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第三节 在英语学习“第三阶段”如何扩充英语词汇

2021-03-10 10:46 作者:苦乐英语  | 我要投稿

第三节 在英语学习“第三阶段”如何扩充英语词汇

在中学时,老师都会反复强调要学会猜词,理由是学习者无法记完所有

的单词,也不需要 记住所有的单词,而且考试时不允许你查字典,这话

听起来很有道理。在中国知网上搜了一下, 发现关于英语猜词策略的

文章多达 7959 篇,可见这种观点在国内很有市场。再回过头看一下 国

人学习汉语,汉字可以记完么,当然也不需要记完,我们为什么没有培养

学生猜汉字生词的 能力?所谓的猜词是建立在上下文基础上,这种猜的

能力与学习者本身的文化背景,知识背景, 阅历都有一定的关系,让一名

小学生和一名大学生同读一篇文言文,大学生能猜出小学生猜不 出的繁

体字,这能说明这名大学生经过猜词能力培养么。即使你掌握了一定的

所谓“猜词能力”, 让你去翻译一篇科技文章,你敢凭借“猜词”的本事而

不查字典去翻译吗,你不会冒这个险, 那么猜词能力在哪儿能用到呢?

除了考试外,还真说不清,但这种提法却误导了一大批人,学 习者阅读

英语课文时,为了追求速度,不再去查阅字典。 写汉语作文,要想写的

有文采,必须在遣词造句上下功夫,而遣词造句能力需长期积淀, 非一

日之功。对于非英语国家人士来说,用英语写作文,虽然不需要多好的

文采,但写出的句 子至少要符合英语表达习惯,否则让人看着别扭,

甚至产生歧义。中国学生在写英语作文时, 通常会受到汉语思维模式

的影响,写出的句子多数是汉式英语。当然英语写作的确不那么容易, 

美国人把英语写作课从小学开到了大学,相比之下,国人对英语写作课

的重视程度不可同日而 语。怎样才能积淀自己的英语遣词造句能力呢?

对于中国学习者来说,写英语作文时,必须先 用汉语思维模式思考,

形成观点,然后再翻译成英语,这就涉及到英汉思维模式转换规律,

借 助于转换规律确定对应的英语句型结构后,然后再斟酌合适的英语

单词。国人学英语时,都想 快速提升自己的词汇量,然后买一些英语词

汇手册,甚至有人直接背英语字典。通过这种方式 学到的词汇,基本上

都是消极词汇,也就说在阅读时能想起它,但不一定能真正理解它在句中

的意思,在听力中也听不出这个单词,写作文时,更不会使用它。 怎样

才能把消极词汇变为积极词汇呢?我们学习母语时,不需要词汇手册,

也不需要别人 告诉你如何记忆汉字。原因就是我们经常使用这些汉字,

而且这些汉字与汉语思维模式是紧密 联系的,我们需要借助这些汉字

进行思考,可以想象每天这些汉字的使用频率。而对于英语单 词的使用

频率是多么低,除了在学习英语时才会想到那些词汇。因此,在学习英

语词汇时,可 以像学习母语那样把词汇与英汉思维模式转换规律结合起

来学习。英汉思维模式转换规律既看 不见也摸不到,学习者必须通过英

汉句型对比学习,找到英汉之间的思维模式异同。在阅读英 语文章时,

在初期最好是双语的那种,通过对比才能发现那些能够反映英语思维模

式的词汇, 把这些单词摘抄下来,建立自己的词汇库,像纸质字典一样,

按字母排序,最后形成自己的英 语字典,并让他们最终成为自己的积极

词汇。这样不仅掌握了这个单词,而且熟悉了英汉思维 ·10·模式转换规律,

为创造性的使用这个单词奠定了基础。本书每一节后提供的 5 个词汇都是

英语 中高频词汇,并且能够反映英汉思维模式的异同。

第三节 在英语学习“第三阶段”如何扩充英语词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