3路进入江南,在三溪口大败敌人。张部接着攻打毛铺,歼灭成渠部伪军4000余人。2月26日,驻大冶等地日军向八路军359旅南下支队发起进攻,敌我双方在阳新王英大田畈激战,南下支队歼敌100多人。3月,新四军五师十四旅改为江南独立第二旅,并打掉了伪大冶县政府,活捉电台台长;4月,新四军独立第二旅第四团攻打金牛,击毙日军和成渠伪军二三百人。6月攻打阳新氵韦源口歼日军60多人;7月在大冶谈桥九眼桥激战一日一夜,毙敌130多人。7月,张体学率主力一部,由湘赣转回大冶,在九眼桥遭日军和成渠等部伪军万人阻击,激战1日1夜,毙敌130多人,俘3000多人。黄学义率第四团攻打保安日伪军,歼敌百余名。
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在抗日武装的配合下,江南独立第二旅先后歼灭了大冶保安、刘仁八,阳新三溪、韦源口、黄颡口等地的拒降之敌。黄石军民终于迎来了9月3日的抗战争胜利日!
田维中,(1889-1948年),男,汉族,原名济时,大冶市还地桥镇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参加"同盟会"。武昌起义时,曾亲自参加过战斗,起义胜利后,孙中山委以湘鄂川陕民军宣抚使。历任国民党大冶县党部书记长、游击队长等职。1938年,大冶沦陷,田维中率国民党县党部避居北山头、董家口等地游击作战。日本投降后,田维中迁居黄石港。1948年病逝。

郑世顺,1910年出生在大冶市刘仁八镇,1938年在刘仁八镇郑家沟组织八路军鄂南抗日游击第二纵队,任司令员,彭方正任政委。在七里冲游击战,郑世顺歼灭日军200多人。1939年1月5日被土匪曹方阁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