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书突然换了,慌了怎么办?
9月已至,不少院校公布了参考书目和招生简章,有些学校悄悄变更了参考书目,如高鸿业教材变成马工程教材,一些同学找到我,希望我讲讲这两本书的区别。
今天针对大家的需求,我集中讲讲这两版教材的异同点,给大家吃个定心丸。
马工程与高鸿业两套教材整体差异不大,主要差别在于细节内容上。
01
导论
“马工程"版教材在微观导论部分围绕西方经济学的内涵与属性、由来与发展、研究对象、研究方法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且给出了如何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建议这对于激发学生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理解西方经济学这门课程起到了益处。
02
第三章
“马工程”版教材将生产论与成本论合并为“企业的生产和成本”一章,去除了一些冗余的描述,使内容更加清晰、结构更加紧凑,更好地解释了“利润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之间的关系。
03
第五章
在微观经济学方面,高鸿业版教材将“博弈论与策略行为”单独安排为一章,而“马工程”版将其放在了“不完全竞争市场”这章中作为一节内容,在寡头市场之后进行介绍,在内容的连贯性、紧密性上要优于高鸿业版的编排
04
第七章
在一般均衡与效率这章节,“马工程”教材有提到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的结构,这个知识点在高鸿业的教材中没有被提到。
05
第八章
“马工程”教材中将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放在了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这章节,高鸿业教材将这个知识点放在了要素市场章节。
06
第九章
“马工程”版教材在“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一章中关于各种指标的描写虽然不如高鸿业教材的详细,但是简洁明了,更浅显易懂。
09
第十三章
马工程版教材在“失业与通货膨胀”一章中增加了“经济周期”一节,描述了经济周期的内涵和经济周期理论。
09
第十六章
马工程版教材在“经济增长与发展”一章中增加了有关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内容,这部分内容的增加,有助于加深对西方经济危机的根源以及发展中国家增长奇迹认识和理解。
对比高的书,缺少的章节
在宏观经济学方面,高鸿业版教材最后增加了“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以及“西方经济学与中国”三部分内容,将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联系在一起,描述了西方经济理论的争论和分歧,同时也指出了西方经济理论的双重性。
高鸿业版公式编写更符合本学科使用习惯,易于理解和记忆;马工程版公式编号混乱,甚至存在公式错误(如对外贸易乘数公式),看的时候需要注意。
注: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和马工程的《西方经济学》同为经济学的初级教材,内容区别不大,可能在某些问题的表述上,两本书会略有不同,但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都是一样的。
所以,大家不要纠结于改变参考书目对自己的考研的影响,认真复习,掌握书中的基础知识,独立地思考,理解知识点,灵活应用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