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通识商业的分析不是你一个人在学

具体内容在我的首页介绍了

一般来讲,每个社会都有很多人和机构有剩余资金,需要投资出去,同时又有很多企业和个人、家庭又缺少资金,需要融资。金融市场的基本功能就是把这两方的主题撮合到一起,实现资金从盈余的一方到短缺的一方的转移。而实现这种交易的方式就是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银行是靠赚取利差盈利,需要承担贷款和投资风险。
商业银行和信用社等被称为金融中介,它们促进资金盈余方和资金短缺方之间的资金流通。利用金融中介机构进行的间接融资过程被称为金融中介化。在中国和欧洲国家,金融中介机构是比证券市场更重要的融资渠道。中国超过85%的企业主要的外部融资都是通过以后和其他非银行金融中介所发放的贷款,德国、日本和加拿大有70%以上也是如此。
间接融资为什么是各国的首选?这主要涉及金融交易的安全度问题。首先是交易成本,指的是进行金融交易所耗费的时间、金钱和精力。银行不仅有专门的人才和工具降低成本,而且有明显的规模经济好处,银行资金多,每笔贷款可以很大,能节省很多成本。其次是风险分担。绝大多数机构和个人如果直接投资企业,会面临很大的风险,而通过银行一方面银行可以把每笔贷款的风险分摊给众多存户,实现投资多样化,另一方面银行的专业能力和规模经济让它有更高的投资水准,降低了风险。最后就是银行比个人和非专业机构更能解决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挑战。交易双方由于彼此不了解,也就是信息不对称,容易被骗 ,就容易出现逆向选择,也就是坏公司去金融市场融资,而且越坏就越容易贷到款,变成劣币驱逐良币。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就需要专业技术和经验,银行肯定比个人和非专业机构更有优势,还可以形成对坏公司行为的威慑
但是,随着信息技术和金融体系本身的发展,尤其是各种大数据被利用后,金融市场上信息不对称问题的严重性在下降,这使直接融资变得更容易,企业发行股票和债券融资的空间会更大,相应地,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重要性就会减弱。在过去20多年里,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由此使美国银行贷款在社会融资中的份额逐渐下降,这一趋势在中国和其他国家也在继续。
为什么有的国家以银行为主,另一些国家则以资本市场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