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编译] 孰是孰非?星际迷航:无限太空特效制作幕后

前言:1979年,《星际迷航》系列的第一部电影,《星际迷航:无限太空》上映,在获得了亮眼的票房成绩的同时,也收到了褒贬不一的评价。有人认为这是最“航”的一部电影,是一部纯粹的科幻片;也有人认为该片特效过多,剧情冗长,无聊至极。在之后的岁月里,随着越来越多的幕后被透露,粉丝们开始逐渐了解幕后制作的混乱。最显著的例子莫过于纪录片《星际迷航:C位登舰》中,即使时隔多年,本片编剧哈罗德在谈到吉恩.罗登贝里的时候依旧忍不了接连嘴臭,甚至放话“别再碰我的剧本了!”。但事实上,该片制作时出现的问题远不止剧本撰写,还有特效制作。本文将以memory alpha的相关词条作为主要来源,讲述在剧本撰写的冲突之外,幕后特效制作出现的问题。
1977年10月下旬,《星际迷航:第二阶段》的后期制作总监保尔.拉温找到了罗伯特.阿贝尔和他的罗伯特.阿贝尔联合公司(Robert Abel & Associates, RA&A)竞标《第二阶段》从电视剧转变为电影所需要的视觉特效升级版。而他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12月11日检查了制片厂为了第二阶段准备的拍摄模型的完成度,以及对于布景的检查已确定这些是否能满足大屏幕的需求。他带上了视觉效果设计师理查德.泰勒,最终阿贝尔认为这些元素没法满足电影的需求。

派拉蒙的这次offer对于阿贝尔和他的公司来说无疑是天赐良机。因为虽然当时他的公司已经因为制作的广告而广受好评,但是他制作的李维斯(LEVI’S)的广告预算严重超支——投标价格19万美元而最终成本则是33万美元,这使得他的公司陷入财务困境,因此他需要派拉蒙的佣金来确保公司的生存。据他当时的执行制片人雪莉.麦肯娜透露,在提交了一份早期的剧本草稿以后,一份对特效制作的内部分析显示,要完成这些特效所需的成本不能低于550万至600万美元,但是阿贝尔担心这个价格对于派拉蒙来说太过高昂,也担心这会暴露他电影制作方面的经验不足,因此他决定豪赌一把,出价400万美元以确保竞标成功。1977年12月底,当派拉蒙方和阿贝尔的协商进入最后阶段的时候,麦肯娜离开了RA&A,因为她不想成为欺骗的一方。
最终,阿贝尔和他的公司竞标成功,并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签订了新电影的视觉效果合同。而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已经完成的《第二阶段》的舰桥布景上指导测试镜头,以确定未来的视觉效果的需求。
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成了很多ST传说的主题。早在1978年5月和7月,阿贝尔就已经正式获得了75万美元和22万700美元的超预算支出(这两笔支出几乎正好是阿贝尔为特效制作开出的低报价的差额),工作室的高管和制片人对此心存怀疑。1978年12月底,他们第一次来检查阿贝尔的模型拍摄。他们没有发现任何可以接受的模型效果。
更糟糕的是,高管们还发现RA&A利用派拉蒙的设备和资金继续制作商业广告,据RA&A的广告执行制片人杰弗里.阿尔舒勒称,为家庭影院、巴黎水和日立制作的广告总额约为75万美元。愤怒的制片厂要求他们停止所有附带项目并给出特效的最终预算数字,而当时预算已经涨到1400万美元了,而阿贝尔则又将预算提到了1600万美元。最终,绝望的派拉蒙依旧选择当大冤种,根据他的报价重设了预算。(但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冤种之旅远没有结束)
