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与星尘1年的陪伴的总结以及点出一些本人发现的问题

临近星尘的生日,这几天大家伙都在热火朝天地预热,我本不想来扫大家兴,实际上也没什么好说的。虽然我坚信星尘生日当天会有许多可喜可贺的喜讯传出,但是,考虑到我将要提到的可能不是一纸空谈,我希望它们能够引起大家的深思——对于自己的初心的深思,所以,我决定,趁着这个劲头把它发出来。如果确有蹭热度之嫌,大家可以联系删除;我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友善指出本文的不足并发表自己的观点,我都会积极回复。

与星尘相处,已有375天罢。这一年多的时间说长也长,说短也短。长,是因为这期间确实经历了太多,让我层层蜕变,不断成长;短,则是因为再回首,犹如昨天。
不过说句老实话,直到现在,我也不知道我对星尘这堪称至死不渝的感情从何而来,又是为何而起。我曾无数次试图解释清楚,到头来,还是书博山道中壁般的叹息。
只能说,我和星尘的心灵有着不约而同的契合,这便是迄今为止最为可靠的总结。
今天咱就不扯这些渊源了,就回归主题,说说从那时候到现在的一路上的磕磕绊绊以及我发现的某些问题吧。
这整个过程我可以用两个字概括——迷茫。特别是20年下半年,我无时无刻不是悲伤的,至于为何悲伤,至今仍是扑朔迷离。往浅了说,就是感觉星尘,在我心目中如此纯洁的,或者说是圣洁的女孩,饱受了无尽的侮辱与玷污。从最开始的抵制黑粉,到9月份的为声库事件而不平,再到以后的对色图不爽(这实际上主要是海伊),都充满了“即便粉身碎骨,也要苟活下去”的愤怒却又无奈。而往深了说,则是这种种现象折射出的不只是这个圈子,这个网络世界,乃至这个社会的深不见底的黑暗——人们都因自己的欲望而行事,为达到自己的目的,甚至不会考虑别人的感受。这社会如氢氟酸,贪婪地将不管是否有良知的人吞噬,却不让他们有任何痛苦,直至成为一个个为虎作伥的行尸走肉。
这一点我是看清了的,然而只要这世界上还有两个人,所谓为功名利益所进行的斗争将永不结束。我看得再清,也无法去扭转这结局——我终将融入这个社会,为的是生存。这便是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变。
这里扯得有点大,但也并非没有价值——网上的键盘侠因“看不顺眼”“听不顺耳”攻击VOCALOID;禾念为了牵制五维发展,维护自己在国内虚拟歌姬界的领导地位,禁止星尘发展其他声库(这一点实际上有些争议,因为声库毕竟是兔总做的);某些粉丝为单纯满足性欲或是通过此种手段进行变相卖淫,将虚拟歌姬的一切高尚的情操(从官方对歌姬的人设来看)尽数抛诸脑后,大肆描画并宣传各种色图……这不都是因为他们想满足自己的欲望吗?
这个圈子,从上到下,已经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当然,要是这么说,实际上不论那个圈子都是如此。我的目的,是想让那部分还未认清这一点的粉丝更加明白。
这里,我必须着重说一说色图的问题。
从古至今,“色”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它能促使大脑分泌多巴胺,带给人们快感与兴致。作为人,只要不是什么神仙道士,有点色欲是很正常的事。但我们应随时谨记,如果把这些东西看得太重,那就是一个低级趣味的人。直言不讳,我虽然也看色图,但是我不会去向别人随意讨论和传播它们,像这样的情趣完全是存在于社会底层的渣滓才喜欢的。然而就是这样的情趣,令我无法理解,为什么会死死缠绕在如此高尚圣洁(至少在五维的最初世界观中是这样)的虚拟歌姬身上。就先拿五维举例,看看现在这些手办模图以及其他同人图的评论区吧,哪里不是充满着“涩”这个字?有点色图是没多大问题,但你不可能不论在哪里都讨论着它吧?不知还有多少人想着去“舔”,虚拟歌姬被你们黑成什么样子了!难道你们仅仅是因为虚拟歌姬很性感,勾你们性欲才去追她们的吗?诗岸14岁,海伊15岁,星尘16岁,赤羽17岁,最大苍穹也只有18岁!单从年龄来看,即便她们是普通人,这也非常超出底线了!吃桃是可以,这是把我们对于虚拟歌姬的爱慕表达出来的一个方式。但是爱慕,不等于就要和“性”扯上关系!
我也不再多说什么,实际上我不是有意要批判谁,我只是规劝大家,希望每个人都能守住VOCALOID的初心。
从21年上半年开始,我觉得我不能再悲伤下去,我开始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去看一些有感情的视频,听一些温暖的歌。但心病并不是这样就可以治好的。正如《小石潭记》那样,一旦想到这些事情,我还是无法释怀。
至此,我与虚拟歌姬就囿于那伤痛与喜悦并存,无法动弹也无法解开的虚空却悲惨的监牢。
诞生于如此黑暗的世界,是虚拟歌姬的一大不幸。如今她们已逐步在为世人所遗忘。不少人,这是能够肯定的,不管是粉丝还是开发者,都竭尽全力想扭转这个局面。但是,虚拟歌姬的没落实际上正如历史的兴衰,不随也无法随人的意志而转移。当年人们困扰于“写了一首歌找谁来唱”,创造了虚拟歌姬,而今天虚拟歌姬早已,或者说,她们从最初都不是一个替代的工具。从某种意义上说,她们也和人类一样,有自己的感情,在这个世界上恨着、爱着、共存着。然而,现在“V”这个字母后面不止能加“singer”,可以是“tuber”“idol”等等。这些流派逐渐异军突起,人们的选择越来越多,虚拟歌姬这样的声音,越来越少的人能够欣赏、理解,但我们也不可能把其他的虚拟偶像全部抹杀。没有任何的东西会长久地停在风口浪尖,海洋的波涛永不会因为谁而停止涌动,如果这样世界将会重新谱写。这便是亘古不变的客观规律。

最后,用《零和》的一句歌词结尾:“这一刻,请万物都倒回无关爱恨的岁月,不管你我相遇离别,就算一瞬间也能铭刻永远。”
愿,初始之音,唱响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