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平均律在乐器之间通用,所以现在用的都是十二平均律
贝多芬194、十二平均律在乐器之间通用,所以现在用的都是十二平均律

有哪些神奇的数学巧合?——网友提问
…数、学、数学:见《欧几里得49》…
(…《欧几里得》:小说名…)
…
弹吉他的赵同学(2019-02-23 14:07,4 377人赞同了该回答):…
227条评论
精选评论(3)
草木自葳(wēi)蕤(ruí)(2018-10-30,257赞):我知道为什么我五音不全了……
…五音不全(百度百科):见《贝多芬190~193》…
…五音不全(百度汉语)2:形容唱歌时发音不准确:他缺乏音乐细胞,唱起歌来~…
(…唱:见《贝多芬51》…
…歌:见《牛顿106》…
…音、乐、音乐:见《欧几里得146、147》…)
巴拉拉拖(2018-10-31,524赞):真的是“通俗易懂”啊。
丷咯赖呾 回复 草木自葳蕤(2018-11-14,297):…别自卑,你五音不全和数学差没关系,只是恰好两方面都不行罢了。
…关、系、关系:见《欧几里得75》…
…

机智的小晗(hán) 回复 毛仁杰(2019-01-26):根据泛音列的理论,五度相生律是最和谐的,十二平均律不是完全和谐的,
…根、据、根据:见《欧几里得115》…
…泛、音、泛音,列、泛音列:见《贝多芬50》…
…理、论、理论:见《欧几里得5》…
…度:见《欧几里得24》…
…律:见《欧几里得42》…
…五度相生律:见《贝多芬188、音阶是什么?五度相生律是什么?音阶、五度相生律有啥关系?》…
…和、谐、和谐:见《牛顿37》…








但是,由于十二平均律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并且可以在各个乐器之间通用,所以现在用的基本上都是十二平均律。
…基、本、基本:见《欧几里得2》…
…

虫虫儿 回复 段时雨(2019-01-29):…我觉得学习音乐的过程,也是不断提高审美情趣的过程,
…学、习、学习:见《牛顿160》…
…过、程、过程:见《欧几里得194》…
也是培养和不断修正学习方法的过程,
…方、法、方法:见《欧几里得2、3》…
虽然我对音和数学两个学科都了解不深,但我觉得这两个都是非常严谨和具有美学的学科,
…严、谨、严谨:见《欧几里得155》…
也许这两个的特质,是相通的吧。
老师教我的时候,就要我严格遵守音符的时长,不管慢弹还是快弹,节奏和相对的时长都不能错,
…严、格、严格:见《欧几里得125》…
…节、奏、节奏:见《牛顿87~88》…
…相、对、相对:见《欧几里得69》…
所以学音乐的过程,也让我直接感受到严谨所带来的那种优美感觉。
…直、接、直接:见《欧几里得34》…
…感、觉、感觉:《牛顿120》…
数学学的很烂,估计就是小时候没有机会锻炼、没有这种思维吧,哈哈哈。给自己的蠢找个理由,嘿嘿。
…思、维、思维:见《欧几里得22》…
…

相当美好(2020-03-11):…后来人们发现,以某个声音为基础,取它频率比 等比例的声音,按高低音排列之后,各个声音之间可以循环往复地推导出彼此,而且听起来几乎和生律的感觉差不了多少!…
…声、音、声音:见《牛顿96》…
…基、础、基础:见《欧几里得37》…
…频、率、频率:见《贝多芬25》…
…比、例、比例:见《欧几里得29》…
…推、导、推导:见《欧几里得7》…
…感、觉、感觉:《牛顿120》…

…

Twistedgg(2018-11-04,3赞):赞成这个说法,九几年《科幻世界》杂志有一篇短篇小说,里面的主人公就是用数学规律来作曲,成了世界大师,无人能替。
…规、律、规律:见《欧几里得43》…
…曲:见《牛顿47》…
当时我人还小,但是觉得一定有道理。
到今天人老了,仍然觉得有道理。
…

商先生(2018-11-28,1赞):没有这个巧合,也会有别的平均律,满足类似性质,一样能发展出音乐。
…性、质、性质:见《欧几里得37》…
…发、展、发展:见《伽利略21》…
(…《伽利略》:小说名…)
“以目前的音乐理论来讲,人们把“谐和的上限”定义在5:6,再往上就都是不谐和的。
请看下集《贝多芬195、钢琴是严格按照十二平均律设计的》”
若不知晓历史,便看不清未来
欢迎关注哔哩号“中国崛起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