阿贝尔的公司被派拉蒙踢出了模型拍摄并被禁止使用任何拍摄模型,模型摄影的工作被交给了派拉蒙自己的摄影师比尔.米勒,而道格拉斯.特朗布尔则被请来担任其他特效制作的无偿顾问,为收拾这一摊日益让人头大的烂摊子做最后的挣扎。特朗布尔与派拉蒙不合,但是看在老朋友罗伯特.怀斯(本片导演)的份上,他还是出面担当了救火的消防员。然而性格一样倔的特朗布尔和阿贝尔也陷入了激烈的冲突。最终,特朗布尔没法让阿贝尔回到正轨,2月,事情已经到了回天乏术的地步。
1979年2月,随着派拉蒙高管和制片人对特效制作进行二次检视之后,问题全面爆发。他们只看到了一个特效镜头的完成,而且极度粗糙。根据纪录片《星际迷航:C位登舰》所讲述的,导演罗伯特.怀斯在看到这一切之后彻底绷不住,直接当场润了出去,还大喊道:“别让我再看到这个人,给我找个顶替的人,谁都行,我不想再和这个人共事了!”而更令人震惊的是,两天以后,派拉蒙将阿贝尔和他的公司彻底扫地出门。无论是阿贝尔一方还是派拉蒙一方,都没有正式声明过那天发生了什么,各种猜测众说纷纭。最被认可的猜测是,阿贝尔挪用资金开发以一个极度复杂的VFX拍摄设备,这一点被道格拉斯.特朗布尔在1978年圣诞节前后被任命为RA&A和派拉蒙之间的联络人的时候提及。而RA&A的前员工理查德.埃德伦德称,“与此同时,鲍勃(罗伯特.阿贝尔的昵称)试图实施一个全新的计算机化和计算机图形驱动的过程,这已经有一年了,我告诫他尽量保持简单,因为上映日期迫在眉睫的时候总会出一些幺蛾子,系统越复杂,就越难以修复和继续拍摄。我不知道鲍勃是不是误解我的意思了,但最终的结果复杂到,即使是一些简单的诸如为了避免相机上的胶卷盒撞到太空船坞的模型而给相机更多的空隙的变化,这个系统没有两天的编程也无法应对。”甚至早在公司被踢出制作之前,阿贝尔的两个雇员就给出了更不客气的说法:“他(阿贝尔)在虚张声势,告诉派拉蒙他能提供什么。到目前为止,他还没有完成一个最终特效。他努力为自己建立了最棒的特效设施。有很多理论、截止日期、流程图和备忘录,但没有任何行动。” 五年后,当记者丹尼斯·菲舍尔(Dennis Fischer)被另一位前雇员告知,阿贝尔在投标时充分意识到自己还没有为如此规模的项目做好准备,因此将最初分配的大部分资金用于购买该项目实际需要的设备时,这一说法再次得到了确认。导演罗伯特.怀斯感觉被欺骗了,这也推动了他们最终把阿贝尔一方踢出制作。
然而阿贝尔的亲密合作者泰勒对于当时的情况有着不同的看法。“我倒是很好奇,为什么从未制作过电影的罗伯特.阿贝尔的公司会被请来制作电影特效,因为他们没有相关记录,直到今天我都很想知道是谁做了这个决定。我们最初的预算1200万美元,然后他们修改剧本、增加场景、预算不断增加。冲突一开始就存在,作为影史上最优秀的销售人员之一,鲍勃.阿贝尔会去那里,我们参与了我们比应该参与的更多的事情中。我们一开始只是制作模型拍摄模型,但我们参与了布景、服装,还有其他很多事情。我们不应该参与,这才是是真正的问题。他们不断修改剧本,却没有意识到剧本修改对于预算会有多大的影响。”
在最终审查的时候,视效预算被重新定为1600万美元。而派拉蒙在这部电影上的实际损失,直到2000年才被工作室前高管,同时也是本片的财务总监的巴里.迪勒透露:“视效的投入是1100万美元,大部分都沦为了无效投资,而这几乎是阿贝尔一开始报价的三倍。”离谱的是,阿贝尔威胁要因导演罗伯特造成的伤害起诉工作室。据报道,原本冷静的怀斯在那一天勃然大怒。随后在1980年1月的花花公子杂志上简短地写到,“我们没有什么交流,如果有的话气氛就会有点紧张。当我看到阿贝尔的样片时,我真的有被气到。我没有对他大喊大叫,但我显然很生气。我大步走出放映室。在拍摄这部电影一年多之后,看到我们毫无进展,很明显,我们永远不会有任何进展。”而电影公司的联络人理查德.尤里齐也补充道,当时他和导演以及制作人吉恩.罗登贝里在放映室里,怀斯也确实非常生气,但“也不能全怪他,毕竟罗登贝里先生当时也在场”。工作室主管杰弗里.卡森伯格也进一步证实了这个事件,“阿贝尔说过要因罗伯特对他的言论起诉我们,我说管他去死。由于特效,很多场景又要重新拍摄,这又大大增加了预算。”但是,离离原上谱的是,制片公司被告知阿贝尔卖掉了一些派拉蒙购买的设备,不管是不是真的,他们开始了对于阿贝尔的公司的犯罪调查。不过根据卡森伯格的证言,这两起诉讼最后都达成了庭外和解。
除了阿贝尔无法给出派拉蒙需求的特效画面这一原因之外,派拉蒙可能还把他当做了激进的预售策略的挡箭牌。


可以看到的是,两方都有给出一定的说法,可以说互相甩锅,扯皮推诿。但是,尽管笔者个人更倾向于阿贝尔一方问题更大,但也不可否认的是《无限太空》在创作中各方都有着严重的问题:除了阿贝尔一方在视效制作的失败之外,吉恩和本片编剧哈罗德之间修改剧本互相背刺、导演罗伯特和吉恩之间的矛盾,还有派拉蒙高管为该片制定的操之过急的日程,都导致了这部影片制作的不顺,以及最终的毁誉参半。笔者在了解了这些幕后故事之后,也不得不感慨,剧组最后的成品竟然还能看,真是个奇迹。
而在《无限太空》上映后的三十几年中,在st粉中间,有关阿贝尔及其公司的争论从未停止。被披露的信息主要有三:制作预算膨胀、唯一完成的测试影片以及阿贝尔为个人利益挪用资金的事情。这些话题大部分都是在一些没有官方授权且存在资料来源不明等问题的作品中被讨论。很有可能是由于试图回避自己在制作过程中的责任,官方对于此事的态度一直是三缄其口,在官方授权的参考出版物中,阿贝尔很大程度上被抹去了。官方对于这些事情的管制,再加上随着九十年代互联网的兴起,ST粉丝在一些论坛上的言论,加剧了阿贝尔相关轶事的“传说化”。直到2000年代中期,一些阿贝尔相关的制作人员才开始发表额外证言。
而在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有效信息,大部分都是源自记者杰弗里.凯的文章,在阿贝尔和他的公司被踢出制作的消息在业内传开的时候,杰弗里立刻开始了调查,追踪和采访了RA&A的前雇员的采访。最终,在1979年3月26日在《新西部》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详细的文章,名为“Abel Neglex Trex Effex”。许多后来的文章都提到了了这篇文章中的信息,但是这篇文章从未被引用过。而这篇文章的信息早在1979年就被很多与阿贝尔有关联的人员或者制作人证实了。虽然这篇文章很长一段时间被人所遗忘,但是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艺术博物馆和太平洋电影资料馆所发现,并保存了一份PDF扫描件。
而对于罗伯特.阿贝尔本人的评论某种程度上也和《无限太空》一样两极分化了。其实,罗伯特的资历远没有想象的那么“野鸡”。1958年时,他就为希区柯克的名作《惊魂记》制作片头。他还为电脑动画之父约翰.惠特尼操作摄影机。他创立的RA&A是使用最新技术创造影像的先锋,甚至使用了最早的计算机生成图像(CGI)。但他的技术在当时而言过于超前,后来《无限太空》的拍摄也证明了这一点。同时,他也经常因为拍摄广告的预算超支与顾客发生冲突。他热衷于尖端技术应用,但却完全不考虑经济上的后果(圆谷英二直呼内行)。1977年11月下旬,派拉蒙与阿贝尔方开始接触的时候,客户就开始转移他们原来委托给阿贝尔的业务。阿贝尔经常因为超额费用要求顾客额外支付,倘若拒绝,那公司就会自己承担。雪莉.麦肯娜称,他从来不在乎公司的赤字,他只在乎自己拍摄的广告是不是比其他任何广告优秀。
尽管阿贝尔和公司的声誉因为《无限太空》而受损,但他依旧赢得了很多业内人士的赞许,尤其是使用特效的先驱性以及他对于未来视效人才的培养这方面。他后面也分别与1985年和死后的2005年分别获得了(安妮奖)温莎·麦凯奖以及Georges Méliès奖。
2001年,罗伯特.阿贝尔去世,享年64岁。
总结:我经常秉持的一个观点:“假面骑士的事情你们不用太懂”。观众试图弄清楚幕后的一切以给人扣锅,或者说让一个特定的人为影片的问题负责,成为他们情绪的发泄口,这样的行为是没有什么必要性的。因为作为观众永远不可能真正理解幕后制作的复杂情况。今次对于《无限太空》的考据也算是证明了这一点。当然我也无疑否定包括我这个菜鸡和众多大佬在内的考据幕后的行为(要不然我就打自己脸了)。多了解一些总是没有错的。至少,就算那段历史已经尘封已久,作为爱好者之间一段茶余饭后的笑谈,也是不错的。
